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明如璋在线阅读 - 明明如璋 第99节

明明如璋 第99节

    “大有可能……”

    刘峤未理会几人议论,知道楚姜设计陷害他时的恼恨,不及此时他心中怒火的一半,他咬牙切齿地在屋中巡视了一圈,而他身后幕僚还毫无眼色,甚且啧啧叹了起来,“真是蝗虫过境,连床帐都要卷走。”

    刘峤怒火更甚,“谢倓,去他宅邸找人。”

    “殿下,这里且空荡至此,怕是那宅邸,早已没了人影……”谢倓看他目光阴鸷,吞下了为未出口的那半句,立即领命出去,其余幕僚顿时也噤若寒蝉。

    却见他看向原本摆了一张紫檀青玉榻的地方,那里还残留了一片碎玉,几位幕僚跟着看过去,都面面相觑,心道这方先生行事,实在不地道,原先梁王为表礼待,予他用处的器具,尽是珍惜,未想真是……真是贼不走空。

    几人看着那张草席,乃至看出了些许被卷折的痕迹,想必若不是带不走,这草席也留不下来了。

    那张被幕僚们惋惜的紫檀青玉榻,上面正躺着一个少年郎君,正听他对着院中人道:“廉叔,这榻睡着真是舒服,将来我戚三郎娶妻了,就把这榻当作聘礼去。”

    第121章 见吴厝

    时催日月动,长安县令眼看着十日之期越来越近,已是急得夜不成眠,尤其是此时,太学试舞弊一案已有侦破之相,更叫他焦急不已,虽从东宫近卫那里知道了那令牌是一名卫兵不慎丢失,却实在寻不到端绪。

    距离期限还剩三日时,他与手下谋士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便将吴厝请来了府衙之中。

    吴厝一听他们竟是妄图收买自己胡乱指认个凶手,当即冷笑一声,县令一看行不通,顿时就凄惨地哭叫起来,想着此生仕途大约是要断送于此了。

    吴厝听他提到太学试舞弊案,好奇问道:“敢问府君,那案子可是有端倪了?”

    县令本就因他不肯配合怀着怨怼,也不愿好好答他,阴阳怪气道:“若是两桩案子一同胶着,本府倒不必如此急切了。”

    他对那桩案子却更为关注,一听便告辞离去,往大理寺去了。

    从府衙到大理寺,尚有半个时辰的脚程,他急切想去,在路口雇了架驴车,不想他刚上车坐稳,赶车之人便道:“吴郎,我家主人欲请您一见,郎君所好奇的案子,我家主人也将不吝告之。”

    他心中震骇,不信光天化日之下,距离府衙不到一里之处,便有人敢挟持百姓,抓稳车栏正欲呼喊,便听赶车人道:“郎君在长安居数月,在遇沈郎之前想必亦有知己友人,而今却尽负朋俦,孑然一人,郎君为沈郎叫屈,可知那沈郎,尚躲在暗处,尽看郎君如今这可笑的情形?”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沈兄,尚在人世?”

    赶车人笑道:“郎君,他可不值得您念他一声兄长。”

    他被这声薄凉的讥诮之语弄得有些无措,半信半疑地问道:“你家主人是谁?”

    “等郎君见了,自然知晓。”

    他便按下了心中的怀疑,眼睁睁看着他将车赶到了一处酒楼,等上了酒楼看这赶车人卸下斗笠,又觉他面容有些熟悉。

    沈当见他眼神,笑着引他进入一间阁子,“郎君可是观我眼熟?倒也不稀奇,毕竟我与郎君曾共居一家客舍数日。”

    吴厝这才若有所觉,刚回忆起些许,却被阁中倩影打断了思绪,正色望去,便见一少女琳琅笑立,貌生明秀锦光,周身似有朝阳之辉。

    他正惊艳之时,见她望来,声音泠然,“我是新平楚氏楚九娘,吴郎君,久仰了。”

    吴厝恍然惊觉,这竟是那日在皇宫中,太子口中提到的那位,令人护他的楚九娘。

    如此那赶车人说的与他同住一间客舍,便也不必再想了,他惊疑之余,脑中也毫不失理智,问道:“不知楚娘子,将我掳至此处,有何目的?”

    竟还只报了自己的名字,他还是头一回听到有女子在外行走,不提父兄夫婿之名。

    楚姜请他坐下,从一旁案上拿过一卷锦帛递给他,“我请郎君来,是想请郎君接受扬州刺史的征辟,这是辟书,郎君……”

    “荒唐。”吴厝挥袖,颇有些气恼,“吴某竟不知求官问职,竟能由女子施为,纵知门阀脏污处,吴某却从不曾想到,竟有如此屈辱一日。”

    沈当闻言便生怒意,楚姜对他摇头,面上犹挂着笑,“吴郎若以为女子递你辟书是侮辱你,那郎君于家祠跪拜祖宗时,莫不是也要避开女人的灵位不拜?”

    “简直谬论,二者如何能够并提?”

    “二者如何不能并提?”她笑容淡下来,将辟书置在案上,“皆为女子,郎君是你家中祖妇的血脉延续,却不觉得自己脏污,今日这辟书只是经了同为女人的我的手,你便觉这辟书脏污,何以?”

    吴厝被她说得气结,半晌吐出一句“诡辩”来。

    “吴郎君,你家祖妇生下你父亲,生下你,你妻子又为你生下孩子,你与你父亲、儿子,俱可求功问名,你们若得了功名,至少也有你家祖妇的一半原因,推及天下女子,莫不如此,如今我为女子,不想只寄托功名在父兄夫婿身上,我那一半,为何不可用在自己身上?”

    “自古以来,从无中正妇人沾染政事……”

    “在郎君眼中,何为中正?汉高祖算不算中正?”

    吴厝不知她究竟要表达什么,便只道:“‘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万物殷富,政由一家。1’自然算的中正。”

    楚姜便从容笑道:“如此自古以来,也多的是中正妇人执掌政事。汉高祖临危抛儿女,大业定时杀功臣,面对项王烹其父时竟不加悲伤,如此算得中正,那与他一并计杀韩信的吕后自然也算得中正;东益地,弱诸侯的秦宣太后更是中正,连史家笔法都不得不记的孝文窦后更不必提了,因此,自古以来,怎就没有中正妇人沾染政事呢?”

    吴厝被她说得哑口无言,讷讷几声,又一副不愿应答之貌。

    楚姜也不觉他轻慢,将辟书放在他眼前的小几上,道:“我无吕窦之能,却也自觉不落世间诸多男儿,吴郎君,这辟书也非我为你求来,只是我听说李刺史曾向你来过一纸辟令,便去信问了问,他听我说起曾命人护你,以为你会谢我恩情,便请我转交此令。”

    吴厝面上浮现一丝惭愧,观她毫无世家儿女的倨傲,便带了歉意道:“是吴某激进失言,吴某先前虽无向生之念,仍要谢过楚娘子相护之恩,这辟书,请恕吴某不能接受。”

    她便道:“郎君不必急着回答,你先时无向生之念,是以为知己亡故,我却知道,那沈樊尚在人世。”

    他带着一丝怀疑,“楚娘子怎知……”

    “我说了,郎君不必急,今日,我可以将你心中的疑惑全部解开,也愿意同你打一回赌,若是今日你走出这楼时,是心甘情愿拿着这辟书出去的,往后,郎君便要投于我楚氏麾下。”

    吴厝不明白她眼中的笃定神情是如何来的,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在敲门,沈当立即便上前来请他进到内间去,楚姜也伸手相引,他只得怀着满心的困惑进去,沈当却又在一边示意他不要出声。

    楚姜往门口看了一眼,“进吧!”

    立刻便有一个少年郎欢乐地走进来,“九娘,好久不见你啦!”

    她见到只有戚三,笑问道:“你家大郎呢?”

    戚三自如落座,初夏熏风暖,他却察觉到了身下蒲席温热,不是南风所吹,忽听她道:“这蒲席采采刚坐过,你换一张,她稍后还要出来的。”

    戚三对温柔灵静的采采也十分欢喜,当即便换了一张坐,又才答她的话:“大郎在下头栓马呢!”

    说话前,方晏的身影便已来到门外,只听到几声轻叩,戚三替着叫了一声进。

    楚姜见人进来,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容,眼含潋滟地看向来人,“师兄,许久不见了。”

    戚三吹捧道:“九娘真厉害,这样都认得出来。”

    方晏噙笑,眼神却扫了眼戚三,眼中之色昭然。

    戚三摸摸鼻子,正要起身出去,楚姜便叫住道:“师兄赶他做什么?他要是不在,我倒怕师兄扯谎哄我。”

    方晏凝眉,向她走近几步,“九娘还在生我的气?”

    她仰头看他,嘴角轻扬,“师兄不生我的气?”

    “气是气的,总不能一直气,见到你气便消了。”他看了一眼内间,在她对面落座。

    楚姜察觉到他视线,“师兄要去看看吗?”

    不待他答,戚三便道:“大郎,那是采采jiejie。”

    他不知信没信,却也不再多看,楚姜便抬手为他斟了一盏茶,叹道:“师兄,我父亲还在东宫,我心中实在有些恐惧。”

    方晏可是难得受她一回茶,抚着茶盏低笑一声,“过了这几日,太傅便该回府了。”

    “我要问的,倒也不是这个。”她抬眉凝视着他,眸中情意昭然,忽见他发冠上那玉簪稍偏,欠身伸手过去,轻轻为他扶正,“师兄,我是想问,你先前派去的那沈樊,现在何处?我想借他一用。”

    她说话时,一袖山岚便涌入他眼前,还是那股杜衡冷香,在她衣袖远去后还缠留在他鼻尖,他眸色稍暗,将她抽了一半的衣袖牵住,“用他做什么?”

    楚姜嫣然一笑,“用来对付师兄啊!”

    话音刚落,内间便有一声轰然,似是什么重物坠地的声音,戚三狐疑地看进去,“采采jiejie,你怎么了?”

    走出来的,却不是他温柔可亲的采采jiejie。

    “沈兄……沈樊未死?”

    方晏眉头微蹙,见他意色愤怒,对面的楚姜又一脸讳莫如深的笑,心头才明白她那句对付自己是什么意思,正要起身回答他,又被他冷声叱问道:“沈樊人在何处?我引他为知己,他却见我放浪前程,我……”

    “吴郎君,沈樊他并非冷眼坐看。”他站起身来,与他对面道:“他从渭河中潜离之后,便被我送回了金陵,只因他实在牵挂吴郎你,闻知京中事后,亦曾数次来信求我,吴郎君不必恨他,只恨我心狠便是。”

    吴厝心绪百般,连站也站不稳,沈当得了楚姜一个眼神,立刻扶他坐下。

    “吴郎君,我师兄说得对,你只要恨他便是。”楚姜盈盈笑道:“我这位师兄,最是心狠手辣,沈樊要是不听他的,便是酷刑加身,他手下好些人,皆因不听话没了命。”

    “对,对,我可以作证,我就常被打。”戚三以为她这话是在解围,忙不迭地出来作证。

    楚姜憋着笑,看向满脸无奈的方晏,眼中尽是谐谑。

    作者有话说:

    1语出陆贾:汉初政治家。

    第122章 敬服

    戚三还在试图举例证明方晏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吴厝却也不蠢,自然看得出来自己当日不过是凑巧撞上了那场辩论,之后的狂浪豪言与般般不敬,皆是自己由心之语,若怨,也只怨自己鲁莽灭裂、轻口薄舌,若说悔,却也并非。

    方晏观他神色黯然,打断了正说得欢的戚三,沉吟道:“吴郎如此赤心相待,沈樊得闻后日夜泣泪,只是我恐耽搁大计,决意留他在江南而已,吴郎若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定不会推辞。”

    吴厝悲怆一笑,“吴某若无如今之事,便是将来进了官场,也安生不了几年,早早看清倒也算得我上一桩幸事,看尽万般,遁世隐居才是我之归处,便请兄台转告沈樊,我那位知己已死在了渭河里,也请他万莫再记着吴某。”

    他仿似释怀,方晏便也不再多言,嗟叹一声便罢了,不料楚姜却微微蹙眉问道:“飞遁离俗、枕山栖谷虽是美事,只是吴郎君数载苦读,满身学问托付草木岂不可惜?”

    他惨淡一笑,“楚娘子,这世上,哪有一条路,是供我寒门士子所走的?”

    “眼下难道不是有一条摆在你眼前?”

    方晏知晓自己今日是被她做了筏子,也不恼,侧身走到一边的胡床上坐下,跟着听了起来,便见到吴厝眉眼怅然,语有郁郁,“楚娘子,非我吴某不敬女子,只是我仕心干涸,经不起这般重任。”

    楚姜伸手,请他坐下,“吴君恨世家当道,恨门阀一手遮天,所发议论,自千百前便已不新鲜,然而千百年来,却从来没有哪朝那代能铲除了世族而皇权永立,总是新朝一起,便有寒门变世家,吴君以为,你所骂所厌,陛下便不曾明白吗?”

    他乃有不明,“陛下纵然明白,却奈世家何?”

    她笑道:“世家仪仗的,也是世家,我们似狼群一般,结伴而居,互相照应,深知一旦脱离族群,便会被其余的野兽啃食,因此总是凶狠丑陋,在利益面前总是虚伪作假,吴君所厌恶,不正是这一点?”

    吴厝面有讶异,并未想到她能笑着说出这一番话来,似乎话中骂的,并非自己一般。

    “楚娘子。”他终于对这小娘子生了点敬意,“猛虎面对狼群时,亦是力不逮。”

    “那若是一只猛虎,身后相随者有千万百万之众呢?以往千百年,那猛虎是离不开狼群,可是以后如何谁又知晓?”

    他凝眉半晌,再看向她时眼中有些困惑,“楚娘子为何也要追随那猛虎?”

    她反而问道:“猛虎能叫民殷国强,我为何不追随?”

    吴厝有些不肯信,“楚娘子若追随,岂不成了脱离狼群的孤狼?”

    “吴君,我虽为女子,读的书未必比你少,万物负阴而抱阳,你与我,抛去家世之别,只是对立阴阳,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比谁弱,读的是一样的圣贤道理,尊的是同一家天子,你能有的抱负我为何不能有?”

    吴厝被她凛冽的眼神看着,竟是被说服了几分,心念抱负,不过忠君忧民,出将入相,不过女子,为何敢谈及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