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言情小说 - (明朝同人)威武雄壮万贵妃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6

分卷阅读226

    皇上想封我做皇后,与你有什么关系!三番五次的给我捣乱!

    “好!”朱见深吃够了西瓜,洗洗手,欣然欣赏她笼罩在薄纱下的臂膀,又白又圆润,像是嫩嫩的藕。他舔舔嘴唇:“拌个藕片,要糖醋的。”甜脆清爽,吃着才叫痛快。

    吃着饭,喝着花雕酒,静静的冒着汗。

    在注重养生的皇家,夏天喝酒也要温一温,不能喝冷酒,热酒一下肚,瞬间变成汗水涌了出来。

    朱见深有些怅然,咔嚓咔嚓的咬着脆藕:“万jiejie,我现在给不了你太多的好东西。遭灾的地方得免税一年,还得调钱粮过去救灾,我手头拮据。”

    “我现在东西够用,什么都不缺,你还想给我什么?”

    朱见深道:“我想给你爹和你兄弟赏些白银,只是现在不合适。”

    万贞儿笑盈盈的看着他:“天下各处进贡的贡品,你都挑最好的给我,这就够了。我家里已经很富裕啦,他们未立尺寸之功,就能享受荣华富贵,当着官也不用上阵杀敌,还想要什么嘛。”

    朱见深感动的泪眼汪汪,万jiejie真是贤惠体贴!贤妻啊!

    万贞儿又道:“前些天我娘进宫时还说我爹抽我哥哥呢,哥哥生活过于奢靡了,养了许多帮闲,整日里只知道吃酒嬉戏。我爹说‘官家赐物皆注于历,他日复来追汝无以为偿。’”

    朱见深严肃的点头:“真是贤臣啊。史官,记下来。史官?”

    史官就躲在柱子后面吃点心呢——是的,可怜的史官在皇帝混迹后宫和逛御花园的时候,如果没被皇帝轰走,他就得跟着,随时记录皇帝的政策、对话以及后妃贤德或孽癖言辞等重要事件,日常对话就不用管了。像李世民下朝之后痛骂魏征,长孙皇后朝服拜贺这样的事,就是躲在柱子后面的史官记下来的。现在皇上和娘娘在屋里吃饭,他就在屋外的房檐下坐着乘凉脱了鞋晾着脚,按惯例,这里有茶有点心水果。

    听见皇上召唤,连忙穿上鞋,漱漱口,拿着本子和笔进门去。

    “万岁,您有什么吩咐?”

    朱见深道:“刚刚娘娘同朕讲,万贵教子有方,有句话说的很是在理。”他重复了一遍。

    史官站在饭桌旁,低着头记了下来。

    万贞儿笑盈盈的坐在桌旁,微微侧脸,用玳瑁扇子掩着脸,权作回避。她心里高兴,读了那么多书,知道名声有多重要,我爹要名垂青史啦!

    朱见深:“好,下去吧。”

    史官躬身退出去,继续吃点心喝茶。

    ☆、第120章 皇帝的嘲笑和大计划

    批奏折这件事,就和学生的作业一样,总是没完没了——朱见深

    过去,朕以为只有对万jiejie的喜爱称得起绵绵不绝,现在朕才知道,原来奏折也是源源不绝——朱见深

    在朕还是太子时,朕实在是不能理解昏君为什么要沉溺美色远离朝政,现在朕明白了,真的明白了——朱见深。

    可怜的小朱宝宝光着膀子趴在奏折堆中,翻奏本的速度极快,下笔如飞。勤政的代价就是他和医院里的医生一样,有一手好草书,写的非常快,至于清楚程度嘛,还差不多。

    胖子在夏天比一般人更怕热,没有外人,干脆脱了单衣。衣裳就搭在旁边,如果叫人进来议事,随手披上一系带子就行。

    而万贞儿坐在旁边蹭冰块散发的冷气,用玉碗吃着四川进贡的冰粉,还有人给她捶腿来缓解孕期的水肿,手边还有一卷,真是潇洒惬意

    朱见深一连批阅了十几份同一省官员奏报同一件事的奏折,猛地抬起头来,幽幽的说:“万jiejie,你知道秦始皇每天要批阅多少斤奏折么?”

    他明白道理,还是很生气!某地遭灾,当地知府、知县以及相关官员都要上奏本上报朝廷,这当然没错,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看过的事情如实汇报给皇帝,上奏折之前不能互相通气,而且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的事件,就不能联合上本。

    联合上本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但是嘛!同一件事要看几遍乃至于十几遍,他也是很烦的!

    万贞儿一怔:“奏折……什么时候开始论斤算了?”

    “哼哼哼!他们用的是竹简!竹简!”

    “哦……”万贞儿想起自己看过的高仿竹简,好像很沉,又写不了太多的字。她迟疑道:“一百斤?”

    “四百斤!”朱见深摸着下巴上的胡子茬,幸灾乐祸的笑了:“他得多累啊!”四百斤的竹简哈哈哈哈哈哈,累死他哈哈哈哈哈!的确,累死了,哈哈哈哈哈。

    他苦中作乐,想象秦始皇嬴政,即便是宦官把竹简搬到他身边,一卷卷的拿走和放在桌上,那他也得自己展开来看。每天翻阅奏折,就能让嬴政练出碗口粗细的手腕,健壮有力的双臂。“嘿嘿嘿嘿嘿难怪战国时期昏君多呢!那群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死胖子,大概翻几卷奏折就要累晕了。”

    万贞儿慢悠悠的说:“也难怪当时的诸侯王都能亲自上战场,把批奏折和练武融为一体了。”

    她忽然想起来:“等一下,给皇帝上奏本,用竹简而不是绢帛么?我记得那时候用绢帛吧?”

    朱见深道:“绢帛既货币,只能偶尔用一用,天天用来写字太奢靡了。”

    于谦在旁边插话:“诸侯的诏令用绢帛,而各地官员上奏用竹简。”他慢条斯理的,把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方式、政令通行的方式,地方政治政策,军政权力划分的方式都说了一遍。

    就是这么博闻强识!就是这么学识渊博!

    皇帝一边批奏折一边听科普小讲座,脑子有点懵,咦,不小心把于谦说的话写上来了,划掉划掉!

    万贞儿吃掉了第四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