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过的翅膀化成灰烬。彼之困厄,正是吾辈大幸。”
我取了蚕蛹,屏着气息捣成粉末,兑了水,灌到莲若口里。
“已经过了这么久,还会有用吗?”
“既然□□还能毒死人,解药应该还有用。”
“若她还是醒不过来呢?”
“你医死过人么?”
“医死过五个。”
“那就不怕再添上第六个。”
“不怕?我不知道多怕,砸了招牌可不是闹着玩的。”
“怕也没用。”他开始喝酒,喝完酒然后喝茶,喝完茶又开始喝酒。
莲若并没有醒,不过也没有死。
吴十三喝完酒和茶后喝了点水,然后就趴在桌子上睡,睡得比莲若还熟,夜已深了。
我一个人醒着,又听到了女人的哭声,守着莲若的夜里,偶尔听见这样的哭声,嘶哑,苍凉,悲痛欲绝。但却从未使我生起一丝怜悯,因为那是云夫人的哭声。
“那婆娘怕是在哭她姘头,哦,是在哭我。”吴十三迷迷糊糊嘟囔一句,继续睡。
莲若的婢女莺儿端了盆水进来,要为莲若擦洗身子。莺儿容貌气度都很好,只要不是站在莲若身边,就一点婢女样子也没有。这几个月来照料病人也一向尽心,毫无怨言。但真是人美,心也美,可惜胸实在是有些平,美中不足。
我知道该走了,却怎么也叫不醒那个能轻易被哭声吵醒的家伙,只好背着他走。他很轻,比大多数活人轻。
夜太深,早已宵禁了,我回去的路上不得不小心避开巡城的卫兵。月凉如水,我和他在月光里的影子颜色比墨色还深。不久前我曾在同样的月夜里与一人醉酒,归路上和他投下这样深黑粗短的阴影。我应当再去见那人一次。
孔阳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爱读书,当我走进原君游的院子时,他的目光在我身上一扫而过,而后又回到书本上。
原君游那位教给他诗书礼义,将他娇养得正直又冲动幼稚,讲究吃穿又不识五谷的父亲,为官一向难说清廉,虽在朱温纂唐后就已致仕,仍给儿子留了家财万贯、仆婢成云。
老人家驾鹤西去不过五年,万贯家财就只剩个小院子,仆婢成云就只剩一个洗衣做饭的老婢和一个照看白马的年轻人。
原君游又向来以为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屋哉,所以庭院一向龌龊。现在这里却变得极为整洁,大概是因为云台山大首领的大驾光临。原君游立在树下的石桌前,桌上摆了壶酒,然后是纸笔墨砚,不断有枯黄的树叶坠在桌上。
他铺开白纸,用蘸满浓墨的毛笔郑重其事地写下一个字:暄。
“如何?”他停笔,抬头问我。
“瞧你这字儿写得,欲正而邪,欲瘦而嬴,兄台怕是学颜真卿学差了。”
“我没问你写得如何,我问的是这个暄字如何?”
“我记得有这么句话:赫暄君子,有匪如仪。还算不错。”
“这是我为孔阳取的字,取其光明、盛大之意。”
“穷人家的孩子起名总是带着财、贵、富,至于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尊姓大名里又常有仁、义、德这样字眼。你给孔阳取个‘暄’字倒也合适。”
“你说话未免难听了些。”
“你花心思待这小子好,倒还不如花心思请个好马夫来照看你的马,它都瘦了。”为原君游养马的那年轻人玩忽职守得一直厉害。
“我似乎该逐客了。”
“别,你既不喜欢听这些逆耳忠言,我不说便是,何必赶人。”
“好,不赶你。”他拖长了声调答道,将笔搁下,扬扬他剑鞘一样的长眉,对着在一旁专心看书的孔阳招手道:“大首领,学海无涯,回头是岸。别看书了,快些过来!”
孔阳便合上书,走过来。他身上穿着原君游的一件月白长衫,因他身子过于消瘦,这件长衫显得十分宽大,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个眉目清秀的少年越发显得稚气未脱。
“赫暄君子,有匪如仪。从今以后,我就称你为子暄了。”原君游将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双手递给孔阳,满眼笑意。不难看出,他对自己难登大雅之堂的书法很是满意。
“多谢原大哥。”孔阳望了纸上的暄字一眼,对我身旁那个眉飞色舞的青年男子恭身行了一礼,很是郑重。
“来,将这个字抄上五十遍,不,三十遍就行了。”原君游当既吩咐道。
孔阳点头,于石桌上铺开宣纸,执笔,然后仔细端详原君游所写的暄字,落笔。
原君游背负着双手,看那男孩写字,一副教书先生模样。
“去看过莲若了?”我问。
“看过了。可惜,佳人难再得。你当真想不出医治她的法子?”原君游皱起眉头,放下手来。
“我也愿自己是华佗再世,可已经尽力了。”
“如若凡事只要尽力便可达成该有多好。”原君游提起酒壶,灌口酒,咽下去,说:“阿望走了。”
阿望就是那个为原君游养马的年轻人。我一直都知道,当原君游舞剑时,阿望在读书,原君游听琴时,阿望在读书,原君游睡觉时,阿望在读书,原君游在阿望面前时,阿望会照看马匹。
“走了?去了哪里?难道这大梁境内,还能找着比你更好糊弄的主?”
“自然是找不着,所以他会离开大梁。其实不止他要走,连我也要离开了。”
“离开!为什么?你要去哪?”
“好男儿自然是志在四方,父亲在世时希望我能在这乱世中寻个明主,建功立业,光耀家门。不过于我而言,功名倒是其次。我总想着,人生于世,不一定非得建功立业,但总要多读些书,多行些路,多见些人物、山川风景,此生才算不枉。”
“的确是不枉了。”我看着他,这个在林虑眼中与众不同的男子。
“何时动身?”我问,这年头太乱,各人前程未卜,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或许我与他与林虑都终身不能再会,想到此处,心里忽然没那么计较了。
“就看什么时候收拾好行礼。”他顿了顿,又说:“大梁如今江河日下,多留无益,你随我一起走,如何?”
“不好。我这么多年来游历四方,倒也曾与人同行,不过总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分道扬镳。还是独来独往罢了。”
“我原君游胸襟广阔,大不了凡事都让着你些。”
“还是不好。与其日后翻脸,不如从未同行。”
“好!随你。你这脾性,倒真是让人受不了。”
告辞时,见孔阳已经写了不下一百个暄字,每一个字的一撇一捺,都在临摹原君游亲手写下的那一个。
我那歇脚的地今日似乎有些怪异,但究竟如何怪异,却是看不出来。当我打开屋门,一只脚跨进自己空荡荡的
我取了蚕蛹,屏着气息捣成粉末,兑了水,灌到莲若口里。
“已经过了这么久,还会有用吗?”
“既然□□还能毒死人,解药应该还有用。”
“若她还是醒不过来呢?”
“你医死过人么?”
“医死过五个。”
“那就不怕再添上第六个。”
“不怕?我不知道多怕,砸了招牌可不是闹着玩的。”
“怕也没用。”他开始喝酒,喝完酒然后喝茶,喝完茶又开始喝酒。
莲若并没有醒,不过也没有死。
吴十三喝完酒和茶后喝了点水,然后就趴在桌子上睡,睡得比莲若还熟,夜已深了。
我一个人醒着,又听到了女人的哭声,守着莲若的夜里,偶尔听见这样的哭声,嘶哑,苍凉,悲痛欲绝。但却从未使我生起一丝怜悯,因为那是云夫人的哭声。
“那婆娘怕是在哭她姘头,哦,是在哭我。”吴十三迷迷糊糊嘟囔一句,继续睡。
莲若的婢女莺儿端了盆水进来,要为莲若擦洗身子。莺儿容貌气度都很好,只要不是站在莲若身边,就一点婢女样子也没有。这几个月来照料病人也一向尽心,毫无怨言。但真是人美,心也美,可惜胸实在是有些平,美中不足。
我知道该走了,却怎么也叫不醒那个能轻易被哭声吵醒的家伙,只好背着他走。他很轻,比大多数活人轻。
夜太深,早已宵禁了,我回去的路上不得不小心避开巡城的卫兵。月凉如水,我和他在月光里的影子颜色比墨色还深。不久前我曾在同样的月夜里与一人醉酒,归路上和他投下这样深黑粗短的阴影。我应当再去见那人一次。
孔阳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爱读书,当我走进原君游的院子时,他的目光在我身上一扫而过,而后又回到书本上。
原君游那位教给他诗书礼义,将他娇养得正直又冲动幼稚,讲究吃穿又不识五谷的父亲,为官一向难说清廉,虽在朱温纂唐后就已致仕,仍给儿子留了家财万贯、仆婢成云。
老人家驾鹤西去不过五年,万贯家财就只剩个小院子,仆婢成云就只剩一个洗衣做饭的老婢和一个照看白马的年轻人。
原君游又向来以为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屋哉,所以庭院一向龌龊。现在这里却变得极为整洁,大概是因为云台山大首领的大驾光临。原君游立在树下的石桌前,桌上摆了壶酒,然后是纸笔墨砚,不断有枯黄的树叶坠在桌上。
他铺开白纸,用蘸满浓墨的毛笔郑重其事地写下一个字:暄。
“如何?”他停笔,抬头问我。
“瞧你这字儿写得,欲正而邪,欲瘦而嬴,兄台怕是学颜真卿学差了。”
“我没问你写得如何,我问的是这个暄字如何?”
“我记得有这么句话:赫暄君子,有匪如仪。还算不错。”
“这是我为孔阳取的字,取其光明、盛大之意。”
“穷人家的孩子起名总是带着财、贵、富,至于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尊姓大名里又常有仁、义、德这样字眼。你给孔阳取个‘暄’字倒也合适。”
“你说话未免难听了些。”
“你花心思待这小子好,倒还不如花心思请个好马夫来照看你的马,它都瘦了。”为原君游养马的那年轻人玩忽职守得一直厉害。
“我似乎该逐客了。”
“别,你既不喜欢听这些逆耳忠言,我不说便是,何必赶人。”
“好,不赶你。”他拖长了声调答道,将笔搁下,扬扬他剑鞘一样的长眉,对着在一旁专心看书的孔阳招手道:“大首领,学海无涯,回头是岸。别看书了,快些过来!”
孔阳便合上书,走过来。他身上穿着原君游的一件月白长衫,因他身子过于消瘦,这件长衫显得十分宽大,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个眉目清秀的少年越发显得稚气未脱。
“赫暄君子,有匪如仪。从今以后,我就称你为子暄了。”原君游将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双手递给孔阳,满眼笑意。不难看出,他对自己难登大雅之堂的书法很是满意。
“多谢原大哥。”孔阳望了纸上的暄字一眼,对我身旁那个眉飞色舞的青年男子恭身行了一礼,很是郑重。
“来,将这个字抄上五十遍,不,三十遍就行了。”原君游当既吩咐道。
孔阳点头,于石桌上铺开宣纸,执笔,然后仔细端详原君游所写的暄字,落笔。
原君游背负着双手,看那男孩写字,一副教书先生模样。
“去看过莲若了?”我问。
“看过了。可惜,佳人难再得。你当真想不出医治她的法子?”原君游皱起眉头,放下手来。
“我也愿自己是华佗再世,可已经尽力了。”
“如若凡事只要尽力便可达成该有多好。”原君游提起酒壶,灌口酒,咽下去,说:“阿望走了。”
阿望就是那个为原君游养马的年轻人。我一直都知道,当原君游舞剑时,阿望在读书,原君游听琴时,阿望在读书,原君游睡觉时,阿望在读书,原君游在阿望面前时,阿望会照看马匹。
“走了?去了哪里?难道这大梁境内,还能找着比你更好糊弄的主?”
“自然是找不着,所以他会离开大梁。其实不止他要走,连我也要离开了。”
“离开!为什么?你要去哪?”
“好男儿自然是志在四方,父亲在世时希望我能在这乱世中寻个明主,建功立业,光耀家门。不过于我而言,功名倒是其次。我总想着,人生于世,不一定非得建功立业,但总要多读些书,多行些路,多见些人物、山川风景,此生才算不枉。”
“的确是不枉了。”我看着他,这个在林虑眼中与众不同的男子。
“何时动身?”我问,这年头太乱,各人前程未卜,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或许我与他与林虑都终身不能再会,想到此处,心里忽然没那么计较了。
“就看什么时候收拾好行礼。”他顿了顿,又说:“大梁如今江河日下,多留无益,你随我一起走,如何?”
“不好。我这么多年来游历四方,倒也曾与人同行,不过总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分道扬镳。还是独来独往罢了。”
“我原君游胸襟广阔,大不了凡事都让着你些。”
“还是不好。与其日后翻脸,不如从未同行。”
“好!随你。你这脾性,倒真是让人受不了。”
告辞时,见孔阳已经写了不下一百个暄字,每一个字的一撇一捺,都在临摹原君游亲手写下的那一个。
我那歇脚的地今日似乎有些怪异,但究竟如何怪异,却是看不出来。当我打开屋门,一只脚跨进自己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