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98

分卷阅读898

    就好了。

    柴夫人看着屏风上透出来的影子,听得扈三娘出水了,等了一会儿才转过屏风,帮着小宫女服侍扈三娘穿戴、搽拭头发。还在一边温和地笑着继续与扈三娘说话。

    “官家,世人惯于寻轻巧的路子走。那里知道文武双修要付出的辛苦,那里能理解到官家心里的宏图。所以哪样的人家养出来的儿女,官家不允他们进宫,也免得以后孩子们沾染了他们那拈轻怕重、趋炎附势的习性。”

    停一会儿,柴夫人才又继续说话。

    “既往上元节,皇家都会在禁宫四周挂灯,以示与民同乐。我送了折子与官家,未见官家的批复,就也没有找蒋先生申请这笔费用。只把宫里前朝留下来的灯笼,让工匠们收拾了一番,挂到宫里各处做点缀了,等下官家观灯,可要准备好那都是些旧日的灯笼。”

    扈三娘点头认可柴夫人的做法。

    “就是要你这样做的。能省一分就是一分了。咱们现在还不是能够铺张、能够彰显皇家气度的时候。打仗是烧银子的事情,不瞒你说,能省出来一分银子,就能多一捧火药,攒到一起,就能多活几个军卒的。再说内宫里这些孩子,也得花大笔的银钱好好养的。”

    柴夫人点头,她自家的几个儿女也都放在宫里,与其他梁山将士的儿女一道吃住。穿的、戴的、读书习武等与其他孩子也是一样。要说心疼,也会有点儿,毕竟不如自己在家的条件那么好。可是自家的孩子不与袍泽的孩子在一处,以后未免就会孤单、身子被排斥。

    但这么多的小孩子在一起,有时候打闹起来,尤其是那些十来岁的,真是烦死人的。幸好裴宣能压得住他们。逮了几个快十五岁的,敲了几军棍后,把梁山断金亭的传统又摆到了宫里,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管教这大几千的孩子们。

    “官家,还有一事儿,宫中剩下的那些太监,该怎么办?”

    “还剩了多少?”

    扈三娘离开汴梁前,把尚未处理好的、宫中近千的小黄门之事,交给了柴夫人接手。之前连着考核一个月,原则上让一无所长、只会伺候人的小黄门,可以选择去赵氏宗室,继续伺候赵佶和他的儿子、女儿们。若是赵家不要就只好去守赵家的皇陵了,反正她自己是不想用太监的。

    至于那些有着独特的、过人技艺的那些,遴选后仍留到宫里,单独划出一个区域,挑选梁山的孩子愿意和他们学技艺的,留他们做师傅传承技艺。

    “不算童贯和他身边带着的那两个小内侍,还有六十一人。有几个年龄大的,给他们留了徒弟照应起居。”

    “留就留了。但要注意他们的行事、人品。还要告诫孩子们,即便与他们学技艺,必须要五人以上成组,才能见那些宦官。你记得打发人告诉那些宦官,哪个想单独见孩子,第一次军棍伺候,第二次仗毙。”

    不是扈三娘瞧不起那些身体缺憾的人,可怜他们的人为残缺但也不代表能容忍他们的恶心行为。冷宫里被内宦折磨的宫女子,那些宦官的龌龊简直令人发指。

    她在让柴夫人接手管理后宫前,就仗毙了一批。可还是没能彻底杜绝猥亵事情的发生。那些jian猾的老油子一般的内宦,谁知道哪个心里会藏了龌龊的想法,留一点的罅隙,可能就会害了孩子们的一辈子。

    扈三娘把宫里涉及孩子们的事情先安排好了,然后才有心情问起朝中别的事儿来。

    柴夫人把自己知道的挑着重点的先说了,然后说起一些绯闻八卦。

    李纲做宰相不错,挑的那些个辅助他做事的官员,也是很顶用的。前宋能干活的官员早都适应了在赵佶的不靠谱之下,怎么为自己管辖下的百姓谋求安稳、顺遂。可滥竽充数的官员也不少,好在前宋留下的百姓也都很听话。这些百姓只要还能活下去,就不会找麻烦地做什么奋起反抗之事。

    能在千军万马的考试中,中了进士的人,基本来说智商是足够的。在这改朝换代、新帝明显要裁减官员的当口,人人也都心里明白,不想造反、不想丢了饭碗的,做什么都要先忖度、忖度这天下。看,皇帝换了都没出什么波涛,裁撤一批官员下去,怕不是涟漪都不会有了。好像少了谁,对天下都没什么影响的。

    还是先乖乖地看看再说吧。

    谁知道土匪出身的女帝,她的肚量去到哪里啊。要是一言激恼了“女土匪”,死都没地儿哭、更没地儿说理的。

    被打发去太学继续深造的那批御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上元节后,扈三娘开始在京畿路、京东东路、西路、西南路、西北路的所有耕地上,实行王田制。改元前出生的人,不论男女都有份。伴随这一诏令下去监察执行效果的人,是晁盖、解珍、解宝、孔明、孔亮。他们各领一路,带着一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残老卒、还有十五岁以上的童子军。

    出发前,扈三娘把这些人召集到一处。

    “你们出自梁山,这番下去要是能够做的完美,这事儿就是朕给你们的晋身之阶。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替督察院查勘王田令的执行。你们要挨个庄子去探问百姓,是否有真的分田到户、到人。若是遇到地方官员和豪强联手阳奉阴违,你们也莫与人硬碰硬。朝廷冗官数量颇多,换一些人过去就好了。至于豪强,他们是没能力与朝廷大军抗衡的。哪怕是遇到像曾头市的曾家五虎那般的人物,只消告诉他们要田保不住命,最后也留不下田。量那些豪强也没人敢与朝廷对抗。若是遇到有欺压乡邻、背负了人命、苦主不敢上告的,你们只管报回来就好。自然有刑部下文去人,核查清楚的。”

    “再一个是撤了僧田的事情。这个你们也一定要侦查好。要是我发现你们哪一道,有丝毫的敷衍,可别怪梁山的军棍不饶你们,以后就去军营里做辅兵吧。”

    晁盖领头,众人赶紧站起来表态,向扈三娘表示绝不敢敷衍。尤其是晁盖,心里悔的不得了——自己在梁山是坐着第二把交椅,先是对扈三娘吩咐的事情消极怠工。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然后又没有参与到扈三娘的读书、考试等活动中。眼看着昔日在梁山没什么地位的新一代,逐渐在扈三娘的朝廷里领了官职,自己再蹉跎下去,可就只能跟着吴用混碗饭吃了。

    而解珍等人则是论文化,还不如那些十岁的孩子。论武功,他们比扈三娘放出去的那些亲卫还差。要说在梁山还能混着吃个大锅饭,每个将领都是差不了太多的待遇。可到了汴梁,同在督察这块儿,鲁智深可比自己这些人强太多了。如今皇帝肯给自己这些人等晋身的机会,解珍牢记着表姐的话,“干好了有你的前程。干不好还可以去学。要是敢藏了心眼不好好干,官家是不给人第二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