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言情小说 - 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7

分卷阅读297

    会过来?”

    汗阿玛应该没听见他说他是糊涂蛋的话吧?

    胤秅脸色发白:难道让汗阿玛听见了?

    康熙道:“朕去了一趟上书房,听闻你将胤禛惹哭了带到藏书阁来欺负。”

    胤礽大呼冤枉:“儿臣怎么会欺负弟弟呢,定是有人诬陷!”

    胤礽忙假装坐回桌前,而胤禛揉了揉自己被揍的屁股,在告状与不告状之间犹豫。

    康熙绕过屏风走了过来,就看见胤禛衣裳皱巴巴的,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让朕看看你在做些什么。”

    康熙伸出手,问胤礽要过了他正在翻阅的文书。

    从朝贡贸易的巨大亏空就可知胤礽又在忙活一些什么东西了。

    康熙轻笑一声道:“朕还以为保成近些时候又在忙些什么,原来是这事。”

    帝王淡定地放下了那一叠记录纸,在二人之间找了个位置坐下。

    康熙道:“朝贡之策,沿用多年,初开海禁,不宜做过大改动。盖因百年来,外夷对我国之了解颇深,顺势而为,显大国之气,另有原因。”

    胤礽怔了怔:“另有原因?”

    “自古以来,儒家一道讲究的是谦逊守礼,大国之风,岂是野蛮的外夷可比?”

    胤礽的小眼神渐渐变了,那是看糊涂蛋的眼神。

    胤礽:完了完了,面前一大一小两个糊涂蛋,孤该怎么做才能挽救他们?!

    康熙就像是胤礽肚子里的蛔虫,稍稍细微的表情变化,他就能猜中胤礽在想一些什么。

    帝王一个暴栗敲在胤礽的脑门,笑骂道:“怎么,你想骂朕也是糊涂蛋?”

    胤礽吓得不敢动了:不会吧?不会吧?难道汗阿玛之前听见了?!

    康熙摇了摇头:“朕可不糊涂,大清初开海禁,需尽快建立起在他国眼中的模样,难道要像那没见识的外夷一样,做那海盗掠夺之事,到了新的地方,就烧杀抢掠,尽显野蛮之风?”

    “大清与西面那儿来的外夷不同,为了大清的安稳,也更该招揽邻国之间和睦交流才是。”

    既然是邻国,那就更加要显示以儒雅风度,降低他们的戒心,拉拢他们。

    “当朕不知道?那红毛子好歹也曾占据过台湾一段时日,他们干的那都是什么事儿?”

    “郑氏为何会在之后顺利稳固在台湾?是当地人被那红毛子坑害怕了,要活命,不得不依赖郑氏呢!”

    胤礽对于西方的了解来自于小美,自他懂得“殖民”一词含义中的血腥与残忍,心里就高度警惕着。

    同时,他也知道,纵使周边的邻国很弱小,也就在他们近在咫尺的地方,可大清绝不会像西方国家一样进行殖民,将他们的人当做圈养起来的羔羊,这是大清目前的大国底蕴,也是大清作为礼仪之邦与西方蛮夷最大的不同之处。

    “听汗阿玛的意思,是打算先借助朝贡之名义,与周围先往来一番,再逐渐改变贸易方式?”

    胤礽小心翼翼问道。

    “自郑克塽到达京城后,朝中上奏给朕请开海禁的奏折越来越多了。”康熙叹息道。

    “沿海的不安定已经解决,下一步该是解决沿海地区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的生计问题,以及迁百姓回归故里后的治理问题了。”

    开放海禁,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个时候开海禁刚刚好。

    姚启圣的疟疾,促使比利时传教士所在的商船提前到达大清,为朝廷献上的金鸡纳树具有显著的抗疟作用。

    “保成,在有金鸡纳树之前,疟疾曾是困扰大清上至官僚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严重疾病,这种树必须引进大清,在大清的国土上培育。”康熙郑重说道。

    胤秅呆住了:汗阿玛……他变了。

    两个儿子同时用如出一辙的呆愣表情看他,令康熙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怎么了?”

    “汗阿玛圣明啊!”胤礽眼中又一次燃烧起了希望的光芒。

    “朕既然已经下令扩大海军规模,则必定将在此会有新的作为。”

    胤禛恍然间想起:是了,今年大清还未与沙俄打仗,准噶尔还在西域扩张,台湾郑氏刚平,大清境内一片安定。

    雪灾控制住了灾情损害,虫灾在预防中湮灭,粮食靠着投入的天然化肥与除虫剂,也许会在收货时增产……这一切,造就了康熙沿海扩大海军规模的底气。

    康熙道:“朕自八岁起,便将这一座藏书阁中的书日夜参详,从未懈怠,如今已看了大半,你所查阅的这一些,朕都知道。”

    康熙揉了揉胤礽的脑袋,慈祥又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不必cao之过急,海上朝贡贸易向盈利贸易的改变,还需要有军队做保才行。”

    康熙走后,胤礽还沉浸在仰望汗阿玛光芒的余晖之中。

    胤秅沉浸在不可置信中:“这怎么可能。”

    胤礽笑了:“怎么不可能?”

    他心情超好地将胤禛举高高,眼眸明亮而有神地注视着他:“所以,只有你一个小糊涂蛋了。”

    第160章

    上一世对胤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到他闭着眼睛,都能细数出汗阿玛的执政理念。

    八股取士为何弊端如斯明显却仍然沿用下去?以八股文作为科举制度的文体,为大清培养、选拔上来了乖顺又听从帝王命令的臣子,这就是它能够一直延续久久未能废除的根源所在。

    传教士带来国外的新鲜知识,天文地理,物理数学,汗阿玛虚心学习,学习完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达命令“不能将此知予百姓知晓”。

    他自己接受了新鲜事物,却阻止臣民接受,并告诉别人“朕喜爱此法,甚为有趣。”

    这些过去,胤禛都还历历在目,什么都没有统治地位重要,他自己待在皇帝的位置上做过,自然知道汗阿玛在想些什么。

    重活一世,他还能很自信地说一句“再也没有人比朕更了解汗阿玛”。

    可事到如今,胤秅不确定了。

    太子此前置办的研究所,显然是向外招研究之人,从太子的话语来看,他重视这些物理、化学,甚至还派人专去道观,找到善于炼丹的道人前来研究化学。

    科举开恩科,逐渐更改八股取士的文体方式。

    创办刊物,杂志等,促进民间文学兴盛,又成立文部进行引导。

    这一切动作,都让胤禛开始看不透这一世年芳三十的汗阿玛了。

    朝贡贸易是大清承袭旧制的一种传统贸易方式,其好处在于可管束好国内外的商贸,在大清国土范围内,约束好国内外商人的言行举止。

    胤禛以为汗阿玛会与他一样,用帝王心术来告诫太子,阻止他过于冒进的奇思妙想,约束他越来越无所顾忌的想法与行为。

    他这边在苦苦支撑,受到太子的“迫害”,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