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相公是纨绔在线阅读 - 第132章

第132章

    “儿子,这是爹给买的近视眼镜,你用用看,这个两个腿可以架在耳朵边,中间有个支架架在鼻梁上。”

    赵之对上老父亲关心的眼神,接过近视眼镜这个怪东西戴在自己的脸上,然后他惊奇的发现,他的脑子刚开始有些眩晕,然后在他面前一直模糊的景色变得清晰起来,他能清楚的看到在花园中花瓣的轮廓。

    赵之忍不住四处看了看,他低头看地的时候发现地好像变得格外的高,他脚步一个踉跄,隔了几分钟才有些适应。

    他的嘴角渐渐扬了起来。

    “儿子,这眼镜怎么样?”礼部尚书一拍大腿,心里有些焦急,看着儿子在自己的面前转了几圈。

    赵之看见了礼部尚书脸上的皱褶,看着还很清楚,他高兴的说:“爹,我从未这么清晰的看见过你脸上的皱纹。”

    礼部尚书:“……”

    赵之拿着书籍看,发现自己也能把书籍放在很远的地方看清楚,他把眼镜一摘下就又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字迹,那些字都糊成一团了。

    戴上眼镜他又活了。

    他的眼睛看事物还是有些清楚,只是他每次看别人的脸时就会有些模糊不清,他总感觉他们的脸上有很多的黑点,好像有很多黑色的麻子一样。

    他连忙把眼镜戴上,视线又变得清晰起来。

    “爹,多谢了。”赵之慎重的冲着他爹拱手。

    把礼部尚书搞得莫名其妙。

    赵之戴上的是第一副近视眼镜,他戴着眼镜出翰林院上值,又惹得人注意。

    “赵大人,你戴着的是什么?”

    赵之大方的把自己的眼镜分享给同为近视眼的同僚。

    “给我戴着试试看。”

    “哇,看得好清楚哩,你在哪里买的?”

    “拍卖会,不过应当也是京城里的店,我爹之前去问过关雎楼的人了,他说这是京城里的店让他们来拍卖的。”

    有的同僚度数不是很适合,所以戴着眼镜有些眩晕,但是看着远处的山水和书籍上的字迹也清楚了不少,他们都盼着这家店快点显露出来,好让他们去买眼镜。

    近视眼的好友果然都是近视眼。

    过了几日,一品香的名气打出来了。

    “打听出来了,那近视眼镜就在一品香的铺子卖,我们下值后就去买吧。”一个同僚走进翰林院大声的喊出来。

    “一品香在哪?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一个同僚疑惑的问。

    赵之说道:“要真是一品香,我也想去看看。”

    “当然是一品香了,是最近才开的店,店面的地段不好,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下值后,赵之和翰林院的同僚们一起去一品香。

    一品香店铺门口有不少的人在店铺门口,在门口的左侧围成了一个小圈子,翰林院的大人们清高的很,不愿意去凑热闹,直接就走进了店铺。

    谢乔玉正在店铺里,给一些人解释着店铺里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这两面镜子虽然在关雎楼拍卖会上有了介绍,但听着老板的解释他们心中更有底,再说了还有很多客人是慕名而来并没有去过关雎楼。

    “这幅眼镜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见外面的景色,但是每个人的眼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需要测量客人们的眼睛,得到客人们的度数才能给客人们配上适合你们的眼镜,这幅眼镜也是独属于你自己一个人的。”

    “这副眼镜是为客人量身打造的。”谢乔玉大方的介绍。

    他说着店铺里的东西来如数家珍,谁能想到他只是听万明霁说了一遍而已,他还会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把万明霁的话理解得更深了。

    至于镜子的价格也是他定下的,店铺的管理一切都是他在做,这是他们在京城开的第一家店铺,一定要把店铺做好。

    谢乔玉长得好看,近看完全看不到一点瑕疵,他的脸庞洁白俊美,唇瓣透着健康的红色,说到什么露出一个笑,熠熠生辉,瑰姿艳逸。

    惹人眼。

    在一品香中的装潢都是有些小技巧,而一品香不负这个店铺名字,虽然有些小,但小到精巧,店铺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而店铺的主人也是一个难得的美人。

    进了店铺,闻见这香气,看着店铺里的装饰,谢乔玉在门口挂上了一串风铃,有人经过带动着风就会让风铃响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音,更有意境。

    本来风铃是响动的声音,但是内心却更加平静下来了。

    店铺里还有香气和一位大美人,他们说话的声音都会轻上一个调,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氛围,和店铺里涟漪的朦胧美感。

    哥儿和贵夫人询问完了,赵之戴着眼镜红着脸被同僚推着上去打头阵:“老板,我想问问近视眼镜的事情。”

    谢乔玉刚说完话,嗓子还是有些不舒服,他冲着赵之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我的嗓子有些不舒服,我让杨管事给诸位公子解释。”

    赵之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失落,他点点头,拱拱手:“好的,老板可以早点休息,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谢乔玉对外一般是一副贵公子的气派,他颔首,笑不露齿:“多谢公子的关心。”

    杨管事是一个中年男人,一个中年老男人和谢乔玉完全就是两个极端,翰林院的年轻大人们看了一眼谢乔玉,再看了一眼杨管事有些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