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2节
再说了,早上那情况,她跟何团长两人也成不了啊。 “你怎么会不知道!你可是……”何团长的未来媳妇啊。 书里就是那么写的。 话说到一半,石红珂却不敢说了,她怕沈夏知道以后,赖着何团长。 又来。 沈夏看石红珂这样,就知道话一时半会问不完。 不过,这又干她屁事。 她有必要一一回答石红珂的问题吗。 沈夏转身就走。 “沈夏,你等等!我还有话要问你呢。”石红珂在后面追。 沈夏往前走。 她忽然停了,她好像听到班车的声音了。 石红珂追上来了。 沈夏不走了,颇有兴趣的看着石红珂,“听,班车来了。”班车是招手就停,如果不招手的话,这边有人下也是停在岔路口那边的。 她家这离岔路口那得十来分钟吧。 石红珂愣了愣,一时没明白沈夏是什么意思。 班车?班车又怎么样。 她们现在说的是何团长,班车跟她有什么关系。 武子强听懂沈夏的意思了,他的脸变得刹白。 迟了,赶不上末班车了。 沈夏看着武子强,觉得他有些可怜,“石红珂带着你过来追男人,你还真跟她过来了啊,现在车走了,看来你们只能走回去了。” 武子强嘴唇颤动。 一个尖锐的急刹车。 紧接着便是司机气急败坏的怒吼:“你疯了,你是不是不要命了!” 声音大得都传到这边了。 车停了? 是急刹车的声音。 嗯? 这两傻蛋怎么还在这,不去追车吗,这会兴许能追上。 沈夏忍不住提醒,“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车停了,赶紧跑过去追车啊!” 武子强咻的一下冲出去了,提来的东西一个都没拿。 石红珂咬着唇,犹豫再犹豫,望着沈夏,哀求道:“沈夏,我把那酒给你,你能给我何团长的联系方式吗?” 谁要你的酒? 沈夏是不喝酒的,也不想因为一瓶酒跟石红珂牵扯不清。 石红珂一副你不说我就不走的架势。 呵。 沈夏还真不怵这种,爱走不走,等会谁倒霉谁知道。 沈夏还真好奇岔路口那急刹车是怎么回事,她慢悠悠的晃过去了,她没指望能看到什么,不过周围肯定有凑热闹的大婶小嫂子们,到时候问一问就知道了。 一个骑着自行车的邮差,跟一阵风似的,从沈夏身边过去了。 这么晚了,还有邮递员来送信啊。 沈夏还没想完呢,就看到邮差的自行车停在她家门口了。 她家的信吗。 二哥寄来的? 二哥不是说要回来了吗,怎么还寄信。 沈夏来不及看热闹,赶紧往家走。 回去的路上,她看到武子强拉着石红珂拼命往班车的方向走,酒啊红糖啊什么的都给提上了。 又折回来了。 真是的。 这两人老做无用功。 “沈夏,沈夏有吗?” 邮差在沈夏家门口喊,仔细一看,这沈夏家门好像锁上了。 没人啊。 今天又要白跑一趟了。 邮差自行车一转,脚踩在自行车脚踏上,正准备骑车去下一家。 沈夏赶过来了,“我就是沈夏,是有我的信吗?” “对,有你的信,二封。”邮差把信递了过去。 他是这一片送信的,认得沈夏。 沈夏接过信,粗粗一看,这两个地址都挺陌生的。 一个首都,一个外地。 以前没收过这两个地址的信啊,谁寄的? “行,你忙吧,我走了啊。”邮差急着送信,他想在天黑之前把工作完成,骑上自行车赶紧走了。 “多谢了。”沈夏在后面喊。 沈夏先是拆开了那封外地的信,竟然是许久没有联系的同学郑芳寄来的。 郑芳要结婚了,想让她当伴娘。 去吗? 当然不去,这会闹伴娘的习俗可不是说玩的,她跟郑芳几年没联系了,犯不上去吃这个亏。估计郑芳也就是那么一说,信上郑芳可是说自己嫁到城里了,丈夫是有铁饭碗的酱油厂工人。 挺好, 沈夏坐在自家门墩上,拆开了第二封信。 是先前她在首都找的那个中间人寄来的,说是按照她的要求找到了一套价钱合适的四合院了! 主家开口一万块钱,是个小的。 在首都的东城区。 主要是这套房权清楚,过户容易,要知道,这年头四合院的产权才是大问题呢,有的是收走了还回来的,有的收走了主家拿着地契都要不回来的。 沈夏看到信上的内容,眼睛亮得吓人。 机会来了! 先前她背着家里人自个去过一次首都,原本是旅游的,可是看到那些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后,她改主意了。 她想搞一套。 只要有钱,应该不是难事。 可那会她没什么钱。 就钱就去赚,去凑,总有办法的。 好在沈夏脑子灵活,走遍书店眼二手市场,把以往前淘来的书全部整理起来,做成习题册,每科都有,找了个印刷厂,找了熟人印了一些。 之后她就拿着那些练习册开了一个小补习班。 结果没想到的是,补习班赚得少,那印刷的练习册竟然火了。 现在都摆到书店去卖了。 作者是她,直接抽的版税,那么多考生,真是狠狠赚了一笔。 今天是第三年了,高考的人越来越多,这赚的钱也就更多了,勉勉强强加上这三年赚的工资,一齐来算有五位数了。 书什么时候读都不晚,只要成绩好,上大学不是难事。 可是这四合院,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机会难得啊。 信上说,那主人家急着卖,让沈夏赶紧过去。 越快越好。 这么急的事,怎么能寄信呢,打电话电报都比这个快啊! 真是的! 沈夏心里都急了。 她明天就出去,去首都! 等她把四合院拿下了,就算不结婚,单身一辈子,临老了,就算物价跟钱再怎么涨,也涨不过这个四合院吧。 养老的钱是有了! 就这么定了! 怎么跟家里人说呢,有了,郑芳那封信! 就说同学结婚,请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