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历史同人]英雌养成手册在线阅读 - 第79页

第79页

    陈佑尴尬地笑了笑,好不容易才挤出来一句:“亭主真是……有血性。”

    阿楚:“……”怎么把这东西说出口了。

    话说回来,反贼兵临城下,还在城楼下接连挑衅,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做来着?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通常情况下,在己方占优势、对方还鼻孔朝天地低看她一眼,不知天高地厚地上阵叫骂时,主帅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揍到他求饶吧?

    一直忍气吞声,或许连手下将士都会心中不满,那可不是她的作风。

    虽说黄巾是靠迷信起家的,她用魔法打败魔法也未尝不可,然而现在她头顶上还有个蠢皇帝,事情若是被传出去,也不知朝廷那些人会怎么处理。

    这么一想,反是硬上最合适。

    她心中有了计较,抬手唤过高玥。

    “阿玥来。”

    高玥乖乖上前,听她吩咐。

    “现在可用兵马共五千,你且带三千人,从西方侧门绕出,伏于一侧,等前方敌兵乱了阵脚,便可动手。”

    不愧是跟在她身后的人,即使是第一次带兵上阵也不怯场。所幸除了朝廷拨调的一千五新兵以外,阳翟的县兵都是有过作战经验的,她带三千人也不算吃力,闻言立刻抱拳应下:

    “诺!”

    高玥作为将士的服从性极强,郭嘉荀彧身为文士也各有想法,只等着阿楚开口。

    果然,阿楚又安排道:

    “我将自领五百人应战。文若,请你带着余下一千五百名士兵,守卫阳翟城。”

    在另外两位谋士开口前,陈佑已先对她的安排表现出了疑问。他的语气小心翼翼,像是怕冒犯到阿楚,但又实在忍不住:“五百人……对于亭主来说,足够吗?”

    阿楚哈哈笑起来,含绿的杏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她与荀彧对视一眼,对方低眸莞尔,目光柔软而充满信任,对着阿楚微不可察地一点头。

    她撩起颊边乱发,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微微抬头,笑容倨傲:

    “五百人于阿楚是否足够,请县令一会儿看着吧。”

    第43章

    一个合格的将领, 应当是怎么样的呢?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说:一名将领,必须要具备智慧、诚信、仁爱、勇敢、严格的品质。

    阿楚如今尚未及笄, 郭嘉称赞她“不莽不怯”,是说她拥有一定的智慧与勇敢。除此以外就是“信”“仁”“严”,不过她之前大多在雒阳家中学习交友,还没有遇到能展现它们的情况,这些特质无从谈起,因此也就不能全下定论。

    她现在站在城门前面,侧后方站着威风凛凛的照夜玉狮子, 手中立着的红缨枪比她的人还高了一大截。

    时值三月初, 春寒料峭,寒凉的春风从东南方向吹过来, 能把人心里的杂念全部带走。

    太阳升得晚落得早, 此时恰好在天际与她对望,暖红的光洒了一身, 照得她一双异色瞳仁熠熠生辉,锐利得像民间祀奉的九天玄女。*

    阿楚带的五百人, 还都不是战力最强的。五百部曲给了高玥, 又让她带上了陈佑的私兵与所有县兵,剩下那些略微能用的,她和陈佑商量了, 决定留给荀彧守城,以防不测。有她和高玥在前, 荀彧再带上一千五百人, 就算出了岔子, 也是可以守住阳翟的。

    她自己带的, 却是最新招募的雒阳兵与阳翟青壮——这些人经验最少,训练得还不完善,其实能力相当有限。

    这当然是刻意安排的。

    诱敌之兵,只要让敌方不起疑心就足够了。

    阿楚对自己的能力有数,知道自己单枪匹马上阵也无不可,但助阵士兵还是要带的,于是挑了最新的那一批。

    只要主将不倒,背后人心便能稳定,这一点她是明白的。现在自己一无功绩二无经验,就算带上皇甫嵩亲自训练的精兵,也未必能发挥出最强的力量,那还不如随便挑几个,把能打的留在其他地方。

    “可是,您只带这些人应战,不怕贼人起疑吗?”高玥跟着她久了,虽然对她的实力有一定认知,感情上依然还会担忧她的安危。只是这点不便在人前宣之于口,只能试着从另一个角度表述。

    “阿玥无须担心,”在阿楚回答之前,荀彧先开了口。军师监军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高玥于是看着他不疾不徐地挽袖伸手,指向了城下的黄巾首领,“黄巾军二月方起,组成仓促,比起真正的军队更像是联盟。首领不过是匪徒数人,对计略一无所知。”

    郭嘉闻言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还有另一层原因,被荀彧隐去未谈。

    这些黄巾的概念里根本没有兵法战策的概念,或者他们可能有,但是在以阿楚为首的官兵入城后,他们反而前来进攻,正是轻敌的表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人也绝不会相信,她能派出另一队人马,潜伏在他们背后,等待偷袭的。

    荀彧没有把后半句说出来,高玥也就忽略了这一点。她对着阿楚再一点头,即刻下城,组织起士兵,从侧门离开了。

    阿楚大概也没有注意到那“另外的原因”,她看着高玥集结士兵的身影,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在临走之前,对荀彧又行了一礼:

    “护城之事,就交由文若了。”

    “彧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