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在线阅读 - 第308页

第308页

    后来不知是谁先起得头虽然我没收到请柬,但不耽误我送礼啊!于是到了举办宴会的这日,不迁居外头人来人往,好多人表示我就是来送礼的。礼到了,祝福就到了。这里头不乏一些平民百姓,送了一块红布或一包甜糕来。

    虽然不迁居的大管家之前没料到会有这么多百姓自发来送礼,但到底是做大管家的,遇到突发的情况也稳得准,赶紧安排了人站在路边撒喜钱。有人得了喜钱心里高兴啊,觉得新乐侯和沈六元太平易近人了,回到家里就翻出过年时没有用完的鞭炮,摆在自家的大门口,用柴火点燃了,噼里啪啦好一阵响!

    邻居跑出来看热闹:哟,这是什么大喜的日子?

    那人说:新乐侯与沈六元成亲大喜!

    虽然平头百姓没几个亲眼看过新乐侯和沈六元,但大家都看过戏啊!还看了不止一遍!因此大家心里都觉得新乐侯和沈六元亲近得很。邻居一听,连忙拍了大腿:哎呀,果真是个好日子!我家里也有炮仗呢,我这去就找出来!

    再后来,冯家酒楼也开始点炮仗了。这酒楼生意一直不错,曹录爱他家的大肘子,蒋陞爱他家的酒。冯家算起来还是汤子宁的外家,而汤子宁是沈昱夸夸社的社长。沈昱承过冯家的情,暗中也会照应他们几分。在如此大喜的日子里,冯家不仅放了鞭炮,还大手笔地摆了好酒好菜在门口,请路过的人吃席!

    有了冯家酒楼打头,其他酒楼又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一时间,京城中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这哪里是一家、两家的热闹啊,简直就是全城都在凑热闹!

    颜楚音和沈昱原本想穿新郎服的,后来觉得还是穿自己的官服更好。他们都有替换下来的旧的官服,裁剪了能做成腰带、发带之类的,经过绣娘的巧手还能做成荷包,分别挂在了对方的身上。如此瞧着真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了。

    两人请了长辈上座,然后向长辈行礼。

    再面向众多宾客,向天地行礼。

    最后两人手拉手地相视一笑。

    曹录大叫道:好好好,接下来送入洞房!送入洞房咯!

    曹录叫闹着,他亲弟弟曹争就显得稳重很多了。哪怕心里忍不住,曹争的目光也没有朝女眷那边飘过去,只竖起耳朵从纷杂的声音之中尽力捕捉那道叫他日思夜想的声音。曹争是曹项培养的接班人,日后要隐于暗处为皇上所用。

    哪怕现在已经有了濯部,曹项很多手下都陆陆续续转为了青衣使,但曹项所掌握的那部分势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依旧藏于暗处,只用对皇上一人负责。

    待曹争长成,他会变成常人眼中的纨绔,叫人嘲笑定国公府的没落,却会于暗处被皇上倚重。他明明已经接受了这样安排,心里却又涌出一丝愁苦。

    作为纨绔,他还有资格向她表明自己的钦慕吗?

    热闹一直延续到深夜。送走宾客后,颜楚音和沈昱一身酒气,打算先去浴房里洗洗,结果目光相对的一瞬间直接天雷引动地火,在浴房里胡闹了一回。

    沈昱如今掌握了不少新知识,但都没有实践过。

    有心要实践吧,又想着第一回 应该去床上。洞房花烛夜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啊!于是在浴房的时候,还都是之前玩过的老花样,互相打招呼之类的。

    颜楚音便觉得沈昱今天好像特别容易激动。

    颜楚音觉得这都是自己天赋异禀的缘故!

    平国公府,平国公十分委屈地冲着景福长公主抱怨说:都这么晚了,竟然不留我们在新居里住那不迁居里面,不会根本没给咱们俩留房间吧?

    长公主道:那宅子还没咱家一个院子大,哪里住得下这么多人?为儿子想想嘛,留咱们俩住了,那肯定还要留丞相住啊。那么一点地方,哪住得开?

    平国公不听不听:都说女儿外向,我看儿子也差不多!

    长公主接过侍女递来的解酒汤,十分熟练地给丈夫灌了下去。这汤还有安眠的作用,平国公乖乖喝了汤,没一会儿就睡熟了。第二天,天还没彻底亮起来,长公主半睡半醒的时候,迷迷糊糊看到一个人影坐在床头,直接吓醒了。

    定睛一看,平国公坐在床头叹气呢。

    长公主:

    平国公的一颗心啊,被那种类似于女儿出嫁的心酸感堵了一整夜。

    他难受啊!

    一想到儿子彻底离开了老父母,从此以后都和另一个人住在另一个屋檐之下,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有空来老父母这里走动,老父亲难受得眼睛都红了!

    长公主安慰丈夫说:不至于的那个

    她一句话没说完,就听见屋子外头传来了颜楚音快活的声音:爹!娘!我带着沈昱来看你们了!哈哈哈哈!这月我俩住平国公府,下月再去住丞相府!

    长公主面无表情地说:喏,就是你想得那样。你儿子以后还住家里。

    平国公:

    平国公眼睛一瞪,小声骂道:这兔崽子!欺负沈昱脾气好?怎么不先去丞相府住?哪有这么一大早跑来请安的?寻常日子里,他这个点还睡着啊!

    长公主翻了一个白眼:皇上定了下下月要南巡,丞相忙得就差住在衙门里了,俩小子就算去了丞相府也见不到他老人家,自然还是来咱们这边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