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他的母亲从来不是寻常女人,当年徐敬业都没有成功,如今王叔李贞起兵定然毫无胜算。 太平没有接李旦的话,只是轻笑着换了话题,“四哥这里的鸽子是越养越多了,哪日送我几只玩玩?” 李旦哑笑,“你若喜欢,今日便捉两只去。” “我给姑姑捉。”门外的李隆基听到了话茬,笑嘻嘻地探出一个小脑袋来。 太平似笑非笑,“不必,本宫看上哪只,本宫自己捉。” 李旦听出了太平话中的不悦,厉色道:“高玉,带三郎下去,没规矩!” 李隆基瘪瘪嘴,悻悻然被高玉牵着退下了。 “三郎这孩子,向来调皮。” “四哥应该多做管教,免得将来惹祸。” 太平不咸不淡地提醒李旦,“母后最讨厌不听话的孩子。”等他再大些,若是有什么把柄撞在了她的手里,她一定不会顾念骨rou之情。 上辈子她看错一次,信错了他,这辈子她绝对不会重蹈覆辙,定会先下手为强,在他羽翼未丰之前,先把他给收拾了。 第125章 明堂 越王李贞的起事很快便被镇压了, 可武后的清算才刚刚开始。借由酷吏之手,网织罪名,不论是参与此事的李唐王孙,还是知悉此事的李唐王孙, 皆入罪收拾。 豫州李贞一案牵连甚广, 若要按律诛杀,则豫州上下获刑者十之有四。狄仁杰亲自审问后, 密奏武后, 请旨武后止罪于李贞父子,以彰显仁德。 武后欣然答允, 没过几日,又收到了另一封张光辅的密奏,直言狄仁杰在豫州出言不逊,武后听之, 将狄仁杰降为复州刺史。 十月, 越王一案终了, 可由越王反叛牵扯出来的宗室谋逆案子才刚刚开始。与上辈子一样,薛绍虽未参与,却还是牵扯其中, 按律判了流刑岭南, 也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 十一月到十二月, 近支宗室皆被处死。高祖李渊的二十二子, 太宗李世民的十四子,无一存活。哪怕是这次起事的告密者,武后虽说升了他的官,后面依旧找机会收拾了。 李唐王孙凋零,朝臣们暗暗心惊, 本以为镇国公主太平回来,朝堂会有所改变,没想到公主在这段时日一直被武后禁足宫中,想来与陛下一样,根本没办法站出来阻止这场杀戮。 李唐旧臣们数了数剩下的王孙,只剩下了高宗李治的四个儿子。李显远禁房州,李旦傀儡宫中,李上金与李素节也被严加管控。 武后一边挥舞着她的屠刀,一边将翻找出来的《大云经》找僧人注释成《大云经疏》,广传四海。 女子为君之心,呼之欲出。 大势已定,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冒头,只会招来灭族的祸事。 武氏子弟们摩拳擦掌,在朝堂上不时上奏各地出现的祥瑞之事,一时之间,武后是菩萨转世的传闻几乎天下无人不知。 同年十二月底,明堂建成。 此堂高二百九十四尺,一共三层,下层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外方而内圆,暗示天圆地方之说。中层代表十二时辰,外面装饰了九条金龙,皆昂首捧着宛若圆盘的上层。上层宝顶处栖着一只通体涂了黄金的铁凤凰,它鹤立明堂的顶端,振翅欲飞,仿佛随时会把星辰衔入口中。 凤在上,龙在下,这是亘古未有的建筑,也是当世第一高的高楼。 武后观之大喜,当即命名:万象神宫。 天子坐明堂,今朝终得亲眼一睹。 众臣不得不叹服,百姓不得不称颂,仿佛武后称帝已是名正言顺。只是,武后主动称帝与被动称帝,虽说结果一致,在百官心中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为了这一天,武后已经谋了四十余载,也不差再等一个万民请命的好时机。 第二年正月初一,武后亲率百官赴明堂祭天。 这是百官们第一次踏入这里,也是从这一日起,凡是大国来朝,或是开年第一日这样的大朝会,皆会在万象神宫举行。 望着这样富丽堂皇的皇家建筑,李唐旧臣们只觉莫名地腿颤。这里比原先的乾元殿高了太多,也阔了太多,当中装饰无一不彰显皇家威严。 武后一袭金丝朱红凤袍长长地迆在身后,高举香烛祭天敬祖,宣布改元“永昌”,她站在龙椅之前,哪怕已是六十六岁的老妇,可眉眼之间的英气飒飒,帝王之气分毫不少,竟是把站在她身边的天子李旦衬得黯淡了七分。 “天佑大唐,盛世长安。” 百官们整齐地跪了下来,到了这一刻,即便心中还有他想,他们也只能顺天应命,叩首臣服。 武后初献终了,李旦开始亚献。他接过了内侍递来的香烛,站在大鼎之前,虔诚祷告。他确实希望天佑大唐,母后的帝王梦可以有一日终结,还他一个大唐天子真正的君权。 “天佑大唐。” 李旦祷告完毕后,朗声一呼。 百官们继续叩拜,“万岁,万岁,万万岁。” 到了终献时,众臣却发现今日并不见皇太子李成器的身影,正当众臣满心疑惑时,武后开了口,“今日皇孙染了风寒,便由……”武后的眸光扫过众臣,最后落在了站在百官之首的盛装太平身上,“太平代之。” 武后的话,好似一记晨钟敲在了每个臣子的心头。 公主接替皇太子的终献,这意味着什么,只要有脑袋的人都能想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