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都市小说 - 珺锦如晔GL在线阅读 - 第13页

第13页

    拓跋珺耳根略红,故作淡定道:“别瞎猜,我是觉得那公子在言行间对先生的创作有不少见地,我又是先生的狂迷,不过想与志同道合者一起探讨。”

    “是是是。”兰雅也不再说穿,主子有没有动心迟早会有分晓。

    作者有话要说:

    拓跋珺十分聪慧,自幼又是在少帝与冯太后的相互影响下,她看似甜美爱笑,灿烂可人,其实是个小腹黑。

    司马锦干干净净的像一张纸一样,能让她感到舒适,会不自觉放松心境

    第10章 第三次见

    翌日。在约定时间前,拓跋珺提早先到了泰平楼。

    她依然是男子的打扮,比起昨日的随意,今天格外用心地束了发冠,抹了精油,穿着低调且大方的胡服,靛青的配色映得肌肤白若玉瓷。

    君子如珩、羽衣昱耀,说的就是她这样。

    兰雅在酒楼外等着司马锦出现,未几,朴实清雅的少年如约而至,对方也是提早赶来。

    司马锦仍心怀一丝忐忑,不由深一呼吸,调整了心态随兰雅进入酒楼。

    雅厢里,拓跋珺再三整理自己的仪容,此刻她没有生出其它心思,只因汉人最在乎礼仪外表,她不想失仪。

    忽有轻重不一的两道脚步声,她屏息凝神盯着云母屏风。

    清瘦的影率先透来。

    拓跋珺未觉自己手心攥成了粉拳,用目光勾勒着影子的曲线。

    真瘦。

    汉人书生果然不及草原男儿,皇兄同样的年纪就身强体健,阳刚威武,可这公子瘦得弱不经风。但恰恰也是这弱不经风,更显‘他’的别具一格。

    司马锦绕过云母屏风,四目当即相对,拓跋珺的目光十分炙热,令她像触了火一般连忙垂落目光,抬手一礼:“没想到兄台来得这么早。”

    拓跋珺抿唇浮起笑意,将她受了惊的小模样收藏眼底,起身也用同样的手势回礼道:“正好要出来买些东西,就来得早了。”

    说时,她看了兰雅一眼,兰雅会意点头,便去吩咐酒楼的人准备最好的茶水与糕点。

    “公子请坐。”拓跋珺对着空凳请手,规规矩矩的态度显得格外小心翼翼,怕再有唐突的举动吓跑了这个会害羞的白面书生。在她看来司马锦是谦谦君子,有礼有法,卑以自牧。

    司马锦抬裙入座,她知道胡人一项率性而为,但眼前的鲜卑少年却与众不同,不但识书知礼,汉语还说得极好,令人加深了好感。她虽对胡族一直保有几分偏见,但国破家亡已成定局,胡汉之间的纷争血仇谁又说得清对错。

    “公子如何称呼?”拓跋珺目光始终不离那柔雅的脸。

    “单字锦,锦绣的锦。”司马锦便头都不敢抬,颔首反问:“你呢?”

    “单字珺,珺璟如晔的珺。”

    二人的名字都在彼此的心里默念了一遍。

    气氛沉寂了下来,且有些尴尬。

    对司马锦来说男女有别,拘谨在所难免,然于豪放爽直的游牧民族而言,是不分男女别途的,所以拓跋珺也不清楚自己哪来的尴尬。

    “不知锦兄最喜欢雯华先生的哪部作品?”她主动找着话题缓解僵局。

    “都还行。”司马锦语气笃定,对自己所撰写的话本颇有信心。

    于是两人就从书中的细节逐一聊起过往朝代的秘事,说着说着,气氛开始转变,微妙且融洽。

    茶水与糕点送来时,兰雅静静地在一旁伺候,观察二人神态的变化。

    拓跋珺虽有一副率真灿烂的模样,但她的内在是个城府深思之人,从未对谁真正敞开心扉的畅聊。凭她眉飞神舞的表情可见眼前的汉人书生是个特别,也是至今唯一的例外。

    司马锦自幼体弱多病,除了闷在屋里撰搞,从未交过半个知己好友。也许就是这原因,才驱使她今日来赴约,想与人痛快交流,想有人真实用耳朵倾听她的胸怀见地,而不是在文章里。

    她们就像冥冥中注定会被彼此所吸引,自然而然地成为那个悬殊的存在,而她们也都没往其它方面多想,因为当下的心思是纯洁的。

    随之大半时辰过去,二人聊得火热,茶水一口都没喝,直至司马锦喉咙不适得发出几声干咳。

    “咳,咳咳。”

    兰雅正要去倒水,拓跋珺已作出行动,体贴地将凉了的茶挪开,一手拿起桌上的空杯,一手拎起边上温着的瓷壶,斟到半满后递上:“锦兄闳识孤怀,含章未曜,可想过去考身功名施展抱负。”

    司马锦接过杯子,指尖尽量避免触碰到对方粉圆的指,淡道:“我志不在朝野。”

    “为何?以仁兄的见地,若从王事必是百姓之福。”

    司马锦抬袖举杯,轻声饮水,感觉喉咙舒适了,她放下杯子,袖角压了压唇,吸走唇角的水渍。缓缓反问:“当年一场国史动荡,珺兄认为汉人的寒门子弟在北朝能再有出头之日吗?”

    压着寒门的不但有士族高门,还有所有鲜卑的贵族。再者国史之后,北朝的门阀世家都相继跌落低谷,能受重用的都是冯太后的宠臣,哪还有寒门子弟的机缘。

    拓跋珺知道国史背后牵扯的是汉人士族与鲜卑贵族们的矛盾,所以陛下与太皇太后都在不断改制来融合两族,减少动荡以图国泰民安、社稷长远。

    尽管还不够理想……

    她默了会,凝声道:“当今贤主才藻富赡,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可见陛下重视汉学,假以时日汉人士族不论寒门,必会在他治下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