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而自己呢? 停滞,踏步。 黎里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她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 她没有任何底气去见苏父,更不愿意让苏澄看到自己的落魄。 痛定思痛,黎里决定,要先找一份工作,让自己跨过那停滞的四年,重新融入这个社会,找回正常的状态。 于是,黎里立即开始准备自己的简历。 短短四年,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黎里记得,刚认识苏澄那一年,她们甚至都还没开始用微信,后来微信盛行,在上大学的时候,微博又成为了他们了解外界的主要窗口;而现在,竟雨后春笋般地开始出现了一些微视频平台,年轻人不仅只看国内的网站,用Youtube,Instagram的也越来越多;此外,还有一些新奇的“直播”出现,大有铺天盖地改变普通人群生活的气势。 黎里回想起高中的时候,苏澄就跟她畅想过未来的数字世界,正如她所预言般,网络的爆炸式发展已经入侵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黎里不得不感叹于苏澄眼光的前瞻性,以及对商业市场敏锐的嗅觉。 为了不让自己脱轨于这个社会,黎里非常认真地接触、学习、接纳所有的新鲜事物,并且开始试着投出简历。 正如以前老樊所担心的,她的专业,确实不太好找工作。 原本黎里是要准备一直读下去做科研的,那是她的强项,然而现在要以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学历去找工作,选择面真的很窄。 要么投不限制专业的大厂的岗位,可基本都是销售岗,黎里的性格不适合;要么投一些专业勉强对口的岗位,去面试了发现都是做一些行政和打杂的工作。 在经历了几次摸索和失败后,黎里慢慢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她发现可以利用自己看书多、写东西有独特视角的优势,去找一些内容创意、内容编辑之类的岗位,这些岗位的筛选条件包容性非常强,理工、文学、艺术、社科、经济等各学科都不做限制,主要考应聘者的创作水平。 过去苏澄都常常跟她讨论各行各业的问题,也夸她的思想和观点很有启发性。 瞄准这个定位,黎里总算是找回了些许信心,陆续收到了一些公司的面试邀约。 然而,现实总是比想象中残酷。 几乎在每一次面试中,黎里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简历上空白的四年,你干什么去了? 有时候,黎里选择不说,用“一些私事”来带过;有时候,黎里很老实的交代,那段时间自己在养病。 但无论是哪一种答案,HR总是会在这个问题之后向她投来质疑的眼光。 然后,就不再有然后了。 就这样来来回回,一个月过去了,黎里仍然没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一天,结束了一场面试之后,黎里没有立刻去乘地铁回家,而是打算在附近走走,缓解一下压抑的心情。 她知道四年这个坎,不仅是她感情上的悬崖断壁,也是人生中的一道疤,白纸黑字的简历就是最无情的现实,让你无法忽略它的存在。 好在,黎里觉得自己长大了,她用四年的时间看清一件事:她相信自己值得存在于这个世界。 所以,她不会再因为一个伤疤而否定自己。 黎里站在S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看着周围林立的高楼,深吸一口气,为自己加油:黎里,你一定可以的! 就在这时,黎里的眼神被路边的一个广告牌吸引了。 清新跳跃的色彩,简洁独特的文字,宣传着这家名叫“云窗”的公司的理念:从网络走向生活。 那一秒,黎里想到了苏澄。 “现在大家都在搞网络,交流、娱乐、休闲、学习等等全都虚拟化,人们啊都恨不得活在网络世界里了,这不是过犹不及了吗?要我说,网络的最终意义,应该是回归生活。” 这是大学的时候,苏澄在跟黎里讨论一个presentation时偶然说过的一句话,竟与这个公司的宣传理念不谋而合。 黎里笑了,笑自己想苏澄已想到不可理喻,任何一个小细节都能与她联系起来。 不过,正因如此,黎里多看了几眼那个特殊的广告牌,正好发现广告牌的下端有两行招聘启事:大量招聘网页美工、视频技术、网络安全、内容策划等优秀人才,简历请投至:XXXX。 “内容策划”四个字吸引了黎里,她赶紧查了一下“云窗”的信息,发现这是一个刚刚上线的APP,主要功能是让大众进行生活、娱乐、学习等各方面的视频、图文以及直播的交流和分享。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云窗刚刚起步,不过百度上显示它获得了一个世界级投行公司的创业基金,发展势头似乎很强劲。 出于对这个公司理念的好感,黎里投出了简历,没过两天,就接到了面试安排。 一如往常,黎里在早上进行完笔试后,顺利进入到了下午的面试,与HR交谈甚欢,直到其中一位面试官拿起黎里的简历,问她为何有四年空档期,整个会议室又陷入了一场尴尬。 “那先这样吧,你回去等我们的通知。” “谢谢。” 在以几个简单的提问收尾后,这场面试算是结束了,黎里虽保持着微笑,内心却有些气馁,低着头走出了会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