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踏枝在线阅读 - 踏枝 第319节

踏枝 第319节

    林繁把城内的收获一说。

    冯仲骂了句“娘”:“胆儿真肥。”

    安北侯与林繁一拱手,道:“我与冯将军这就带兵回京去了。”

    林繁回礼,道:“感激两位大义,行如此方便。”

    安北侯苦笑了下,道:“之后是兵戎相见,还是我等亦遵从,就看永宁侯给出什么样的答案了。”

    正嘀嘀咕咕骂着的冯仲听了这话,亦严肃起来。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难处,”冯仲沉声道,“不管是被逼的,还是不得已,又或是什么,只要对得起天地父母,就别再去想对错了。”

    林繁颔首。

    安北侯与冯仲匆匆来,又匆匆离开。

    一身便服下,就无人能证明,这两人默许“反贼”入主祁阳城。

    林繁目送他们离开,而后转过头,朝着秦鸾笑了笑。

    他们终于要走上清君侧这条路了。

    而眼前的状况,比预想得要好上许多。

    前头暂时没有阻拦的大军,他们的身后,还有飞门关与西州城,而且,他们的手中,还握住了祁阳。

    颜氏一门的老家,成了他们的驻地城池。

    “皇太后会气昏过去吧?”秦鸾轻声道。

    “谁知道呢,”林繁道,“皇上一定很生气。”

    此时的京城,正下着雨。

    这个夏天雷雨不断,再过些时日,原本该入秋了,偏今年夏日长,雨水都消不了暑气。

    千步廊里,黄太师从小吏手中,接过了文书。

    打开来一看,这正是秦胤从飞门关启程前送回来的那一份。

    笔调恭谨又恳切,黄太师却看得牙疼不已。

    他对范太保道:“永宁侯要班师回朝。”

    范太保微微蹙眉。

    会这么简单?

    秦胤奔赴边关,拿着虎符,还让家中其他人都全须全尾离开京城,一早就做好了起兵清君侧的准备。

    他会老老实实地班师回朝,把握在手中的兵都交出来?

    不可能。

    哪怕皇太后当机立断杀了邓国师,秦胤一时寻不到那个要被清的“侧”,也不至于束手就擒。

    从黄太师手中接过折子,范太保看完,亦是忍不住揉了揉腮帮子。

    什么叫挑衅,这就是了!

    不知情的人看着,那叫一个真情实意,感人肺腑。

    而落在知情人眼中,真是每一个字,都是一颗颗的黄连。

    他们看着牙疼,皇上看着,心都得苦透了。

    范太保都不知道该不该同情皇上一下,都说秦胤耿直人,耿直人冠冕堂皇寒碜起人来,那真是阴阳怪气极了。

    “走吧,”范太保把折子交还给黄太师,“得送去御书房。”

    黄太师抿了一口茶,缓了缓自己的牙,出了书房。

    雨势稍稍小了些。

    遇见的人见着黄太师,纷纷行礼。

    “有什么要紧事儿吗?不妨等雨停……”

    “永宁侯递了折子回来,班师回朝,我这就得送去御书房。”黄太师道。

    他走得慢,还没走出千步廊,身后就有人赶了上来。

    来的是董侍郎。

    他顾不上打伞,官服湿了:“听说永宁侯要回朝了?那折子上到底怎么说的?”

    借了半顶伞给他,黄太师又让他擦干了手,把折子拿出来,道:“自己看看?”

    第362章 前车之鉴

    董侍郎接了折子过去。

    打开来一看,果真是永宁侯那熟悉的笔迹。

    再观内容……

    一字一句,沉之又沉。

    大军进入西州的消息传回来后,他与史尚书也私下讨论过,要不要就此继续进攻西凉王庭。

    史尚书想得周全些,一一分析了,认为还是收兵为好。

    董侍郎听着极其在理,自然也不会继续喊着要西进,但此刻看这折子……

    理依旧是这份理。

    大军不得不退。

    就是这“不得不”,让人心里憋屈得厉害。

    连他这样坐镇后方的兵部官员都憋屈,那些在西州城墙上向西远望的将士,他们的心境呢?

    只会更憋屈。

    却只能克制着、忍耐着,不敢畅想攻破王庭的景象。

    下意识地,董侍郎想抹一把脸。

    刚抬起一手,突然想起刚刚只擦干了手,没有擦脸,他只能立刻忍住。

    调整情绪,继续往下看去……

    看老侯爷为安北侯他们说话,董侍郎哽声道:“这、这真是……”

    他说不下去了,只能匆匆把折子交还给黄太师。

    而后,再不用顾忌让折子染上水渍,他抬手用力地在脸上顺了两下。

    黄太师低声道:“收一收脾气。”

    “知道,”董侍郎勉强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就是心里不舒坦,老侯爷不容易。”

    黄太师又道:“我要把折子递上去,能劝皇上的,我当然会劝……”

    说完,他就是一声低叹。

    董侍郎岂会听不懂老太师的未尽之言?

    老太师对劝服皇上,并无多少把握。

    也是。

    从下旨那日到今天,大伙儿还劝少了吗?

    皇上他听不进去!

    可是,该劝还得劝。

    既是大周臣子,皇上做得不对的地方,他们必须坚持到底、劝到底。

    “老夫先走了。”黄太师把折子收好。

    董侍郎目送黄太师。

    借给他遮雨的那半顶伞挪开了,雨水重新落了下来。

    董侍郎转身,大步回兵部衙门。

    他必须再与史尚书好好谈谈。

    趁着大军还未抵京,他们这些在京里的人,一定要想办法说服皇上。

    大军出征半载,得如此出色战果,迎接他们的应该是欢呼与庆祝,而不是责难!

    雨天难行。

    黄太师上了年纪,走得也慢。

    等到了御书房,把折子让皇上过目,黄太师就坐在一旁,看着皇上的神色变化。

    许是这封信实在太“苦”了,皇上实在忍不住,重重地把折子摔在了地上。

    纪公公缩着脖子,捡了起来。

    “好一个秦胤,”皇上骂道,“各个说他耿直、忠厚、一根筋,他耿直什么?班师回朝?带兵逼宫还差不多!”

    黄太师问道:“皇上的意思是,让他们别回来了?”

    不回来,当然不可能。

    黄太师又道:“先前皇太后问老臣,对之后状况有什么应对想法,说实话,老臣也没有特别两全其美的办法。

    如今看来,等他们回京之后,皇上该赏的还是得赏。

    我们得了西州,西凉几年内都不会有动作,南蜀又是墙头草,西凉不动,他们不会单独来进犯。

    也就是说,我们大周在之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里,无外敌之忧。

    既然不用打仗,那永宁侯就该安养晚年。

    林小子年轻,另寻个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