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薛洋也劝他:“陛下三思,如今不是追责的时候,殿下还在华林园……” 他们生怕萧诵气急,宰了谢鹏程。 萧诵心里的恨难消,他们竟然在他眼皮底下,敢害了他儿子。 他气息粗喘了一阵,渐渐平静下来,最后改口说:“朕梦中生乱,醒后心悸不宁,宣谢鹏程,为朕守住太极殿。” 这是将谢鹏程扣在太极殿,等候发落。 曹印和薛洋这才松了口气。 中书舍人就在殿内,立刻起草了手诏。让人去宣旨了。 萧诵平静了片刻,才问:“北宫是谁去接应陈留王?不必瞒着朕,照实说来。” 薛洋道:“领队的是北宫李令俞,在卯时初,率神策军出城去接人,一半人马留在城内,她带着另一半人马出城二十里处接到殿下,返回建春门时,被拦在门外,双方发生了争执。李令俞……斩杀了一名禁军,后持青鱼符,一路进到华林园。殿下随行的羽林卫如今被安顿在城台道中。” 萧诵听着,并不作声。 良久后,才说:“宣李令俞觐见,其他人等,原地待命。等我儿安好再说,” 他一时间也不急着看萧鋆,也是因他知道的太晚,萧鋆早上回来,他傍晚才知。 之后和薛洋问了荥阳之行的具体细节。 荥阳之祸,萧鋆处理的十分干脆,该关的关起来,该杀的杀,一点不留情。也使当地世家狗急跳墙,敢行刺王爷。萧鋆本就高热,再加上外伤,一时间乱了阵脚。 萧诵也不和几人商议,只吩咐,加派羽林卫调京畿卫营人马,去荥阳及兖州,凡涉案人一律格杀勿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吏部侍郎就地革职,羽林卫护主不力,一律发配,不得遣返。 这是萧诵在位十几年,少有嗜杀的时候。 跪在堂下的几人,都不敢反驳。 李令俞刚睡起来,曹印打发身边的人来叫她,她以为是回官署当差,就换了身官服也并不急躁 还在想着明日休息一天,第二天家里祭灶,她要打发人去潼关照看李尚,还要给营州的李锋捎些钱粮。 那仆人见她温吞,急着说是宫中有召,她一听宫中召她,这才立刻换了身黑袍,跟着那人匆匆进宫了。 太极殿灯火通明,她到殿外时,远远见殿外跪着一人,昏暗中她看了眼,也没看清脸,只觉得奇怪。 等进殿后,听见萧诵说:“他们算准了朕不敢拿他们怎么样,那就跪着吧。” 李令俞进去后,见薛曹二人和中书舍人等人都在,她规矩行了礼。 萧诵第一次和她颜悦色道:“起来吧,朕赏你护驾有功,那就加封,秦州刺史,不是州事,给全俸。” 李令俞听得一时呆住。 她甚至什么都没有被问话,只是进来受封。 曹印和薛洋也没想到,萧诵会给她这么厚的恩惠。 李令俞叩首:“谢陛下隆恩。” 她不能不受。君臣有别,若是和气的时候,她可以推辞不受,如今不同,萧诵怕是用她,来警告谢家。 那么门外跪着的,怕是皇后的哥哥,谢鹏程。 她心里迅速的捋着今日的事情。 萧诵见她识相,说:“萧鋆屡次赞你机敏,看来不错。身为臣子,奉君之命,守臣之本,很好。” 李令俞低头并不接话。 殿外传来消息,陈留王醒了。 萧诵急着要去问话,要去华林园探视,赞了一句,中书舍人提笔起草了诏书,就将她暂且打发出来了。 她站在殿外,看着不远处跪着的人,只觉得谢家真是向天借了胆子。 不多会儿薛曹二人也退出来,李令俞跟在曹印身后。 曹印将她招揽在身侧,等出了宫门,曹印才说:“随我回官署再说。” 三人到官署,李令俞坐在曹印对面,才细细将早晨的事说来。 曹印问:“你说实话,殿下如何了?” 李令俞实话实说:“臣不敢隐瞒,从城外二十里处到华林园,殿下一直未醒。” 薛洋面色严肃问:“剑南春门当时可有闭门?” “不曾,只是加了三队人马驻守。” 她是奉北宫圣人的命令行事,没人抓得住她的错处。 今日又是受萧诵的命,受封,依旧没人抓得住她的错处。 但她一直都被提出来,挡在人前。 曹印也明白,萧诵用她做筏子,严惩谢家。 到底不忍,吩咐她说:“眼下已是年底,事情多我一时间也顾不上你,你且回北宫当差吧。” 李令俞意外曹印的好心,她如今被萧诵捧起来,还指不定会怎样。打发她回北宫就是避祸事。 薛洋也说:“你管束好你的神策军,万莫再和羽林卫发生冲突。” “臣知道。谢大人提醒。” 薛洋和曹印,大概是觉得她救了陈留王,没有酿成大祸,若是陈留王折在建春门外,那就是奇耻大辱。 直到快半夜,他才散会。 如今侍奉萧诵的是后宫的王才人,刘琨负责他的起居。 萧诵摆驾华林园,车辇到了华林殿外,王才人扶着他进了殿,曹贵妃至始至终都没有出来,只是守在萧鋆床榻前,殿内除了医官,一人不留。 萧诵进去后,就见宽阔的榻上,曹贵妃怀里抱着萧鋆,远远望着他,眼底都是冷漠,既不言语,也不行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