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李安笑着折下一只玉兰,点了点他的额头,递给他:“玉兰很配你。” 梅韶接过,执花一笑:“谢王爷。” 瞥见远处的影子,李安欺身而上,在他耳边轻语:“你现在走还来得及。” 虚靠在李安的肩上,透过他看见远处而来的人,梅韶微微低头,做出一副羞涩的样子。 “协恩王。”来人像是没有看到这暧昧的场面,对着协恩王行了一个丝毫不差的礼。后面的小太监早就低着头,闭了眼,把自己立成一个不看不听的石头。 李安转身,开了扇子遮住自己的半张脸:“白相见笑了。建州刺杀惊扰了我家梅姬,他这几日有些心神不宁,我便带他出来逛逛。” “陛下将至玉兰台,烦请王爷移步。” 白秉臣像是没有听到他的话里“建州刺杀”的意有所指,依旧恭敬地陪同着他向设宴处去,梅韶就跟在他们后面。 按照他们两个人的等阶,本不该由身为右相的白秉臣来亲自迎接李安的。 李安只是空有一个王爷的虚名,协恩王府在朝廷上没有半点实权,可是他的身份又很特殊。 他是黎国邻国姜国国君的侄子。先帝在时,姜国还只是一个盘桓在黎国边陲的一个氏族部落,李氏部族虽小,但占据天险,几次抵抗住黎国的大军,在方寸之地日渐壮大。先帝以互通北方贸易为条件,和凉国达成协议,两国同时出兵夹击李氏部落。李氏部落不敌,败走。 危难之中,李氏部落首领上表黎国,愿归顺黎国,为黎国属臣,共御凉国。先帝同意了李氏所请,封李氏为协恩王。 协恩王依旧居住旧地,李氏其余亲族皆入都建府,协恩王独子李安送入晟亲王府抚养。 时值凉国举兵来犯,协恩王身死,都中族弟以发丧为名再回故州,集结军马于一线谷与黎军对抗,大败后奔走凉国,归顺凉国,并与其通婚。凉国封其为王,李安叔父为姜国之王。 李安一入席,就有宗亲的一个子弟调笑道:“协恩王来了。还是协恩王快活,一心只爱温柔乡,携着美人南下六年逍遥快活,不像我们这些宗亲,被困在平都替陛下处理政事,哪里能看到极南之地的风光呢?” 堂前的其他宗亲都附声大笑起来。 “协恩王南地居住已久,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得惯我们平都的饭食啊?” “协恩王的叔父可是一国之王,哪里可以和我们这些臣民相提并论,千里迢迢的,也不知李家叔父有没有送些玩意儿给协恩王照拂照拂啊。” 李安听惯了这些话,也不恼,他幼时就在黎国为质,这样的冷言冷语听得也不少,当即就并了扇,向四周行了礼,安然坐下,笑道:“多谢各位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小王的起居,李成继那厮不过是在黎、凉两国的夹缝之中讨口饭吃罢了,他哪里能有拿出手的东西。小王食黎国之禄,怀抱美人,就已经分身乏术了,哪有各位的好精力,堂前后院皆尽兴呢。” 宗亲们看他一副浪荡公子,不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荣的样子,心中不屑,觉得没意思,都不再多言。 李安打发了他们,只觉清净,看了一眼桌前的葡萄,侧身对跪坐在自己后侧方的梅韶低语:“你不是喜欢吃葡萄吗,等会儿开席,本王的这盘给你。” 梅韶也不抬头,只是低声谢了恩。 坐在一旁的宗亲闻言更觉这个协恩王小家子气,默默地哼了一声。 “协恩王能记得自己食黎国之禄,还不算忘本。” 只是轻轻地一句话从上首传来,那些宗亲权贵都按下了自己的声音。 入座之后就一言不发的白秉臣也顺着声音看过去,是晟亲王赵元盛。 晟亲王府有着皇家血缘,再加上他一力辅佐赵祯登上皇位的功劳,在两朝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目光锐利,带有警告的意味,死死地盯着协恩王,仿佛是在这众人面前等待他的回答。 威压之下,宗亲们都不敢做声。李安却还依旧笑着轻声和梅韶说话,一时寂静无声,只有他絮絮叨叨听不清楚的碎语,若有若无地飘散着。 “是朕来晚了。”赵祯在一群内侍的簇拥下走向上位,皇后白子衿坐在了他的身边。 群臣起身参拜。 “又不是什么大的宴席,众爱卿不必拘礼。” 赵祯如今三十二岁,登基不过三年,他身上的帝王心机和谋断就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白秉臣家世不高,陡然登高位也有诸多阻碍,他便立他的jiejie白子衿为后,提高他的地位,让他与世家宗亲为首的张九岱相抗,这几年来,两相掣肘,两方都有落下风的时候,但是绝对没有一方倾覆之势,这个帝王在背后的拉扯和平衡是不容小觑的。 他觑了一眼赵元盛的脸色,扫视了一圈众臣,问道:“皇叔刚才在聊些什么?” 赵元盛和赵祯一般岁数,两个人又沾亲带故,按照辈分,赵祯客气点该叫他一声皇叔。 “臣不过是在和协恩王叙旧,聊聊过往。”赵元盛深深看了李安一眼,起身回道。 “是吗?朕记得协恩王是在晟亲王府长大的,老王爷过世后才搬出来单独建府。你们二人也算是旧识,如今协恩王回都,你们也有的时间慢慢叙旧了。”赵祯笑着打了圆场。 “臣刚回都,水土有些不服。府上梅姬又在建州替臣挡了刺客,身体还没痊愈,臣实在是心疼。待臣安顿下来,一定亲自到晟亲王府拜见。”李安不软不硬地把见晟亲王的日程往后移,他一点儿都不想对上那个深沉的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