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辣妈当家 第70节
林苏叶改为上午带着莎莎去学校,中午回家吃饭,在家里午睡,下午就做活儿、学画画不去学校。 小哥俩则抬着以前爷爷编扎的麦草垫子去学校,可以铺在地上睡觉,不用睡桌凳,免得掉下来。 他们原本是不想带的,薛老婆子哭鼻子抹泪非要他俩带,生怕小岭睡觉不老实掉下来摔着。 要是不带,她在家里指定担心,林苏叶就让小哥俩带上,他俩只能遵命。 过了几天她先把杨翠花的的确良衬衣做好,上学的时候捎过去放在大队,杨翠花下班路过大杨湾就可以拿回去。 第二天杨翠花就把新衬衣穿上,现在人叫褂子,但是别人的褂子肥大大的,既没有腰身也没有什么线条,领子衣襟软塌塌的一洗还容易卷起来,可人家林苏叶做的就不会。 不知道加了什么,这领子硬撑撑的,门襟也很挺括,就特别气派。 杨翠花坐客车上班的路上,就被售票员和熟人问了一路,都说她这个衣服好看,问哪里做的。 杨翠花得意得很,她笑道:“那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这一个褂子做工就一块钱。” 冬天过年的衣服,上衣才七八毛钱,她这一个褂子就一块钱? 众人纷纷觉得好贵。 杨翠花冷笑:“贵?不识货的才喊贵。省城百货大楼里的进口货,都得用外汇券买,一块外汇券顶咱八九块钱,一件巴掌大的裤衩子,没什么布料,要八块外汇券,一个兜胸的胸罩,巴掌大两片布,十二块。贵?当然贵,那得分谁买!” 杨翠花虽然张扬,可人家有张扬的资本,长得不错,工作好,家境好,还根红苗正的,她说啥别人自然没法反驳。 众人心里也暗暗觉得这褂子,真的很值一块钱做工。 杨翠花下了车去供销社上班,一进门其他几个好打扮的营业员就看到了,立刻围上来问。 “翠花,你这褂子好看哎,哪里做的?” “不声不响的就自己倒腾好东西,真是不够意思!” 杨翠花:“干啥啊,我这不是先试试吗,好的话就跟你们讲。我和你们说,这褂子做得老费劲了。就咱们供销社自己的缝纫组都做不出来,这是几十年前的老手艺,大城里给高档裁缝店做衣服的手艺。” 杨翠花很敢吹,不要钱的牛皮都往林苏叶身上堆。 她听娘说过薛明翊娶那媳妇儿有点来头,林苏叶她爷爷奶奶都出身大家族,那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后来家里败落,还有孩子参加革命,正好躲过挨斗打土豪,还混成个贫下中农,也是运气好得很。 林苏叶的奶奶据说出身裁缝家庭,学会不少东西,再教给孙女,她的手艺自然比别个更强。 就说这褂子的衣领,乡下人可没见过这么挺括的。 “翠花,一块钱不贵,我们也想做一件。”就有人立刻有样学样,只要同事穿什么新款式,必然有人要跟上不能落后。 他们是供销社的营业员,总能买到不要票的内部货,家里都不缺布。 杨翠花:“行,不过人家手艺好,做得慢,好些天才一件儿呢,你们只能排队。” 当场就有人拿了一件略有富裕的布料给她,再给一块钱,让她帮忙托人做衣服。 杨翠花大喇喇地收下,“就我这个样儿啊,放心吧。” 她又主动帮忙量了尺寸,写下来夹在布料里。 傍晚一下班她就跑去找林苏叶,恰好林苏叶在家踩缝纫机给小姑做褂子呢。 之前做好了杨翠花的,现在做小姑的。 林苏叶看杨翠花抱着布兴冲冲地跑过来,“翠花?” 杨翠花:“嫂子,我有个姐妹儿也想做一样的褂子。给你一块钱的工费。” 林苏叶忙摆手,“不用那么多,七毛就够。” 杨翠花:“那不行,必须得贵,你看你做的,和别人不一样,又费工夫又费心思的。” 林苏叶笑道:“也没有,领子和门襟那里我放了一点布壳,你洗的时候略注意点,轻轻刷刷,别使劲揉搓。” 布壳就是把一些碎得没啥用的布头用浆糊一层层刷起来,干了以后yingying的,可以做鞋垫、纳鞋底,裁缝是离不开的。 林苏叶也是跟奶奶学的,有些没布的还用纸壳糊弄人呢。 杨翠花:“啊,你可别说给我听,这是你的独门手艺,不能被人学了去。” 林苏叶就笑,“什么独门手艺,大裁缝都知道的。” 当然大裁缝都不舍的教给徒弟,经常三年学徒最后才教最要紧的上领子这一步。 林苏叶只要七毛钱,那三毛钱就让杨翠花赚。 杨翠花自然不肯,把一块钱都给她,还说以后继续帮她买瑕疵品。 林苏叶看看尺寸表,问杨翠花,“你这个姐妹儿上身细,大腿倒是挺粗。” 杨翠花笑道:“对,跟个花瓶儿似的。” 林苏叶又问脖子长短,脸大小、方圆等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决定做什么款式。 最后这个姐妹儿适合圆领的,因为她下巴尖尖,脖子细长,上身瘦,胯骨以下就粗。 给她做略宽松、圆领的可以稍微提升一下感觉。 杨翠花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哎呀,这姐妹儿,一块钱没白花,真赚了。” 这会儿大家谁讲究款式啊?也没的选啊,不管你高矮胖瘦粗细黑白,全都那么一个款儿。 林苏叶:“翠花,谢谢你。之前的事儿咱们早就了了,你不用再不好意思。” 杨翠花:“我没不好意思,我就是觉得嫂子你手艺好。嫂子,你能做裙子不?我去省城供销社看人家穿长的、短的,啧啧,真好看。” 以前连衣裙叫布拉吉,是跟着老大哥流行过来的,后来关系恶化,从政治到经济、民生都有改变。 之前流行的列宁装、布拉吉,也都改了名字。 林苏叶:“做裙子费布料,谁有那么多布料呀。再说乡下灰大土大的,你穿着裙子呼呼啦啦的,一天就黑黢黢的,没眼看。” 杨翠花却挺憧憬的,过去那女儿乡下不是也穿裙子?就那些地主婆土财主老婆,穿着马面裙之类的。 当然她就是自己嘀咕,可不敢说,说出来该犯错误了。 她跟林苏叶说还有人排队做衣服,等拿走这件的时候再送新的面料来。 林苏叶让她不用急,自己精心做一件衣服,怎么也得5天到7天,毕竟她平时还得忙别的家务,不会一天到晚踩缝纫机,一直坐在那里她身体也吃不消。 而且她得先做小姑的衣服,过些天要收麦子,小姑是壮劳力得去割麦子,她就想早点把夏天的新褂子做好。 乡下人基本没有做短袖的,都是长袖,冷了放下来,热了卷上去,短袖不实用。 林苏叶给小姑也做长袖,割麦子麦芒刺挠人,长袖可以保护胳膊。 这么一算,至少得十来天才能给杨翠花。 杨翠花:“没事,好饭不怕晚嘛。” 做得慢更好,她先自己穿着美美,别人没有和她一样的,等大家都穿,那就没啥特别的了。 林苏叶给她送出去,回来就乐滋滋的,一件衣服一块钱,虽然自己搭进去线和纽扣再加一点布壳,但是也能赚七毛多呢。 虽然钱不多,可对从没自己赚过一分钱的庄户女人来说,一分钱都是让人激动的,更何况这是七毛呢。 而且做完衣服总会剩点面料布头,默认是留给裁缝的,值个两三毛钱,关键不用布票呀。 之前给顾孟昭和孙家宝做衣服攒了一点,这次给杨翠花和她姐妹儿做又能攒点,凑一凑就能给莎莎做件夏天的套头衫儿。 林苏叶就倍有干劲儿。 一连忙了几天,这日午后她正在踩缝纫机,就听薛老婆子在门口和人吵吵。 她停了踩踏的动作,听了听,居然是婆婆和大嫂孙展英在那里吵嘴! 孙展英和薛老婆子一直不对付,婆媳俩住在一起的时候就掐架,薛老头和薛大哥在中间没少受夹板气。 她俩吵架和林苏叶跟婆婆吵架不一样,林苏叶和婆婆吵架多数斗嘴,不伤和气,转身该怎么还怎么。 孙展英和婆婆则是时常冷战不说话,哪怕在同一屋檐下也无视对方。 分家以后薛老婆子不稀罕过去,也不让孙展英过来,两人在路上碰见都装作看不见对方。 如果没有特别的事儿,孙展英一般不来二房,生怕和婆婆撞见麻烦。 今儿大嫂上门,林苏叶就觉得肯定是有大事。 只是互相无视对方的俩人怎么又吵起来? 第46章 羞死了 林苏叶听着她俩吵架的内容和方式,真是和以前没有半点区别。 薛老婆子骂大嫂生不出儿子还劲儿劲儿的,整天把自家东西倒腾去娘家补贴弟弟和侄子,对他们比对自己男人和闺女好。 薛大嫂则毫不客气地还击,你哪只眼看我都倒腾娘家去了?我是傻子吗?我自己不过日子?你没倒腾东西补贴娘家兄弟侄子?你倒腾的是男人儿子赚的,我倒腾的是我自己赚的。 薛老婆子:“你是大英雄,快去大喇叭上广播表扬你。” 大嫂不知道说句什么,林苏叶没听清,却听见薛老婆子跳脚炸毛。 她喊道:“有你这样的儿媳妇?敢这样和婆婆说话,这要是我婆婆那会儿,保管让儿子揍你。” 薛大嫂:“现在是新社会,你别想搞老封建恶婆婆磋磨儿媳妇那一套!” 薛老婆子怒了:“你来干什么,不要到我门口来,不欢迎你。” 她带莎莎去自家巴掌大的小菜园捉虫薅草来着,回来就看到孙展英过来,她立刻给堵住不让进。 孙展英:“我没找你,我找弟妹。” 薛老婆子:“你少找她,别给她带坏了。” 孙展英却不理睬她,径直往院子里去,“弟妹,在吗?” 林苏叶正好出来,笑道:“大嫂,有日子没来了。” 孙展英:“天天不是上工就是伺候一大家子,哪里有空啊。” 孙展英中等个头,相貌娟秀,年轻时候也是个村花。可惜嫁人以后常年劳作,加上生了四个闺女没有一个儿子,被人见天背后议论,她表面不说心里压力非常大,日常满面愁容,脸上挂着苦相,眉心竖着三到深深的纹路。 林苏叶请她堂屋坐,给她倒水喝。 虽然大嫂有点精明算计,为人也不算活泛甚至有点执拗得轴,但是也要强,不喜欢占人便宜。 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林苏叶补贴她钱和一些吃的,大嫂就想尽办法还她,还不了等价的就帮她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