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侯府真千金和王爷互穿了在线阅读 - 第26页

第26页

    “是崔mama告诉你的?”

    白夫人道:“是她告诉我的又如何?你在京中打听打听,问问那些有年纪的老人,知不知道‘郑瑛榕’这个名字,十人里总有七八个能答上来。”

    “瑛榕……是我母亲的闺名?”

    从没人告诉过她。

    “你母亲在世时,是艳冠京华的美人。”

    ……

    第13章 白夫人

    镇北侯府的正院大气开阔,松柏掩映。沈婳音到的时候,白夫人正倚在榻上绣贴身的小衣,大婢女暮琴坐在小木凳上帮着做小针线。屋内花果清新,木几生香。

    “阿音坐。”白夫人扬扬下巴,让沈婳音坐在长榻对侧。

    沈婳音婉拒,只坐在了下首的胡椅上,笑问:“夫人在做活儿?”

    “棠姐儿的八岁生辰快到了,给她缝件贴身的新衣,不如丫头们做得好,图个心意吧。”

    说绣工不好,这话还真不是谦虚。不光女红,无论是相貌还是出身,白氏都不像个正经的从三品侯夫人。

    她原是镇北侯副将的庶妹。

    天宁四年清剿南匪时,长兄白勐为救镇北侯战死沙场,牺牲前将未出阁的meimei白琬托付给镇北侯沈延,求侯爷为meimei物色个好人家。

    白家算不得清贵,家中女儿要么嫁与中下等官员为妻,要么就得给勋贵世家做小,沈延为报同袍恩情,干脆自己娶了白氏进门。

    彼时的沈延已是新朝的归德大将军,从三品开国侯。自从爱妻亡故,他本无续弦的打算,为了对同袍的一诺这才另娶。

    军方重臣迎娶没有家族势力的正妻,皇帝自然乐见其成,大加褒奖了这份袍泽情深,赐下许多贺礼,做主将婚礼办得风风光光。

    白氏就这样成为了镇北侯正妻,次年生下嫡次女沈婳棠,不久后得封诰命,也能像那些名门出身的嫡女一样被称一声“夫人”。

    暮琴煎了茶捧到白夫人和沈婳音跟前,招呼着婢女们都退了出去,带上房门。

    沈婳音心道果然没有猜错,白夫人这是要与自己深谈,谈些不便让旁人知晓的。这样最好,可别再追究苦湘绿樱之事了,当时又不是真的自己在场,哪里解释得清?

    她捧着茶浅浅抿了一口,率先笑道:“三姑娘好福气,有夫人慈母手中线,阿音着实羡慕。”

    “好孩子,何需羡慕棠姐儿?你母亲也护佑着你呢。”

    白夫人放下针线,去拉沈婳音的小手,硬要她在榻上陪自己同坐。

    “郑夫人在天之灵,必定怜惜你漂泊在外吃了那许多苦。”

    “阿音这些年,时常思念母亲。阿音不敢奢望其他,只求能进家庙,为母亲上一炷香、磕一个头,也算是全一全孝心。”

    “只是你现在的身份,进家庙祭拜郑夫人,名不正言不顺。”

    沈婳音道:“夫人是当家主母,阿音又是初来乍到不懂规矩的,夫人只需捻住阿音的一个错处,罚阿音去家庙跪着便是成全了。”

    白夫人素来严肃,倒是被逗笑了,“瞧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你都说了自己乃是初来乍到,我这个做主母的,怎么能苛责刚进府的孩子罚跪呢?家里人该说我不待见你了。有些下人不懂事,惯会捧高踩低,你才来不久,下人们都观望着呢,我非但不能罚你,还得处处护着你才是。”

    沈婳音起身行礼,“谢夫人垂爱。”

    白夫人是越来越满意这“养女”了。一个人是何心气秉性,往往三两句话间就可见一斑。原以为荒蛮边疆长大的孩子会与京城格格不入,当初截获消息决定见她时便下了一番决心,好在这孩子居然知书达理,越瞧越是个有涵养有分寸的,真是意外之喜。

    只有沈婳音懂事得体,她白琬做起事来才更能得心应手。

    “孩子,叫你来是想告诉你,我已特地命人在别业留出一间小院,专门存放郑夫人的遗物。”

    “当真?”

    沈婳音的明眸里亮起一点熠熠的光彩,清朗日光透过面纱,描摹着她线条柔和的面颊。

    “夫人要恢复出老宅的陈设吗?”

    恢复成……母亲曾经生活过的样子吗?

    “你不是问过几次你母亲的遗物?”

    “夫人说,那些老物件都锁在库房,无缘无故搬出来恐惹人猜疑。”

    “是啊,”白夫人怜惜地瞧着她,“算起来,约摸在你五岁那年才有了这镇北侯府,有些后来的事你自然不知晓,我进门晚,也是听老太太念叨才知道。”

    刚把婳珠接回来的那大半年里,沈延整日对着郑瑛榕的遗物发怔,茶饭无心,如同行尸走rou。后来巍巍侯府落成,趁着搬家的机会,沈母做主将儿媳的遗物都收进了库房,不许儿子再看,免得继续消沉,这一撂就是这么些年。

    “我想着,还是该叫你看看它们在老宅时的陈列原貌。刚好别业修毕,院子多,留出一间摆成老宅正房的样子很合适。家里还有几位开国前就在的老人儿,见过从前那间房,能恢复出个大概模样。”

    恢复出大概面貌,就仿佛能穿过时间回到曾经的年代,与曾经的女主人跨越时空相见。

    沈婳音与母亲重叠的生命只有短短四载。她没能见到母亲本该安乐的年华,母亲也没能见到她健康长大的倏忽岁月。

    能见到母亲用过、摸过的陈设,看到母亲曾日夜相对的住所,也算退而求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