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在线阅读 -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81节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81节

    反正就是图一个老师开心,学生流泪,让这群平时鼻孔朝天的天之骄子好好感受一把下马威,把都快翘到天上去的羽毛,乖乖收起来。

    电子信息系的考试科目不多,只有数理化。

    发考卷之前,听说入学考试惯例很难,江南省的状元谈鹏霄还在跟边上人大放厥词:“难题有什么好怕的,这样才能拉开差距,反正对我来说,就是要做难题才有意思。”

    他的高考数学也拿了高分,只差一点点就是满分了,自从听说那个满分状元和自己也是一个专业的,就心心念念想和她好好比比。

    可是一拿到数学试卷,他就傻眼了。

    没有选择没有填空,只有几道大题,简单粗暴摆在纸面上,充满了对学霸的挑衅。

    再一仔细读题……简直想哭。

    都是些他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只是简单看到过的公式定理。

    出卷老师还挺贴心,在题目边上把这些学生十有八九没有学过的新概念新公式都标注在一旁了,但是碍于他出的题目,就连普通数学专业的研究生都要挠好久的头,这几道题目出出来,就算说没有恶意,也没人会信。

    拉格朗日与柯西中值定理,莱布尼茨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这一众带着外国名人的名字,耗秃了不知道多少届学生脑袋毛的公式,被一个个高难度的数学题精心包装,摆在无知无畏的大一新生面前,露出了轻蔑而暧昧的微笑。

    谈鹏霄第一题就被卡住了。

    拉格朗日与柯西中值定理他倒是知道,可是求斜率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往里面塞一个双曲线?曲率和斜率一起算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做数值变换?换来换去,他都快搞不清自己究竟在哪里了!

    他的内心充满迷茫,茫然的抬头看了一眼,然后欣慰的发现,迷茫的孩子还有不少。

    阶梯教室里,不少人搔头弄耳的,就是无法下笔。

    谈霄鹏的心里终于觉得安慰了一点,松口气,努力静下心,继续攻克难题。

    还好,他很快发现,出题的老师虽然故意难为人,题目倒也不至于完全不能解,虽然利用了一部分高中数学知识的帮助,虽然磕磕绊绊在纸上写了一箩筐,这道题终究还是被他解出来了。

    卷子上一共只有四道题,要求任做两道就行,谈霄鹏终于做出了一道,一鼓作气又写了半道,考试时间就截止了。

    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依然充满了成就感,恨不得用力锤一下胸膛,叫班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厉害。

    可是这种骄傲自得,在他无意间瞥到井熙试卷的时候,微微停滞了一下。

    长相过于漂亮,以至于叫人很难相信成绩究竟能有多优秀的女生,谈定从他的座位旁边走过,手中的试卷轻轻搭在她白皙的手腕上,并没有被特意遮掩。

    谈霄鹏随意一瞥,只看见卷面上写得密密麻麻,四道题似乎全做完了。

    他又重新低头看了一遍自己的试卷。

    过于繁复的步骤和更加夸张的计算量花团锦簇的摆在明面上,就算是变态的出题老师也没有要求全部做完。

    但是,井熙做到了。

    谈霄鹏刚刚才膨胀起来的自信心,就像是一个被戳破的气球一样,噗的一声,塌陷了。

    这套试卷的难度确实在井熙之前做过的所有试卷之上,不过她早就自学完了大学里的高数课程,本身又特别擅长计算,并没有觉得这套试卷有多么过分。

    难是难一点,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也是刚刚够,不能提前交卷而已。

    井熙本身对这场考试也没有多在意,单从卷面上就能看出教授们的意思,除了一顿狠狠的杀威棒,所谓的入学考大概也没有其他太多的含义。

    认认真真写完四道题,大概也只是因为……习惯满分而已?

    井熙耸耸肩,把身后那些成功被杀威棒震慑住的同学抛在脑后,愉快的往食堂走去。

    之后的几门考试也差不多,除了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难度,教授们也隐约向新生们展现了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物理考试里涉及的电磁屏蔽理论,逻辑电路的简单展示,都像是给井熙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让她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前所未有高涨起来,就连之后几门考试没能打满分,好像也不是那么在意了。

    不过,目前看起来,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大都被考试虐成了阉鸡,哪还顾得上琢磨教授的苦心展示?

    当然,更可能的原因是,教授出题只是为了单纯难为人,还真没想这么多。

    就像井熙猜测的一样,这次入学考试本来也不是为了试探学生的水平——高考成绩已经足够说明绝大部分问题了。

    甚至于,今年的试题难度也比往年要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系里收了一个满分的妖孽,教授们商量之下,觉得不能让状元的光环过分延续到之后的学习中,就算是得了满分,也不能让这孩子觉得大学课程太容易,反而耽误了成材。

    但是,教授们这种自认为朴素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想法,却似乎收到了挑衅。

    这个满分状元的能力,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

    系主任好笑的看了看分数表,三门试卷总分300,除了井熙265,其他一个上两百分的都没有,甚至绝大多数都在一百分左右徘徊。

    “其他学生和这个第一倒也不是真有这么大的差距,”系里的老好人教授还是给其他学生说了句公道话,“我估计这个井熙提前学了不少东西,虽然不太系统,但是应付这次考试足够了。”

    “这次的成绩就不用公布了,”系主任点点头,“那个学生先观察观察,要真是个可造之材,我的实验室正缺人呢。”

    “说得好像我们不缺人似的,”另一个教授也笑,“要是这学生真当用,我可不会跟你客气。”

    “那就各凭本事就是!”系主任也只能无奈说,“不过事先可说好了,要是真被我抢过来,你可不能翻脸!”

    说得好像井熙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一样。

    不过到底是个本科生,还是大一新生,教授们也清楚,没有经过几年的学术训练,她根本不可能成材。

    所以,他们所谓的争抢也不过就是习惯性的嘴上斗一斗而已。

    以教授们的经验推算,就算再怎么优秀,这个学生至少也要到大三,才有希望摸到实验室的大门,即便进了实验室,最好最好,也不过就是一条用得还算顺手的实验狗,距离发育成人,大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呢。

    对很多人来说,从高中进入大学,就像是游鱼进了大海。

    同学间不再是你争我赶的竞争关系,老师好像也没有那么高高在上,辅导员还在读研究生,绝大多数时间也就是发几条通知就忙自己的去了,除了难度高得飞起的上课内容,老教授们其他时候也是笑眯眯的,很好说话的模样。

    习惯了被紧紧框在高中课表和作业里的年轻人,面对这种自由过了头的气息,一时间甚至都有些无所适从起来。

    但是与此同时,大学里的实验室,作为所有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学生最向往的存在,又往往是金字塔里最等级分明的地方。

    在清北这样的国内顶尖大学里,只有真正的业内大牛才有资格和能力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他们手握着海量的资金和项目,也掌握着实验室里的生杀大权,往往被尊称为大老板。

    大老板往下,是各种或者不太擅长抢资金,或者还没有做出特别优秀成果,或者天生咸鱼的教授,把自己的科研组挂靠在大实验室名下,自己能弄到一部分经费,顺便也蹭蹭实验室的经费,过得也还算滋润。

    再往下,就是一批能力更弱的副教授和讲师,他们顶多能领着一个小科研组,拿着不多的经费,做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研究。

    但是以上这三种人,至少还算是实验室的管理者,能够支配自己的经费,也能拿到科研组论文的第一作者。

    再往下,就是各种大工小工之类的科研狗了,在实验室里,如果说博士生是能当用的大工,研究生算是搬砖垒土的称职劳动力,本科生……大概连人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半条狗,不当用就算了,还要浪费时间教,所以绝大多数教授都不喜欢招收大一大二的本科生,也就是大三往后,勉强还能说是半人半狗,至少有资格被支使一下了。

    就算是井熙这样的满分状元,要不是她入学卷答得好,众教授也懒得多看她一眼。

    状元有什么大不了的,难不成清北还会缺状元?

    ————

    此时的大一新生们,还没有经历过挂科的苦痛,只有从书山题海桎梏中挣脱的自由自在,还在没心没肺的烂漫着。

    大学可真是太有意思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和兴趣小组琳琅满目,学长学姐花式招新,谈诗歌,谈艺术,谈人生,谈理想,有人抱着吉他在荷塘边弹吉他,也有人就着吉他声高声念自己写的诗。

    学校里还有个ufo研究社,经常拿着一根奇形怪状的长线圈对着天上,试图找到外星人向地球发射的信号。

    这些人还来找过井熙,想邀请她加入研究社,说是听说她发表过科幻小说,想必对研究外星人也很有心得。

    井熙微笑而坚定的拒绝了这群过于热情的学长,并表示自己写的都是软科幻,不太适合这种过于硬核的搜寻工作。

    寝室里其他人基本都选好了心仪的社团,有去音乐社的,有加入心理协会的,还有个进了围棋会的,最奇怪的是柳莺,她竟然进了周易学会,据说还有家学,所以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

    只有井熙,还什么都没选。

    “听说这个也要算学分的,”牛思辰说,“你再不尽快选一个,好的社团都没有位置了。”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拓宽兴趣爱好,学校对于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有学分奖励,当然一定不愿意参加的也不强求,只是可能影响期末的奖学金评定。

    井熙想了想,最后划拉出一个马拉松协会:“就这个吧,我觉得跑步还挺有意思的。”

    马拉松是清北的传统强势项目,但是在八十年代,这个协会还是由一群单纯爱好跑步的人聚在一起组成的小团体,每年申请的新生不多,也没什么名气。

    听说这一届的满分状元申请加入社团,社长还挺高兴,不过他最高兴的原因还是,除了副会长以外,他们社团可终于迎来第二个女生了。

    这时候的清北,可能是因为工科过于强势的关系,还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和尚学校,学校里女生比例低得可怜,放在没什么名气的马拉松协会上,成立三年,除了井熙以外,也就招到了一个女生。

    不过他们协会人本身也不多,井熙进去之前,社团里一共也就九个人,还是靠着井熙,才艰难的把人员规模成功扩大到了两位数。

    为了欢迎新人加入,社长提议去庆祝庆祝,结果就是去学校外的小山头上,高高兴兴的跑了一个圈。

    这时候的中关村还真是一个村,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荒山和田野,倒是特别适合撒开腿跑,跑得精疲力竭,更觉得人生获得了一种升华。

    获得升华这句话其实是社长说的,他是一个狂热的马拉松爱好者,还参加过国内第一届国际马拉松比赛,最大的梦想就是去至少十个国家参加马拉松比赛——虽然他目前都还没机会出过国。

    一个山头跑下来,所有人气喘吁吁,只有井熙气定神闲的听着社长的梦想,道:“以后肯定可以的,到时候想去多少个国家都行。”

    社长吐着舌头,擦着大滴大滴的汗珠笑:“以后我能不能出去不知道,你反正肯定能得奖牌,到时候咱们社团的名气,就靠你打出去了!”

    然后又是一阵笑,在荒野里肆无忌惮地荡漾出去。

    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就跟想不到这片荒山野岭,以后将成为国内最有名的高新产业园区一样。

    除了井熙。

    ————

    除了偶尔参加一下社团活动,认真听课做作业以外,井熙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她就像是一只突然掉进米缸的耗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这时候的顶尖大学里,一批著名的教授还没有彻底脱离教学一线,大一新生甚至也有机会接受业内最顶尖教授的授课。

    老师的水平高,学生的收获也就大,尤其是井熙,她之前本来就学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时候知识结构被重新有条理的梳理一遍,更觉得获益良多。

    自从重生以来,井熙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上充沛的精力,一不小心,学完了本专业的东西,她又开始去别的专业蹭课去了。

    寝室里几个室友,是她最开始薅的对象。

    刚跟着毕宇珊蹭了一节材料加工原理,又去找卫静如顺便听了一节分析化学,刚看完一本建筑美学,紧接着又开始翻工程图学的书。

    其他人看得瞠目结石,只觉得井熙的精力实在是太旺盛了,忍不住问:“你学这么多真消化得了?要不还是再找一个第二专业专心学,总比这么到处打洞来得实惠。”

    清北是允许修第二专业的,不过要求主修课程的学分在专业前15%才有资格。

    所有人都觉得井熙肯定没问题,这么到处学反而是浪费精力了。

    井熙却说:“我先到处听听看,反正总归要等第二个学期才能报第二专业,到时候再说。”

    然后,继续蹭课蹭得不亦乐乎。

    时间一晃就这么过了大半个月,银行那边终于来通知了。

    井熙忙不迭请了个假,又一车打过去,先把钱妥妥当当转到京城的存折上了,才去找彭文——也就是那个哈雷镜。

    却没想到,彭文正好在招呼另一个看房者。

    那人看起来像个南方过来的老板,身形不高,话极少,绝大多数时候都在跟他身边的人低声私语,基本不跟彭文直接交流。

    老板边上那个人不巧井熙还认识,就是给她送过房子,买过机器的宋默予。

    “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宋默予彬彬有礼的对井熙笑,带着十足的商务精英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