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小郡主竟是状元恩师在线阅读 - 第5页

第5页

    在故纸堆里找了大半晌一无所获,顾采薇不明白自己都经历胎穿了,怎么还遇上如此今日早晨的咄咄怪事。此时见到眼前两人便有点火气上头。

    顾采薇嘴皮子不动则已,一动就让人招架不住:“我当是谁,原来是封号都没有的四公主和五公主。”你们笑我封号,可是你们眼巴巴地盼都盼不到呢。

    “你们今天怎么来了藏书局?这里的字认得全么?”你们不学无术的名声早就传到宫外了。

    “你们对于皇伯伯的旨意有什么意见?幼字,可作为爱护之意理解,薇字寓意高人隐士。皇伯伯借我的封号告知天下,希望百姓归心,隐士出山。你们有异议?”只要我读书多,就能占据制高点。

    顾采薇看着两个年龄比自己大、身份比自己高的公主被自己一串话弄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觉得很没有挑战性,再随口说一句:“有空多读点书。”然后继续低头翻阅手里这本珍藏古书。

    四、五公主虽然不服,但是不知从何辩起,只能涨红面皮,硬声同叫:“你就是肚子疼郡主。”

    “你们说什么?”顾采薇二哥,十三岁的信郡王顾信辞别了大皇子,过来找meimei,正好听到只言片语,便对两个公主怒目而视,沉着声音质问。

    第3章

    四、五公主自然听闻过诚王一系爱女爱妹如命的名声,也知道父皇对侄子们的重视超过对亲生女儿。

    她们一见给顾采薇撑腰的来了,连忙支吾着“没什么没什么。”然后两人紧紧携手,拉起裙摆,落荒而逃。

    顾信瞪着她们走远,一转脸,对着meimei一连串嘘寒问暖,“她们吓着薇薇了没?”

    “她们说什么了?”

    “薇薇不怕,哥哥在呢。”

    顾采薇三哥、四哥一同去找二皇子说了会儿话,回来后见状,连忙问发生何事,听完二哥转述,纷纷说要去找皇伯伯告状。

    顾采薇摇摇头,觉得这根本不算个事儿,她惦记着白纸上莫名而来又莫名消失的字,一个劲儿催着大家回王府。

    哥哥们还调侃她今日怎么舍得丢下宫里宝贝书籍了,她只是应付着说累了。

    回到自己院子,顾采薇拒绝了哥哥们要带她去戏园子里听戏、上街市铺子逛买、去马场骑马等等邀请,一头扎进自己书房。哥哥们笑称meimei一定是书虫转世,纷纷离开。

    顾采薇在书房坐了好久,将自己的书籍纸张翻了个遍,没见什么异常。忍不住怀疑自己,难道早上眼花了?

    快到巳时,诚王几人从宫中回来,哥哥们也乖乖地从各处回府,一直盯着王府的京城人们闻风而动,各家公候伯爵、文武高官举家携眷都陆续前来,庆贺诚王府龙凤胎生辰。

    顾采薇被一众女眷拉着手夸了一整天,礼物收到手软。

    好容易入了夜,宾客们散去了。顾采薇应酬一整日下来,脸都有点发白,笑僵了。

    识书一边指挥着小丫鬟们给她铺整床铺,一边伺候她洗澡,一边念叨:“郡主啊,四品以下的夫人小姐们,您想见就见,不想见可以不用搭理的,结果您都一一应对,能不累么?”

    虽然顾采薇前世有点社恐,但是今生能被很多人称赞、喜欢,感觉很开心。

    她闭目倚着浴桶壁,任由丫鬟们给自己揉捏皙白圆润的肩膀,有气无力地对识书回应道:“来者是客,她们都是一片好意。和她们说说话也挺有趣,就是比读书有所得的感觉稍逊一筹。”

    识书噗嗤一笑,笑郡主时刻不忘读书一事。

    顾采薇洗好起身,反而精神了,正巧头发还需要一会儿功夫才能干透,她便又去书房看会儿书,丫鬟们用干净布巾为她擦发。

    ?

    忙累了一天,天色已晚,月上梢头,柳庭璋从铺子走回家中,带着老板给他的生辰礼物——一支炭笔。

    孟氏知道铺子里虽然管晚饭,但是儿子正在长身体,晚上还会饿,因此将灶下留的饭给他生火再热好,打发他吃。

    她坐在灯下陪着儿子,边缝衣服边絮絮叨叨跟他说话:“今日卖鱼的文娘听说你生辰,给娘的鱼都少算了三文钱。”

    “璋儿劳累了,在铺子里,有没有人欺负你?你这么小小年纪就去给人打杂,娘总是心里难受。”

    “你秦阿伯翻腾出几本幼童启蒙的书,想着等你空闲了,教你再认几个字,不要和娘一样是睁眼瞎。”

    柳庭璋大口扒饭,吃相还算文雅,这是他最近学着秦秀才的样子,有意改善的。

    他闻言,抬头看看不到三十岁的娘亲,依稀有年轻时的美艳模样,鬓边已长了几根银丝。

    娘亲日日给人洗衣挣钱,又为了减少麻烦,总是荆钗布裙,他作为儿子看着也心疼。

    他放下吃得一干二净的粗瓷碗,拍拍自己胸脯,对孟氏说:“是儿子自己要去当学徒的,三年下来,也算学了些眉眼高低。老板人很好,还给儿子送了生辰礼物。等儿子升任铺面伙计,就能挣钱了。”

    他看到娘亲黯然的脸色,知道娘亲又在惋惜他的嗓子,便闭口不言。孟氏总觉得是她当年没及时送医,耽误了柳庭璋病情。

    饭后柳庭璋自己手脚麻利地洗刷了锅碗,推着娘亲回房休息。

    他少年人精神足,还不困,便趁秦秀才空闲,将《千字文》《百家姓》讨了来,自己看着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