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和离得在夫君登基前在线阅读 - 第146页

第146页

    而官员富贾间送姬妾这样的赠予,向来是查无可查的,于季岫来说,苏氏的芳踪,便自是寻无可寻。

    素来受命运捉弄的错过,最令闻者唏嘘饮叹。而季岫坚定守诺,年近四旬亦孤身未娶,更使曲锦萱为之动容。

    只是,诚然于内心深处,她是想要自己生母能与昔日良人重逢,并得其护惜,可她到底不是当事人,还是得尊重生母的选择。

    想了想,曲锦萱斟酌着措辞:我信得过季大人的品行,可也不瞒季大人,我无法替那位长辈做决定,只能是尽力帮季大人争取个机会稍后,我告知季大人一处茶寮,季大人届时去到那处,若她出现了,自然是愿意与季大人见上一面的,可若过了未时正还无人出现,季大人便也不用多等了。

    季岫激动不已,立马起身,向曲锦萱揖手:谢姜夫人。姜夫人今日之大恩,季某感念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季某定然报之!

    51. 胎记 你得多多邀宠

    【第五十一章】

    ------------

    数日后, 戚府。

    雅苑中,戚老天官正与程老侯爷对坐品茗。

    搁置下手中茶盏,戚老天官慨叹道:公子果然神勇, 打得那长畴连连败退, 想来开春便能胜了这场仗,班师回朝了!

    那是自然, 公子才高智深、乃武乃文, 岂是长畴那些文礼不通的蛮子能与之相抗衡的?程老侯爷对此深以为然,又转而问道:上回与你说那名册,可准备好了?

    提起此事,戚老天官便笑着动了动手指:此事,你府上女眷明明也能办, 你倒好, 非要将这事推给我是怎么个盘算?

    程老侯爷想也不想,便不耐地挥挥手, 神色一派了然地回道:不提也罢。我府上的若知晓这事, 还用另集名册?定然巴不得把我那几个孙女、外孙女通通给送到宫里头去。

    戚老天官听了,便半真半假地笑道:你不是最重身份的么?若论起来,你那位长孙女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 若入宫为后, 身份匹配自是不消说,公子多年来又感念于你, 届时不是一切都顺理成章的么?

    岂料程老侯爷当即死皱起眉来:休要胡诌。老夫岂是那等贪利图名之人?况匡扶公子复位,本就是我等职责,非为私利,又怎可以此为筹码胁迫公子选我府中女眷为后?那样的污浊之事,老夫才不稀得干。

    知了, 你最是忠实之人。戚老天官呵呵笑着摇了几下头,又顾虑道:只眼下公子人还在开梁,你我便这般急吼吼地为他择那皇后人选,是否有些不妥?

    程老侯爷硬梆梆地答道:无甚不妥的,只有在公子回来之前,便先将合适的人选挑将出来,届时直接交他定夺,才是对公子最好的。岂能如丁老鬼文老鬼那般纵着公子?

    你指的,是这回宫里那事?

    正是。这回,你可品出些什么来了?

    戚老天官并不糊涂,自然知程老侯爷指的是什么。只他沉吟着,还是先往上回之事去猜测道:公子不是将那妓.子出身的妾室都带去开梁了么?瞧着,对那曲氏女也无甚特别的,上回在我府中,应当只是一时沉湎于女色,才那般游移难定?

    当真只是沉湎于女色,对那曲氏女无甚特别之处,又为何硬要在出征前,将计划打乱?程老侯爷的口吻冷了下去:何必为公子开脱,那妾是怎么一回事,老夫尚不得而知,但那曲氏女生就是一幅祸水之姿,公子明显已被她所惑。

    为了给那曲氏女出气,公子便改变计划,看似是处理了苟延残喘的魏修贼子,实则他的本意,是为了那日于你府上发生的传言,蓄意为那曲氏女出气才对。

    文老鬼与丁老鬼也是,就不该纵着公子那般任性。魏言安竖子其人、连着整个傅氏,都该按咱们之前的计划,一举铲除才对。现下这样,岂不是给了他们养精蓄锐的时间?况这般,已经算是打草惊蛇了,公子此举,无异于给自己埋了个祸引。

    程老侯爷好一通直抒胸臆,显见是心气郁结。

    戚老天官听罢,仔细品酌一番后,随之问道:那依你所说,此事当如何解?

    程老侯爷冷嗤道:魏言安那竖子有个姬妾,与那曲氏女是姐妹,她二人间这份血缘牵绊,日后会否为此生出何等事,可难说得很。再有,并非是老夫带有偏见,如曲敦那般汲汲营营之辈,你觉得他心中可会有何底线?那等趋私之人,若为名利,怕是父母妻女皆可抛。

    闻言,戚老天官陷入一阵语滞。

    曲敦其人,得势时满脸红光,异常享受他人恭维,对那三分风光无比自得。落势之际,又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反反复复,风骨全无,确为人所不齿。

    那厢,程老侯爷又开口道:故那曲氏女的身份高低暂且不论,以上种种,于公子来说,也早晚是祸患。唯今之计,最好是在公子班师回朝之前,便将那皇后人选给定下来,届时再好生劝诫公子一番。国之君主,岂能耽于儿女情长?

    于居九五之位者来说,儿女情长,是负累,亦是威胁。

    戚老天官略定了下,度忖道:既如此,那便走罢,那名册在老夫书房。

    片刻之后,两位老臣便到了地方。

    书房中,一本绢册被翻开,平置在桌案之上。那绢册中,俱是奉京贵女小像,每幅小像旁,还标注着家世、行第、与嫡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