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逃荒小农女,带着全族去致富在线阅读 - 第88页

第88页

    “还请太奶奶给个机会。”

    啊?

    陈甜甜和太奶奶面面相觑: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第73章

    御寒利器已研发

    原来如此,老刘头松了口气。

    陈甜甜和太奶奶也庆幸族里没出叛徒。

    “多谢太奶奶和甜甜族长看得起,小老儿这就回去想。”

    “不急不急,这份协议,我叫陈大夫过来给你读一下。”

    立契书需要有两个中人。

    其实老王头也是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来着。

    但是请他来做另一个中人?

    那还是算了吧,倒不如拿着鼓敲着锣,直接在大马路上说三天书。

    不过好在还有一个现成的。

    于是,大家伙来到了文跃窗前。

    “小子荣幸至极。”

    不一会儿,一式两份的契书就立好了。

    陈氏一族这边是太奶奶摁得手印;刘家则是老刘头和刘大以及刘大虎三人一起摁得手印。

    这是刘家人主动要求的。

    这份契书最大程度保住了陈氏一族的利益,太奶奶去了之后还续不续约,陈氏一族说了算。

    但是他们刘家祖孙三代人有生之年却是不可泄露分毫有关弹棉花的工具和技艺。

    陈氏一族以德服人,文跃也愈加心生向往。

    刘家人还真不愧是老把式,研究了三天三夜之后,居然还当真把弹棉花的工具给研发的八九不离十。

    “先试试……”

    陈甜甜也没闲着,棉花分离出来了之后,棉籽全部种进了空间,约莫半个月的时间,又能收获一大批。

    现在已经快入冬了,先弹出来一批,给族里老弱妇孺们用上吧……

    “好!”

    一弹起棉花,老刘头觉得神奇极了:这棉花蓬松绵软,看起来像极了雪,却恰好相反。

    一个冰冷刺骨;另一个温暖护人。

    没有纱线,那就用麻线暂代一下。

    最后整出来的成品,居然有模有样的。

    手巧的妇人们则是给太奶奶换好用上了。

    “怎么样太奶奶?”

    太奶奶哭笑不得,她这把老骨头才刚刚躺进被窝呢,族里妇人们就纷纷问她感受如何。

    “又轻又暖和。”

    果然如甜甜所说,不一会儿就热了,还不漏风,暖和极了。

    哪里是芦花能比的!

    刘家人加紧手脚子,日夜都在弹棉花。

    “吵死了爷爷,隔壁在干嘛呢?”

    “估计上次毒菇子没少吃,留后遗症了。日日在屋里舞刀弄棍、噼里啪啦的,没个停歇的时候。”

    老王头没好气地骂道。

    那就算了,就不隔着墙头骂娘了,被他们给打了可不划算。

    王丑女百无聊赖地重新躺了回去,天天躺床上,她都快要发霉了。

    棉花这边刚搞定,陈甜甜就迎来了新的喜讯。

    “啥?当真成了?”

    她问着自家老娘。

    “那还有假?你爷奶都高兴坏了。”

    陈爷爷和陈奶奶已经把全族人都给通知到了,陈甜甜由于天天躲在屋子里种棉花,倒是全族最后一个知道这喜讯的。

    “恭喜小姑!”

    大媒人陈甜甜一下子蹦哒到了陈冬花面前道喜。

    “小姑多谢甜甜。”

    还是甜甜慧眼识人,一下子帮她挑到了如意郎君。

    文跃孑然一人,也无所谓流言蜚语,索性说好,成家之后也不搬走,直接和陈氏一族人住在一起。

    之所以不提入赘,只要是陈家爷奶有正经儿子,不适宜提。

    “小姑,这是未来小姑父的玉佩,你保管好。”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陈冬花接了过去。

    文跃则是想起自己还有一头腌好的小野猪,提议把这头小野猪拿出来给族人们加加餐,也算是给陈冬花长长脸。

    “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文跃性子虽好,却极有骨气,说他们既然成亲了,那就不能再吃陈氏一族的公粮了。

    “无妨,小姑父,我以后要聘你做族里的账房,你们且吃着,饭钱从你日后的工钱里扣就是。”

    “那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陈甜甜还特意让刘家父子几人弹了一床新被子送给陈冬花和文跃二人。

    陈春生父子三人日夜赶工,给他们搭了一间新屋子出来。

    洞房花烛夜,文跃只觉得,他的前半生虽然充满了失意与遗憾,但是后半生却圆满极了。

    陈家爷奶更是高兴。儿子、闺女都成家了,娶得嫁得都是好的。他们为人父母的,所求不过如此。

    至于刘家人的酬劳,暂时就用粮食给抵了,他们也乐意极了。

    毕竟如今天冷了,即便不再大旱,但是一般的庄稼也长不出来了。

    要想裹腹,只能去山林里面碰运气,哪有在家就把活计给做了,转手就有粮食可拿来的放心。

    “听太奶奶说,他们等开春了,准备继续南下回老家。今儿个咱们开个家庭会议,决定一下开春之后咱家怎么着。”

    “自然是跟着他们一起南下了!”

    刘家几个小子七嘴八舌,但都是这样想的。

    刘家婆媳二人要纠结一些,毕竟老家在北方,当真说不回去就不回去了?

    “江南好,鱼米之乡,都说是个养老的好地方。而且等将来挣到钱了,就给咱家二子、三子、四子还有五子都娶个好媳妇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