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前夫是皇帝在线阅读 - 第173页

第173页

    他做过的恶事不算少,成王败寇,也没什么好不认的。

    或许会有人告他卖官鬻爵,告他草菅人命,但怎可能有人告他jian污?

    见他不信,封衡也不打算过多解释,朝门边的衙役道:“宣原告进殿吧。”

    “宣原告进殿!”

    通传声绵延若海浪,俄而,一抹淡青色的影子踩着天光缓慢而优雅地步来,薛崇的神色霎时凝在脸上:“怎么是你?”

    他不是叫景烁带着她离开了吗?又为何会在此处?

    薛姮置若未闻,她一袭天青色袄裙宛如天河里染过,清新淡雅,飘逸绝尘。手捧着一纸诉状迤迤然行至了殿堂之中:

    “大理寺卿在上,妾要状告前白鹭府指挥使、定国公世子薛崇jian污之罪,诉状在此,还请大理寺卿过目。”

    说着,她捧着那封诉状,郑重地以双手举过头顶,仿佛诉纸不是轻如蝉翼,而是千钧之重。

    薛崇的神色已彻底凝固在脸上,他愣怔地看着封衡接了诉状,听文书一句一句读完,唇角因过度的气氛而微微抽搐着,半晌,从齿缝里憋出愤恨的声:“你、你……”

    “薛姮!你很好!”

    这一声因怒极尾音反扬起微薄的笑意,薛崇脸色煞青,被枷锁缚住的身体亦因气急而颤抖起来。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曾被自己一手掌控的笼中鸟,今时今日,竟也会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将他和她的过去,说成是白纸黑字的“jian|污”。

    为什么?她就这般恨他吗?难道整整两年,连同那个死去的孩子在内,都只是她眼里的“jian污”吗?

    殿堂上文书还在宣读她的诉状,字字泣血,薛崇怒不可遏:“贱妇!”

    他不顾身上紧缚的枷锁和镣铐朝她冲去,堂中爆发出阵阵惊叫,衙役一拥而上,总算在他触到薛姮的前一瞬将人制住了。

    盛怒之中的男人像头被激怒的雄狮,仍在挣扎,几人合力才堪堪将人拉住。封衡亦变了脸色,惊堂木重重一拍:“大胆!”

    “本官在上,尔竟敢咆哮公堂!”

    “咆哮公堂……”薛崇似听到什么笑话,笑得疯狂又放肆,“横竖也不过一死,就算我咆哮公堂,又能怎么样呢?你们还能杀我两次吗?”

    目光转向薛姮,又立刻荡起滔天的怒火:

    “薛姮,你很好,为了和我置气,连名声也不要了。你够狠,为兄甘拜下风!”

    这是变相地承认了?

    在场的诸位大理寺公卿们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狐狸,如何瞧不出这男女之间的暗流涌动?但长官没发话,便权当是看场好戏,又齐齐将目光转向堂下跪着的女子。

    那苍白荏弱的少女面上却什么惧色也没有,淡淡地睇着盛怒之中的男人:“我今日来,只是为了和过去的我告别,有些事,我不想过多争吵,以免有辱各位公卿的清听。”

    “但你自己做过的事自己应当清楚,这两年多以来,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我没有一日不是过得生不如死。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公道,又谈何是置气?”

    盛怒之后的薛崇渐也冷静了下来,双目紧紧盯着她:“你真的是这么想的?过往种种,在你眼里,就是这两个字?”

    “难道不是?难道兄长会以为,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别的词来定义?”

    薛姮反唇相讥。

    日日夜夜她都生活在对这种关系的厌恶与害怕暴露的恐惧之中,他居然认为,这不是jian污,而要将它冠以情爱之名,真是太荒谬了!

    真正的爱会是这样吗?纵使不及封姨夫对高阳姨母的一往情深,至少,也该是陛下对樱樱那样……他那样对她,会是因为爱吗?

    薛崇一时怔住,连面上的怒气都似凝固。薛姮雪颜冷淡,端的是不想和他多说的态度,“不妨告诉你,在你身边的每一刻,都令我无比厌恶!我恨你,这次回来,就是要亲眼看见你死!”

    说至激动处,她苍白的脸上也终于腾起淡淡的红,愈显艳丽。

    薛崇脸上震惊、忿怒急剧变化,时青时白,最终却爆发出一阵悲凉又愤怒的笑,在场之人无不毛骨悚然。

    眼见得审理现场就要演变成两人争吵的场合,封衡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够了。”

    “此案证据不足,就先到这里,容后再议。”

    他脸色铁青,命侍卫将薛崇带下去。

    薛崇临去时仍死死盯着薛姮身影,怒目直视着,额上青筋几欲迸裂。

    薛姮则看着封衡,柔顺地一福,静默地退下。

    堂外的朝阳已经升起来了。冬阳金辉温柔地洒在薛姮脸上,有种灵魂皆被洗涤的清滢洁净。

    她想,她会看着他死去,看着她的噩梦从此在她眼前分崩离析,从此黑白里开出斑斓的花,她的人生会生出光亮和色彩,再不是过去的灰暗与破败。

    冬天很快会过去,春天也很快会到来。

    一切,都将结束了。

    ——

    这日的案子并没有影响到薛崇的最终判刑,毕竟死刑已定,再多的罪名也只是一纸空文,甚至比起他那些草菅人命的罪状,这样的控诉竟可说得上是微不足道。

    大理寺的官员们仍旧不能理解薛姮的多此一举,不过她既上告,依旧秉公处理。只是时过境迁,此类罪证极难取证,好在前时郑氏告发时大理寺已调查过一轮,彼时的证人证词尚在,可以互相印证,因而虽没有证据,最后也形成了完整的证言闭环,将此案定了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