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看安思怀抗出了她母亲昀阳君的大旗,盛煜怒气更盛,便是安平君也不由平静的开口反驳道:“此乃君王之事,便是你母亲是昀阳君,也不过一介臣子,又有何权置喙?” 安思怀虽是被惯坏的娇女,也心知肚明自己母亲与一般臣子不同,但到底不会不管不顾到当众反驳这样的话。只是却也未曾认错,立在厅中一言不发,神态倔强。 梁王看闹得差不多,目的也基本达到,便也开口劝道:“父亲息怒,思怀年幼,这些都是无心之语,您不必介怀。” 盛煜深吐口气,看向胜男:“岚儿,不知你意下如何?”梁王都帮她把理由找到这地步了,胜男自是借着台阶往下下,做足了亡国贵女受辱,强自忍耐的样子,站起来躬身行了一礼,看了眼安思怀和梁王,却是面露不愉,抿着唇一言不发。 盛煜见这状况,摇头无力的挥了挥手,说道:“罢了,此事容后再议,思怀,你退下,也回去向你母亲学学什么是臣子之仪!” 安思怀张张口,似还想说什么,扭头看向梁王,发现他也正看着自己,几不可察觉的摇摇头,目光含着劝解安慰,甚至还带着几分感动。虽然思怀依然不安,到底心里也觉好受几分,向梁王微微点头后行礼告退了。 在一旁目视了两人全程互动的胜男,再看安思怀的背影只觉一阵感叹。在场众人都是各怀心思,只有她,虽是骄纵不知世事了些,却是全心全意的将自己一腔的少女情怀交付给了面前妖孽的梁王,重要的是这份真心却被他玩弄手掌之中,毫不在意。虽知梁王也算事出有因,可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胜男还是对着玩弄他人感情的梁王心生厌恶,再难生出好感。 一场家宴就这样不欢而散,盛煜起身也让胜男先回去休息,明日再召她来见,说罢也转身向后去了。安平君却走到盛岚身旁对她说道:“虽说是思怀年幼无知,今晚之事却也怨我大梁招待不周之故,我便代梁国向岚妹赔罪了,失礼之处,还望岚妹见谅。”说完对她深深躬了下去。 胜男忙将她扶了起,虽看她虽面容语言依然都一日既往的平淡,却不知为何确实感到了她这是诚心致歉,便也真心说道“哪里,您这般到让盛岚无法自处了。” 安平君看她一眼,沉吟片刻:“既是如此,我改日再与岚妹相聚,王上,父亲此时怕是难过,若无事安平便去瞧瞧父亲。”见梁王随意点了点头便依然认真行礼告退,出门去了。 等安平君身形不见,梁王也起身一声冷哼:“哼,整个王室,也就只有我这好meimei最干净!”语气难辨,说不出是单纯感叹还是羡慕嘲讽。胜男犹豫一下,不想再说什么,也与梁王告退出门。 出了屋门不远,却远远看见那安思怀并未离去,而是站在不远槐树下面,手抚树干,似有所待,低着头面目难辨,身形却显得落寞了些。胜男一顿,觉得现在她估计也并不愿看见自己,也不想近前,便让引路的侍人绕些路,错开她去了。出了王宫大门,不远处司武已在等候,胜男上了车,有驿馆的仆从驾驶,司武骑马跟在车后。 在车轮滚滚的摇晃中,胜男无力的靠在车厢上,只觉一阵阵的疲惫慢慢袭来。胜男一动不动注视着晃动的车帘,,却只感自己此时是如此的迷茫,想起了小时候的倔强好胜,只为了祖父一句承认。现在想起,虽然可笑却也算目标坚定过得充实,后来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又看到了爷爷的真心,虽也埋怨不忿过,但到底想通,放下一切,只等着死后轮回往世了。可谁知自己却从那般遥远的时空到了这地方,这又是为什么?自己到这是为了什么呢?胜男慢慢闭上了双眼,自己,可还有可能回去? 第十七章 立志 胜男低头注视着自己跪坐的软垫,质地舒软,深色外套上面用各色的丝线绣出了繁复的图案,似是一种祥兽,有些像麒麟,好像又并不一样,不知这里有没有龙和衍生出的各种不同的九子……胜男漫无边际的回忆着,顺便等着右上方的盛煜什么时候回神想起她。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是,她的舅舅盛煜,又沉默了。 虽然没有能力证实,此时胜男也已经几乎完全相信了梁王所说盛煜对晋王有情的话。只因为盛煜的表现确实奇怪了些,一早便将她召来询问了晋王病时状况,既然已从梁王处得知盛煜对晋王之死的细节并不知情,胜男也放心的把从大兴一路过来知道的已经肯定无误的东西慢慢的,一脸沉重的对他说出来:晋王几年前身子便不甚康健,多半年前太女谋逆之事事发,母王更是抑郁,后来便渐渐一病不起,药石不医,不久前某月某日而崩。虽然盛煜对这些是一定清楚的,但他还是听的认真,甚至胜男注意了自己除了这些,还说的成国入侵大晋亡国之事,盛煜都似不十分在意,只听到晋王身死之后便有些神思不属一般,面色沉浸。这幅样子,胜男简直想不怀疑都不行。 又过了十余分钟,盛煜似终于从回忆中走出,喝了口茶水,抬头看着胜男说道:“我堂堂大晋,绵延数百年,如今竟被一成国所灭!盛岚,你现在乃我大晋唯一王嗣,若不能复我晋国,你我,又有何面目见祖先英灵!” 胜男起身,低头答道:“是,只是我晋国已灭,复国又谈何容易?” 盛煜下来走到胜男身边,语重心长:“岚儿,我也知逸儿,实在是私德败坏,声名不堪。只是如今若想复国,你为梁国王后诞下太女,才是唯一出路,到时你以太女年幼之名摄政,借兵复国,便可功成为大晋之主,到时梁王是你的孩子,自与你一心,梁晋便可两国结同盟之好,共进同退。要知君子忍一时之辱,方可成万世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