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迟日江山在线阅读 - 第321页

第321页

    “要不要报官。”林风收了刀,问道。

    “库房丢了东西没有?”徐湛问老吴。

    “没有,”老吴十分肯定的说,“他们抓贼的时候,我特意回去看了,现银和贵重器物纹丝未动。”

    “怪事了,贼不走空啊,如何什么也不拿就跑?”林雨疑惑的问。

    “或是被发现的早。”林风道。

    徐湛命众人加强防备,便又回房躺下来,对方怕是已将海宁县掘地三尺也未找到那要命的东西,便以马书吏生前接触过的人为线索,顺藤摸瓜的找到这里来,一班侍卫竟抓不住他一人,说明是武功极好的高手,幸好他及时将东西藏到了永兴当去。

    “怎么了?”妙心问。

    “寻常小贼,没偷到东西,跑了。”徐湛故作轻松道。

    满月宴过后。妙心带人来到学堂后院,院子房屋还算干净,不需大的修葺,简单粉刷,更换一套新的家具即可。只是院子小,房屋少,便将学堂隔壁的民房一并租赁下来,院墙打通,给侍卫们居住。

    昨夜有贼人闯入别业行窃,妙心问过管事和侍卫们,知道他本有机会窃取金银,却只是东翻西找,分文不取,便猜测绝不是丈夫说的那样简单,未达到目的,恐怕还会再来。

    看着进进出出搬运家具的小工们,妙心满意的点点头,办完这一切,丈夫便可安心到族学来教书了。

    徐湛来到学堂之前,特意去拜访了前任塾师,老先生是个须发花白的老举人,因年纪大了中举无望,便会被一些家族请去塾学里坐馆,举人居乡者不多见,愿意做塾师的更是少之又少,照理说林大老爷将他请来,该不会任由他辞馆而去,难道是束修给的不够?

    老先生见徐湛年纪轻轻便去教书,缕着长胡须劝他:“似老夫这把年纪也就罢了,年轻人还是应以举业为重啊。”

    徐湛心中窃笑,称自己家境贫寒,只好先谋生计,再谋举业。

    老先生信以为真,感叹道:“不瞒你说,老夫正是受家事拖累,五十五岁中举,眼见着补缺无望,想要进京赶考吧,早已没了心气儿。”

    他将徐湛引为同道中人,遂将学堂里的情况尽数讲给他听。

    “学里有几个顽劣不堪的学生极其难缠,整日不思学业,戏弄老夫,老夫出手狠狠的管教责罚,更是惨遭报复,其他学生深受其扰,也无法安心进学,怒而将其赶回家中,第二天便有大老爷、三老爷等为他们求情,老夫实在无力招架,只好请大老爷另请高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老爷:跪下!爷爷求你个事儿。。

    ------------------------

    只在晋江更新,其他渠道均为盗版

    第191章 各种不服

    “原来是这样。”徐湛点头道:“先生可知这几个孩子姓名?”

    “为首的两兄弟叫林旭东、林旭宏,另外两个叫林桉、林桠,是旁支的孩子,跟着他们瞎胡闹而已。”

    徐湛听明白了,林旭东、林旭宏是二叔的儿子,二叔早几年便已过世,二婶虽未改嫁,毕竟是妇道人家,两个孩子自小缺少管教,大老爷治家虽严,但一来怜惜他们年幼丧父,二来年纪大了,免不了隔辈亲,处处庇护,这才使他们变得无法无天。

    回想起年幼时腻在外祖父身边的日子,也是极受宠爱纵容的,徐湛心中难免酸涩,不知外公在天上看着这一切,是欣慰多些,还是失望多些?

    次日一早,徐湛来到虚掩的课堂门外,一脚踹开了门,装满墨汁的砚台从门扇顶部翻了下来,扣在脚边的地面上,几点墨汁溅到了鞋面,徐湛视若无睹的跨过去。

    学生们显然已经得到新塾师到来的消息,规规矩矩坐在凳子上,直到徐湛露面,才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哪有这么年轻的先生?有个年长些的少年率先站起身来,众人便一同起身向他作揖道:“先生好!”

    徐湛扫视众人一眼,估算有四五十人,左手边是蒙学,小到四五岁,大到十二三岁,右手边是经学,十三四岁到二十岁上下,这么一大帮人居然就被四个熊孩子搅的无法安心读书。

    又扫一眼讲桌后的官帽椅,掀开椅子上的坐垫,果不其然,有人撒了一把带着尖刺的干蒺藜。

    “呵呵。”徐湛冷笑,又拿起鼻烟壶闻了闻,重重蹲在桌面上。

    “门上搁墨汁,椅垫下面撒蒺藜,鼻烟壶里灌胡椒粉。”说着,徐湛一脚踹翻了那把椅子,原来只有三条腿。

    充作书童的常青新搬了把椅子进来放好,徐湛坐下来,沉声道:“汝不闻,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倒要看看这第一把是谁烧起来的。”

    “给你们三个选择,第一,肇事的自己站出来担责,我酌情从轻发落;第二,”徐湛拿了只笔筒,“哗啦”一声将毛笔倒出,笔筒搁在案头,“我知道你们怕招报复,每个人在纸上写下名字,依次投放到桶里。”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擅动。

    “第三,倘或谁也不动,那就是要共同承担,如此讲义气,做先生的自然要成全。”说着,他从抽屉中翻出一柄戒尺拍在桌案上,厉声道:“从右到左依次上来,投纸条还是挨板子,任选!”

    众人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除了几个年幼不会写字的,纷纷铺纸研磨刷刷的写了起来。

    片刻,便塞满了一只笔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