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全班穿越原始社会[基建]在线阅读 - 第165页

第165页

    “既然这样,那我把他们叫来和各位详谈吧。毕竟也不是我们稷城的人,也不好替大家做决定。”大长老看时机差不多了,便站出来打圆场,将稷城和医疗队撇得一干二净。

    周振兴他们自然是没有资格参与这样的会议,再加上最近城里戒严,提倡足不出户。他们就一直在隔离区和城主府后院呆着,根本不知道有姜城和石城的人来,更不知道对方惦记着他们。

    此时的罗青青在看虚空中系统给出的疫病地图,看着上面开始逐渐变红的两块地方,忍不住的烦躁。

    “要死的贵人,就你们的命是命。要是再不能离开,其他两城的人怕是要都感染上了。”罗青青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想了好久也没有个办法。

    而这时,在隔离区工作的周振兴,被城主府的侍卫找到,将他请去了大厅。在听完两位少主的要求后,周振兴沉吟了一会道,“稷城的疫病已经得到控制,城里的大夫也都学会了治疗方法,两位不如将城里的情况和我说一下,我再根据病情严重去和人去处理。”

    听他这么一说,石白便有些激动,但又保持着条理得和周振兴说了石城目前的情况。

    除了病人多少,什么症状外,还把城里采取过什么措施,有什么药材,多少大夫等情况也一一说明。

    至于姜城,姜少主则是懒得开那个尊口,全程由手下人一板一眼地去回答,其中语气不愧是从姜城出来,那叫一个一脉相承。

    不说他们两个城市的疫情严重程度是石城,就单论态度和准备,周振兴也是倾向于先去石城。

    不过他也知道,像姜浩那样的人能在稷城、在长老团这里那么嚣张,肯定是因为姜城的实力强。

    所以,如果他直接说去石城,肯定会得罪姜城的人。

    以他们那种性格,免不了会被报复。

    “按照情况来看,是石城更需要人手。但是姜城人口众多,也在三城的上风处,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周振兴思考了一下,沉吟道,“不论是哪一个城都耽误不得,这样吧,我们的医疗队一分为二,一个去姜城,一个去石城,你们看这个可以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29 23:55:34~2022-02-07 00:03: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粲琌居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评论:

    -完-

    第104章

    ◎海城进度◎

    可不可以,能够求得到人去帮助,石白已经是十分感激了,自然不会有不满的地方。

    只见他站了起来,双手合十,十分感动道,“能够得到您的帮助,已经是我们石城的荣幸了。待石城渡过这次难关,我们一定北上,备上厚礼酬谢。”

    而另一边的姜浩,则是撇了撇嘴,不太满意周振兴这样的安排。

    “你们这医疗队,不过是百来个人,现在还要一分为二,我们姜城可是有十多万人,怎么可能忙的来?”

    “医疗队只是把治疗的方法教给你们本城的大夫,并不是全让他们自己去治疗。不然就算是一整个医疗队也不可能忙得过来的。”

    姜浩虽然自大,但也知道凡事不能太过,听周振兴的话是有道理的,便把此事暗暗记在心上,也不去纠缠。

    在病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周振兴也就只能和稷城的大夫做一些交接手续,便带着罗青青和整个医疗队出发了。

    “你去石城,医疗队的人你带三分之一,护卫队带七十个,”周振兴找到罗青青,跟她说起接下来的安排,“石城的人看起来比较好相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自己要多保护好自己。有事不用怕浪费积分,能先保护好自己就先保护好自己。”

    罗青青前脚还在院子里烦躁什么时候能出去,到剩下的两城去支援。后脚就接到了周振兴的这一番话,着实有点蒙圈。听完前因后果,更是夹紧了眉头,“我们人本来就少了,要是再分开,遇到什么事怕是也不好脱身。”

    “没办法,不然先去一个的话,剩下的怕是要遭殃。要是他们配合,过了这个冬天也差不多了。”把方法给他们,基本控制住的话,来年春天也可以回去了。

    罗青青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两人一合计,最后还是听从了周振兴的想法。一分为二,一个北去一个东走。

    南方的疫病还在控制中,北方却是早就恢复了生机,特别是新城和海城的建设,一天一个样。

    “各位海城的城民,历经两年的努力,我们的海城已经建造完毕。学校、办公楼、医院、广场都已投入使用中。”

    “但是大家也看到,这里还有很多空旷的地方是不是,上面搭建的草棚很不结实对不对?这些地方都是留给你们自己建造房子的,所以,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的美好的生活,下一个阶段,就是请大家按照规划去建造自己家的房子。不能多占不用其他人的地盘。”

    海城的布局图,是用木炭家油漆花在了广场的墙壁上的,两个人高、十多米长的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着这个是什么地方,那个是街道,东边是干嘛的,西边是有什么用的。

    虽然此时还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但是看着上边标注清晰的学校、办公楼、医院等大型建筑,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在附近建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