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在线阅读 - 第143页

第143页

    但那些事关重大的工厂,如玻璃厂、兵工厂等,就完全是另一个画风了。从研发人员到工人,全都被调查了个底掉,更是将他们的家人全都攥在手中,保证他们不会因利益而叛变。

    想要从这些工厂中获得资料,根本就是难如登天。

    曲濯叹了口气:“造纸厂和成衣厂虽能赚的银钱,但不知为何那位小皇帝定价如此之底,我们就算不用在前期投入金钱,也很难捞到一大笔钱。兵工厂才是朕心头之患啊。”

    “今夏怕是又要遭灾,蒙朝和威朝全都下了死命令,禁制粮食出口,就算是禹朝,几年时间内也无法凑齐一场大战所需粮草。”是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天下四分的局面并不稳定,随着威朝被古烁朝蚕食,这短暂的和平更是岌岌可危,他们迟早会迎来一场大战,“而相比于我们,位于西北方向虎视眈眈的古烁朝更是禹朝的心头大患。”

    “太尉的意思是,禹朝会先与古烁朝开战?”

    “威朝今冬割让了十多座城池,只要苏洵不傻,必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顶多就在今冬,等古烁朝再度进攻威朝时,他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古烁朝位居苦寒之地,每年冬日若不依靠叩边劫掠是活不下去的。对于十八部而言,威朝和禹朝便是他们续命的良药。”

    “至多是明年,禹朝与古烁朝之间便会爆发战争,到时候趁他无暇他顾,我们大可于南面夹击,将所失城池重新夺回。到时候无论是流失的百姓还是兵工厂,都将属于我们。”

    “无论那位小皇帝是战是退,禹朝多年谋划的成果,都将在战火中付之东流。”

    第94章 再遇

    =================

    时至初夏,各国无不再度将重心放至耕织之事上,即使是以游牧为生天生好战的十八部,也抓紧这一年中短暂的畜牧繁衍时机,逐水草而居。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也知道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做派,今年早春至初夏,竟是难得的风调雨顺。禹朝上下格外重视耕织,更是借由文会选拔了一批重实干的官员,此时正摩拳擦掌地打算干出一番事业,恨不得日日盯着管辖处百姓的田土,看到荒芜的田地时简直比农民还要心痛。

    各国都忙于耕种,一时间竟是难得的和睦景象,彼此间不说战争,就连一些互相打嘴炮的人都少了,整个禹朝从朝堂至民间,都吹着一股自在安宁的清风。

    易安再度访禹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太平盛世之景。田间阡陌相连,幼苗攘攘于暖风,行走于此地的百姓无不是笑容满面,躯体神色再不见战乱时的枯槁无神。

    易安出生于战乱之时,这般场景仅在书中读到,梦中得见。一时间竟被这平凡景象所迷了眼,千里迢迢来到睢阳不在城中府邸居住,反而一转头带着下人小厮们在田间地头住了半个多月。

    却没想到越住,他便越发为这淳朴而宁静的生活所沉醉,也更对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将睢阳变成如此人间仙境的苏洵感兴趣了,在一日诗会醉酒后,脑袋一发懵,竟是派人送了拜帖至宫中。

    谁料还未等他酒醒后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他便收到了那位皇宫里地小皇帝的回应,邀他至宫中一聚。

    易安坐在马车中,再度捏了捏自己腰间的玉佩,易氏虽然在蒙朝中地位已经不可小觑,但他到底是按照家中长辈的规划执掌商路,未曾入朝为官,面见皇帝更是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

    更何况,据世人所言,禹朝这位陛下可谓是天人之姿,世间男子见之便要羞愧掩面,更是戏言这位陛下之所以仅有一位皇后,就是怕扩张后宫的消息传至民间,惹得无数小娘子甚至是小郎君都要茶饭不思。

    他看了看天色,心知离苏洵传召他还尚早,这位陛下也是难得的勤政,纵使身体不好,但几乎没落下几次早朝,下朝之后也多是在御书房中处理政务,很少听说其有何风花雪月之事。

    易安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一会儿面圣后的说辞,一边将手伸向之前一位宫人送来的点心填肚子。

    一直等到了晌午十分,易安才看到一位宫人朝着马车走来。他整理了整理衣物,叫小厮带上他特意准备的上好的红珊瑚树,下了马车。

    行至宫中,当那雕花的大门在他面前缓缓打开,坐在上首的那位身着龙袍的小皇帝看过来的瞬间,易安便觉得自己之前准备的说辞全都在脑中烧成了灰烬,一时间竟像个刚出家门的毛头小子一样手足无措。

    “在,在下易安,蒙朝易氏族人,今番入禹,特来拜见陛下。”被小皇帝那双漂亮的眼睛看着,易安刚一开口竟险些咬到舌头,他连忙叫小厮将自己的礼物带来,“小小薄礼,还请陛下不要嫌弃。”

    “易公子不要紧张。”苏洵笑笑,“今日早朝之后还有事商议,所以晚了些,易公子还未用膳吧,不如和朕一起用午膳?”

    苏洵声音温和,说话也没有架子,更重要的是有一副看一眼就让人心生好感的好皮囊,更是让易安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他看向苏洵面前的几案,上面放着一些有些发黄的纸张,纸张最中央写着一个大大的数字,下面有一些小字和配图。易安是知道禹朝的造纸技术的,这样品相的纸张按理来说绝不会跑到一个皇帝的面前,可是看那几案上的纸,上面还有朱批的字迹和红圈,明显被苏洵仔细阅读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