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
书迷正在阅读:每次穿越都被主角受撩了[快穿]、怀崽跑路后我成了万人宠、当风流“攻”穿成替身受[娱乐圈]、男配不想被安排、替身真少爷反绿茶指南、沙雕滞销,帮帮我们[娱乐圈]、快穿主角总想狗带、病美人哭包不想当反派、暴躁的原因[快穿]、渣男他位高权重[快穿]
“为什么这么说?”在白青弦看来, 尉岚不是温修远,也不像是对植物很有研究的人, 这会儿却能够看出一盆植物栽种于末世前或末世后? “毕竟末世已经一年多了, 那样生长快速的小绿植如果是在末世前栽种的, 怎么想都已经长大了不少?怎么可能还是那样小小一株?跟刚栽种下去的幼苗没什么区别?”尉岚似乎在回忆着那只丧尸抱在怀里的小绿植。 “可能那只丧尸有栽种植物的爱好吧?”白清闲半真半假地说,“说不定那只丧尸就像是各种末世题材话本里的主人公一样,是只保留了人类意识的特殊丧尸。” 末世的到来会催生末世题材的小说,这一点对于亲眼目睹甚至在外面街道买过几本话本的白清弦来说,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各种话本一样简短但精彩的书籍, 成了这座蔚蓝基地的新兴商品。 有需求, 就会有更多的商品。 要知道这座蔚蓝基地现在还有许多正在营业的商店和绞尽脑汁赚取点数商人, 这些商人不像之前光顾清闲驿站的那对普通人夫妇那样,也不会为了生存下去而辛勤地工作,他们更喜欢用末世前做生意的方式来获得在基地生存所需点数。 但这其实并非简单的事情,毕竟所有人都需要的商品——也就是食物受到了基地最严格的把控,经营与食物相关的商店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对那些从管理处兑换的食物进行加工处理。 一些小商人开设了专门的“食品加工店”,让其他幸存者从基地管理处那里换取到食物后, 交到这些店里后花费很少的点数让店家进行进一步处理和调味。 一些攒够了点数的商人也可以直接从管理处批发食物原材料,然后统一进行加工处理并装盘端到顾客的桌上,他们的生意和末世前常见的餐厅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因为许多精致的调料在末世后都难以再获得,所以食物的口感也没有末世前那么出色。当然,对于追求更好生活条件的变异者和个别普通幸存者来说,这些食物加工店和餐厅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也正是因为如此,蔚蓝基地里与食物加工相关的同类型店铺实在太多,这方向的生意竞争太激烈,实在不好做。 所以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就开始琢磨比较特殊的赚点数方式,最好在成本方面能做到比那些食品加工店和餐厅更低。于是在一次次的琢磨之后,各种读本话本出现了。 这些简短且页数很薄的本子里,有的是纯文字作品,有的是文字中夹杂着插画,有的则是纯粹的绘画作品。在末世后产生的读本有着并不精致甚至堪称粗糙的制作和装订,订在一起的时候甚至像是一叠学生用的草稿纸。 但这些都不妨碍各种读本风靡蔚蓝基地,成为基地中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 在读本流行的今日,书店的竞争力完全不比食品加工点餐厅低,但和难以决出胜负的食品加工行业不同,读本的优劣是每个购买者都能够轻易做出评判的。 只要能够创作出受欢迎的读本,独家出售这些读本的书店会立刻一炮而红。 读本的售价不贵,制作粗糙的背后也意味着最低的成本。另一方面,只要书店老板愿意喂饱臭名远扬的商店巡逻组,巡逻组的变异者甚至会帮忙打击甚至处置盗版。 创意和剧情这些不需要点数和任何成本的因素,随时随地能让那些商人赚得盆满钵满。而在各家书店和读本作者拼命创作和竞争的时候,白青弦这样的普通读者也有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可以看。 不过能够让白青弦感到喜欢的作品还是少数,因为这段时间最流行的读本就是关于末世的题材,比如重生回到末世之前,比如一个普通人如何变成最强大的变异者,比如一只丧尸如何恢复意识回到家人爱人的身边,比如强大变异者的风流韵事等等,都是非常受普通人和变异者喜爱的题材。 因为售价特别便宜,就连白青弦的店里都收藏了一些读本话本,就和其它书籍一样放在已经满满当当的壁柜那里。比起这些粗糙制作的小本子,其实各种末世前的绝版书籍在末世更受欢迎,听说哪怕是小孩子识字卡片,在现在的一些人看来都可能会变成珍藏。 如果这些喜欢收集书籍的人来到平琼街,也看见了白青弦的藏书,恐怕清闲驿站也能多一批新的熟客。只不过位于平琼街的清闲驿站就像是位于基地的一个死角,明明距离中心地带不远,却少有人能够发现。 当然,这会儿的白老板比起新的客源,更好奇的还是尉岚口中那个怀抱着植物不愿意攻击人类的奇怪丧尸。 “尉岚小姐在基地外哪一处遇到那只丧尸的?”白青弦一边低头为尉岚这样的熟客准备食物,一边看似随意地询问道。 而原本兴致勃勃和白青弦分享丧尸故事的尉岚,却并没有立刻回答白青弦的问题,眼神和表情看起来都很有几分犹豫。 分享故事的人是尉岚,但当白老板真正表现出对那只丧尸的好奇心之后,尉岚却反而变得警惕了? 那种感觉很奇怪。 “怎么?”白青弦有些不解地问道,“您不希望其他人知道那只丧尸的下落吗?” “那种感觉很奇怪。”就连尉岚自己都这么说,她像是在回忆之前遇到的奇怪丧尸,“明明当时我有能力攻击它,但我只是在一旁看着它,好像……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