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喜遇良辰在线阅读 - 喜遇良辰 第265节

喜遇良辰 第265节

    里正们想起来向宋羡行礼,郡主没在,他们就感谢宋节度使,可是转头这么一找,不知道宋节度使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这……宋节度使走了吗?”

    几个里正面面相觑。

    曲承美道:“有了纺车,有人教大家做线穗,还要有羊毛才行,节度使上表朝廷准备在灵丘开榷场,到时候辽国的毛皮就会通过榷场运进来。”

    王里正道:“二月二十六节度使就要成亲了。”

    剩下几个里正才回过神,节度使和郡主要成亲了,却还前后来代州忙碌。

    曲承美笑着道:“镇州都准备差不多了,忻州那边也在收拾宅子,宅子里的几间屋子都弄好了,如今正在修葺院墙。”

    王里正看向曲承美,有些话想要说,不过却没有说出口。

    曲承美道:“里正想问我为何知晓的这么清楚吧?”

    王里正回道:“不敢。”

    曲承美在节度使和郡主口中都听说过王里正,知晓王家村在战事时帮了大忙,便觉得王里正比旁人更亲近些,于是笑着道:“你若是天天跟在节度使身边,自然也就知道的清清楚楚。”

    每日都要听着宋节度使问几次,有时候还要问他,虽然“问”是假,“炫耀”是真,他也得老老实实地听着不是?

    衙署旁的宅子里。

    陈咏义正带着人做纺车,别看陈咏义手有残疾,但做起事来十分麻利,更何况身边还有陈仲冬几个帮忙。

    到了饭点村民就会将饭菜送过来。

    除了吃饭、睡觉,他们所有时间都在忙着做工,天黑下来的时候,屋子里还点着灯忙乎。

    “四伯,”陈仲冬道,“明日我们就能将第一架纺车做好了吧?”

    陈咏义道:“先不装起来,我们继续做,多做几架,等到榷场那边有了消息,咱们村子的女眷过来之后,再一起将纺车装好。”

    这是良辰嘱咐他的,八州这边必定不熟,说不得有眼线盯着,晚些弄出来也免得被人学了去。

    陈仲冬将这话脑子里转了几圈,也大约明白了四伯的意思。

    “明天都打水洗一洗,”陈咏义吩咐道,“连着干了几天活儿,身上都臭了。”

    虽说天还很冷,但架不住每天干活太卖力,谁也没少出汗,十几个老爷们儿住在一起,屋子里真不是个味儿。等村中的女眷过来……只怕话还没说,先要被熏个跟头。

    “知晓了。”陈仲冬几个纷纷道。

    不过这话刚说完片刻,屋子里就响起了鼾声。

    真是累,但累得值,只要每天想到那些眼巴巴看着的村民,陈咏义就一点不觉得辛苦了。

    算了,管他们洗不洗,先把活儿干完最要紧,不能误了手中的活,也不能误了良辰的婚期,第二天醒过来,陈咏义带着大家继续甩开膀子干活,将其余的都抛在了脑后。

    等到陈咏义媳妇、郑氏和十几个女眷来到代州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胡子拉碴的男人们,正在木料里穿梭,头上、身上都是木碎,远远看去还当是他们做了苦役。

    陈咏义媳妇不禁埋怨陈咏义:“瞧瞧你,你将人带出来,就弄成这般模样?”

    陈咏义呵呵笑着:“这有什么,我们没耽误功夫,多做出了好几架纺车。”

    陈咏义媳妇道:“你们做的东西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良辰将这事交给了你来做,做不好了,岂非要丢了良辰的脸?”

    “知道了,”陈咏义道,“你安心就是了。”以后这些东西都要他们来做,他们来修,他当然不能大意。

    陈咏义刚要问良辰有没有跟着一起来,就听到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谢良辰被虎子几个人拥着走进了院子。

    看到陈永义和众人这副模样,谢良辰走上前道:“这些日子四舅和大家都辛苦了。”

    为了出来行走方便,谢良辰脸上依旧做了些遮掩,看到良辰这个模样,陈咏义也算放心些。

    “四舅,”谢良辰道,“辽国那边有消息了,很快毛皮就会送过来一些,我们的纺车可以装起来了。”

    榷场虽然还没建好,但当时与辽国商议,送还三皇子之后,就要运一批毛皮前来。

    陈咏义点点头,转身吩咐陈仲冬:“知会大家,装纺车。”

    很快在众人的忙碌之下,一架纺车摆在了屋子中。

    “这么大的纺车。”

    几个里正带着人站在旁边看着。

    柳二娘将事先准备好的羊毛放在纺车上,陈咏义握住把手缓缓摇动,纺车在众人眼前动起来。

    “有了,有了。”

    随着纺车转动的声音,众人盯着那捻子缠在锭子上,线穗越绕越多,越绕越大。

    陈咏义本来以为能听到欢腾之声,谁知道屋子里会如此的安静,他转头看过去,刚好瞧见一个女眷用袖子蹭了蹭眼角。

    陈咏义想到了陈家村第一次赚银钱的情形,许多人也是欢喜着就眼睛发红。

    穷苦都是一样的,希望也都是一样的。

    静谧了一会儿之后,终于有人急切地问:“这纺车我们村里也有吗?”

    第四百零九章 顺利

    灵丘对面的辽人,一直盯着宋羡骑马入城,所有人这才松了口气。

    “宋羡回代州关卡了。”

    三皇子葛坤阴沉着脸道:“回去复命吧!”被宋羡掳走之后,好不容易才回到辽国,经过这次他可谓是颜面尽失。

    本想要一直将自己关在家中,没想到太后娘娘和父皇派了这趟差事给他,让他再次直面宋羡。

    再见到宋羡的时候,葛坤脑海中浮现的还是被宋羡擒住时的情形,他知晓太后和父皇的苦心,想要让他从这阴霾中挣脱出来,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提起勇气带兵与宋羡对阵。

    太后这是在提醒他,既然没有把握带兵与齐人征战,眼下暂时不要动别的心思,先将榷场做好。

    ……

    宋羡回到城中,常安就来禀告:“郡主到代州了,如今就在王家村教大家用纺车。”

    刚刚好。他取回了毛皮,纺车也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清洗羊毛、纺线穗。

    常安道:“葛坤也带着人回去了,这里有几个副将盯着,这里离王家村不远,若是有事他们会来村子禀告。”

    也就是说,大爷可以去见郡主了。

    宋羡自然想立即见到良辰,不过辽人的兵马还没有走远,他依旧有些不放心。

    宋羡道:“再等一等,趁着这机会,cao练一下兵马。”这里的事了了之后,他就要回到镇州成亲,在他离开的时候,关卡不能出任何差错。

    常安应声:“我立即让副将前来中军大帐。”

    用了整整一日的功夫,大纺车送入了代州三个村子。

    柳二娘、郑氏带着女眷开始教大家如何用纺车。

    女眷们在屋子里用纺车,村中虎子这样的孩子守在院子外。

    见到谢良辰从走出来,虎子立即围上前:“辰阿姐,你累不累?”

    谢良辰刚要摇头,发现虎子打开怀中的竹篓,里面放着一只茶吊。

    “阿姐,”虎子道,“这水还是热的,你喝一些再去乔家村。”

    谢良辰心里一软,从虎子手里接过竹篓:“你刚刚一直捧着这个?不重吗?”

    “不重,”虎子声音干脆,“阿姐快喝,一会儿就要凉了。”

    谢良辰倒了一碗水喝下去,温热的水十分甘甜,她看向虎子,虎子的笑容更深了些。

    虎子道:“阿姐你去乔家村,我带路。”

    好像又回到了代州战事的时候,那些日子也是虎子带着她去周围的村子中。

    一路上,虎子一直在说这些日子的事:“他们还说阿姐不会来了,我就说阿姐答应好的,一定会回来。”

    虎子越说越开心:“晚上阿姐就住我家,村中的大伯帮忙新盘的炕,我早就想好了,等阿姐再来,让阿姐住过去,我去跟大伯家的哥哥挤一挤。”

    谢良辰能想到,在那样的冬日里,虎子一直在为她做打算,心心念念地念着她早些来代州。

    虎子带着几个小娃子们,在谢良辰身边走着,大家都听着虎子说话,不时地发出笑声,谢良辰看着这些孩子,心中多了几分亲近感,就好像回到了镇州,那时候她也是这样带着黑蛋几个去山中采药,黑蛋几个边走边背药材。

    “前面就是乔家村了,阿姐,”虎子道,“你还记得吗?代州有战事的时候,你就来过……”

    虎子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一阵嘈杂声。

    “抓住他。”

    “就是他,不知道怎么混进村的。”

    乔家村的村民将一个男子围住。

    “这两日村中常有人来,他就混在人群中,我瞧着不对,”一个妇人大声道,“我就跟着他,果然看到他奔着放纺车的院子去了。”

    “你去做什么?是想要偷看纺车,还是想要弄坏我们的纺车?”

    妇人声音很大,加上村民一个个瞪圆了眼睛,一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模样,让那男子脸上露出恐惧的神情。

    “我没有,”男子结结巴巴地道,“我就是听说你们村子有了大纺车,觉得好奇,于是……”

    “莫要骗人,”妇人道,“曲知县说了,想要大纺车的村子都可以去衙署,就算你不去衙署,也可以向里正说清楚来意,这样偷偷摸摸就是不准备做什么好事。”

    “对,二嫂说的没错,”村民道,“里正不在,我们先将他绑了,等里正回来再将他送去衙署。”

    大家拿定主意,立即上前用草绳将那男子捆了个结实。

    那声音极大的妇人道:“咱们纺车还没用起来,就有这样的人上前,日后还得了?还是多找几个人巡村。”

    眼见事情处置好了,虎子几个人才上前,村民们也瞧见了谢良辰。

    谢良辰走上前,大家又要见礼,谢良辰忙道:“我是来看纺车的,大家莫要再如此客气。”

    刚刚还一脸怒气的妇人,见到谢良辰声音便柔和起来:“郡主不知晓,那人就藏在院子里,想要等我们走了之后,进放纺车的屋子中,我哪里能让他得手?我喊了一声,他一看被发现了,转身就要逃走,幸好我们早有准备。”

    这妇人是乔里正家的,平日里大家叫她李二嫂,是个爽利的人。

    李二嫂道:“这纺车比我们性命还要紧,岂能让纺车出什么差错。”她可是亲眼看着镇州的人不眠不休地赶工做出来的。

    做出的三架纺车,其中一架放在他们村子里,那是对他们的信任,她恨不得日夜亲眼盯着才能放心。

    李二嫂接着道:“这往后,这样的人连村子都不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