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九零之海岛小白花超厉害[重生]在线阅读 - 第109页

第109页

    到第二日晚上,店里的流水已经接近10万,即使拉掉轮船往返一次的成本,毛利也接近两万。

    虽然初开店的这股热闹劲难以为继,但一日两万进账还是让沐云河震惊了。

    这么有赚头的事为什么以前岛上的船老板们没有做?

    这就是做生意的快乐吗?

    还是她眼皮子太浅没有见过大钱?

    新新业态还有官方助力的舒爽,开业一周,村委会的红袖章们日日免费帮忙维持秩序。

    沐云河知趣,今天米面粮油、明天巧克力曲奇饼干方便面、后天肥皂洗涤剂卫生纸的每天一式十几份东西准备好,临到红袖章要下班了,躲在后门一人一大包地领走。

    一周后客流平稳了,不需要红袖章来维持秩序了,这些人还颇多惆怅,觉得在这里维持秩序的时光十分美好。

    有了这家小店,沐云河的送礼大业就更顺畅了。

    小学的郑校长、中学的吴校长,乃至教导主任、班主任、任课老师统统有份。

    某日在家一拍脑袋,她还想出了一招。东沙小学、东沙中学两个赶海队的成员凭身份名牌来买东西,可以八折优惠。

    八折么差不多就是个成本价,也不算亏。

    另一边让丁成和夏莹加强考核,只有每月参加够次数的同学才能在名牌上敲月章。连续三个月没敲月章的自动取消赶海队成员资格。

    虽然还只有两个小小的生意,但沐云河已经成功地把他们串联起来。

    起初还要赶海队成员本人凭名牌才能打折,后来进一步优化规定,每个名牌可登记捆绑两名家属,家属单独来也可享受优惠。

    罗秀娟记忆力不错,没多久就把人脸都记得七七八八,再后来不看名牌也能顺利cao作了。

    便利店优惠的存在,又让赶海队的活动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到了六月时,沐云河准备期末考,而超市在二哥和罗姐的周转下顺利进入了平稳经营期。

    沐云河忙完考试迎来暑假。

    今年赶海队的活动她不打算cao心了,全权扔给她三姐、夏莹和丁成。她要主攻两件事,一个是把她的服装店办起来,另一个就是苏江宁提议的,卖高端商品。

    便利店的红红火火令沐云河彻底认识到了岛内外商品流通的差异,虽然和外界相比,小岛很穷很闭塞,但也正因为这种闭塞,小岛上的人触及时代脉搏的渴望也特别强烈,他们也喜欢新的没有见过的东西。

    普通岛民尚且如此,如果是更有钱的渔老板们呢?限于学识和眼界,很多人挣了钱都不懂得享受生活。如果把繁荣的商品经济带到这些半辈子都面朝大海背朝天的渔老板面前,能挣到的钱起码比开超市多吧?

    人的胃口就是一点一点变大的。

    在日赚上千的时候,会想能日赚上万就好了。

    到日赚上万的时候,会想能日赚十万、百万就好了……

    第60章 少年英才

    饭要一点一点吃,钱要一点一点赚。

    7月中旬,沐云河在超市边上开了一个小小的服装店,取名叫做“玱珩”。

    经过半个月的整理,她采购的女装已经分门别类地摆上货架,角落里的帽架,左侧的上装区,右侧的裤区、裙区,以及最里侧收银柜旁的饰品区。

    至于男装,则开架放在店外的铁框子里,统统标价5折。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因为开在超市旁边,客流不小,客人们大多对着店招看一会儿,尝试读出来,但因为两个字都不认识,所以只读半边,成了“仓行”。

    销售方面,除了开业头几天生意不错,之后女装看的人多,试穿的人少,买的人更少。

    大多数顾客的反馈是样子太新了,穿不了。

    倒是门口便宜卖的男装很多阿姨爷叔来挑,即使标了五折,很多人还是嫌有点贵。

    沐云河也不着急。

    找了一天,让夏莹的mama帮忙看店,自己拿着十多套搭配完毕的衣服,乘船跑到对面的贾门县上,找正经的照相馆子拍了照片,让店家把照片放大都用精美的大相框框起来。

    回到店里,她把这些大相框都挂在店门口,自己每天一套穿着相框里的搭配。门口还立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购物超过100元送“拍立得”相片。

    很多顾客本来只来看看,被这牌子吸引,什么是“拍立得”?

    衣服是很好看没错,100元也太贵了……

    但很快,这种真人秀的效应就发挥了威力。

    小岛过去是没有专门的时装店的,如果想买漂亮的时装就得乘船到对岸的县城,或者更大的城市里去买。

    如果是在城里开这样的店,恐怕还得去发发传单打打广告,营销一下小店。可岛上是熟人社会,哪里冒出爿新店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得飞快。

    在沐云河挂出两排大相框后没两天,小店真正意义上的顾客变多了——岛上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的女孩们闻讯来了。

    本来沐云河也想过,是不是把小店换到有钱老板比较多的岛中地带去,比如相天逸家所在的那座山就是在小岛中央的,山脚下也是独栋楼院鳞次栉比,久而久之住在这里成了“有身份人”的象征。

    但后来为着方便考虑,还是算了。

    开得离家近些,无论是搬货运货还是找人看店都更容易些。何况小岛面积不大,若她的小店吸引力足够,那顾客多走几百米一公里路来店里也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