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侯门嫡女在线阅读 - 第17页

第17页

    何采站了一会,便告辞要走,周姨娘拉住她:“好meimei,平日我可不管你,可现在你要是跑了,我一个人杵在这多冷清。”

    何采说道:“不是还有丫鬟嬷嬷在。”

    周姨娘直叫苦:“丫鬟是丫鬟,你是你,反正你是不许走,我可不管。”

    何采无法,只好跟她一起站着等。

    周姨娘等的烦躁,她本就没什么耐性,见何采不说话,便主动和她说:“听闻meimei院子里的茶每年都长的不错,改明儿也教我种种。”

    何采回话:“养茶是个粗活,怕脏了jiejie的手。”

    周姨娘听了,执了她的手看,笑道:“这手可嫩着,二爷擅品茶,meimei真是有心。”

    何采缩回,淡声:“jiejie多想了,种茶不过是打发时日,况且一年也没繁盛几个月,昙花一现罢了。”

    一问一答,周姨娘也觉得无趣。倒不如跟个木头说话,至少不会膈应她。好不容易等宴席散了,忙出来使唤下人收拾。夜幕快至,又让人挑灯挂起,亮如白昼。

    一年一次的重阳祭祖,也结束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章  波澜不惊

    庆丰二十三年,当朝丞相张大人致仕,回家安享晚年。翰林学士承旨吕大人提拔为丞相,而承旨一位悬而未定。

    翰林院表面风平浪静,但在一众翰林学子中,也清楚这一次调职,将意味着未来前程。自知与学士承旨一职无缘的众人,也开始思量该投入谁人阵营。此次有三人最有可能获得提拔,当中便有李仲扬。

    还未放衙,便已有同僚向他献计,吕大人喜古玩字画,投其所好,应当会增大举荐胜算。李仲扬淡然道谢,也未多说,退衙后便回了家。

    皇城脚下皆京官,同朝为官,不是左邻便是右里,同一条巷子住着几个京官也不是没有,张大人致仕,吕大人上任,学士承旨一职待定的事不到半日,便传遍朝野。

    沈氏自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李仲扬回来,平日里两人不提朝廷的事,只是今日不同,见他面无波澜,替他拿毛巾拭手时,退了下人,才问道:“听说张大人已经离朝了。”

    李仲扬说道:“嗯,张大人年初已有这个打算,只是皇上一直没应允。毕竟皇上从登基开始,便由张大人辅佐,君臣和睦。”

    “父亲与吕大人向来交好,待会我就回娘家一次,让父亲去拜访拜访吕大人。”

    李仲扬顿了顿,淡声:“不必,一切随缘。”

    见他欲言又止,沈氏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明目张胆去拜访,吕大人不好做,连累父亲也要被人非议。她一时心急,差点就害了他,心下愧疚不已:“我又莽撞了,听二郎的。”

    李仲扬心中也不平静,若是这次未成,苦等吕大人退位再提拔,怕也熬不到那个时候。只能走翰林学子其他的路,但再好的前程,也比不过相位。想的略微心烦,执了她的手要就寝温存,沈氏悄声:“这几日不舒服,夫君去其他meimei房里吧。”

    李仲扬心下了然,忽然想到周姨娘,便顺势应声,嘱她好好歇息,往静心院去了。

    一个月中,除了沈氏身子不舒服,他才会去周姨娘那,而何采的院子,已许久未去。只有极烦躁时,才会到那里得个安静,但因李老太的关系,想着厌恶,也懒得常走。

    进了房里,只见周姨娘正在喂李瑾良喝鸡汤,正是长身子的时候,每晚都是让他喝了再睡。见李仲扬进来,周姨娘忙将碗交给仆妇,起身迎他,笑的欢喜:“二爷。”

    李瑾良嘴甜,立刻唤了一声“爹爹”,扑进他的怀里。李仲扬将他抱起,掂了掂,淡笑:“重了。”

    李瑾良说道:“奶娘说,这鸡汤每天要用一只鸡来炖,炖好后,鸡赏给下人,我就喝这汤。所以尚明每日等于吃一只鸡,自然要重。”

    李仲扬笑笑,嫡子李瑾轩的性子像他,个性独立不亲近人,而幼子李瑾良更腻人些,一张嘴便噼里啪啦,不怯生,这点倒更得他喜欢:“告诉爹,近日读了什么书?”

    “先生教了《论语》,闲暇在读《春秋》。”

    “哪个难些?”

    李瑾良吐吐舌头,挠头:“都难。”

    周姨娘知他读书不如兄长,但是当面这么说,未免太没城府,真不像她的儿子,让他圆滑些,却怎么教都教不会。

    李仲扬倒是喜欢他说话直接,将他放下,取了腰间的玉佩给他:“君子如玉,不染污浊。不懂的话,便多请教两个先生,知难而上学识才精。”

    李瑾良拿着玉佩,通透润泽,看着就好玩:“尚明会好好学的。”

    李仲扬看着他喝下鸡汤,便让嬷嬷带他回房去睡。周姨娘替他宽了衣,才道:“听闻翰林院近日要有变动,二爷这可是真的?”

    李仲扬略觉意外,周姨娘是商家人,别说对朝廷官位的事,就连翰林院和都察院她也分不清,因此也不问他在朝堂的事,说了也只是说说,听过便忘,其它事她倒是精明:“你从哪里打听来的?”

    周姨娘笑道:“用不着打听,都在说呢。”她问道,“可要给上头送礼?”

    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送礼这种事是共通的,周姨娘深谙此事。即便周家家大业大,但同行间,若有事拜托,即便对方只是一个小商铺,也要笑脸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