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嫡长子在线阅读 - 大明嫡长子 第615节

大明嫡长子 第615节

    第六百八十三章 贤贵妃

    和大部分人想象的不同,其实任人唯亲才是一个人的本能。

    有特别的关系才会让一个领导者觉得安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拍马屁的人容易上位。用现代话语来描述,就是你的领导在上班时见了谁不重要,下班见了谁才重要。

    哪怕是朱厚照这种自身素质还不错的皇上,也会把梅可甲的女儿娶进宫。

    而且作为领导人来讲,一个熟悉的人和一个不熟悉的人,用哪个更好?

    贤妃是落在一个贤字上,她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不愿意给皇帝添麻烦,且没有实际的为政经验,圣人说了任人唯贤,那么便是任人唯贤。

    实际上朱厚照还等着她推荐一两个家族子弟呢。

    否则将来有日,江南就是梅家的天下了。尤其魏国公的继任之人看起来并不靠谱。

    皇三子载垚虽然还小,不过朱厚照在他小时候便觉得这孩子遗传了贤妃了聪慧,想必也不会是颟顸之人。

    所以贤妃回来以后,朱厚照在烟雨楼和她闲话的时候便问及她家中的情况。

    贤妃不解这最深层的意思,只实话实说,“臣妾有两个哥哥,大哥敦厚老实,只是在家协助父亲打理家业,二哥虽然读书也用心,但天资有限,举人不中……”

    “这样的话,是否会有家庭的矛盾,比如分家什么的?”

    “他们,或许还不敢吧。”

    “不敢?”

    “臣妾也是听小妹说的。”

    “便是你昨天带着游湖的那个?”

    “是。”

    “喔。他们应该也与你央求了些什么吧?”

    贤妃对于皇帝的聪明并不意外,她老实承认,“……陛下明鉴万里,小民之家,见识浅薄,还请陛下宽恕。而且,臣妾已经都与他们解释了。”

    “朕知道的,你的家人一直是最守规矩的。你也不必紧张,朕就是问问,并没有其他意思。”朱厚照拉过她的手,“况且嘉兴当地的官员也和朕说了,说陈氏深得人心,百姓也很是爱戴,这便是好的例子。贤妃听旨。”

    最后这四个字,听得贤妃一愣,好在她反应很快,立马退后两步,动作款款,跪了下来,“臣妾听旨。”

    “贤妃陈氏,淑德良才,克尽妇道,今特封为贵妃,赐居翊坤宫。今后宜当勉力以副朕望。钦此。”

    陈氏宠辱不惊,叩拜曰:“臣妾谢皇上恩赏!”

    “平身。”

    后宫之后,除了夏皇后就只有这么一个贵妃。

    明朝的后宫等级中,皇后和贵妃之间还有一个皇贵妃。

    但实际上除了皇后的头衔,其他的意义也有限,明朝宫里不管是太监也好,妃嫔也好,真正的地位就看你和皇帝的关系远近。

    宪宗皇帝还为了贵妃把皇后废掉呢。

    “朕之所以升你为贵妃,还是贤、德二字,不仅是你的德,还有嘉兴陈氏之德。所谓赏罚分明,陈氏在当地的好名声,也就是朕的好名声。因而除了你,朕还要再封赏你的家人,不过朕不居民间,你说说他们想要什么?”

    贤妃立马道:“陛下恩赏厚重,臣妾已知足。万不敢再要什么了。”

    朱厚照脑袋一翘,“你不要的,朕偏要给。不过功名之类的东西,不可轻赐。朕想想……贵妃,你们家就算没有适合做官的,是否有谁兼具些偏才的?什么算写绘画,这些都可以。”

    陈氏心中感动,皇帝对她们一家的恩情确实很重。

    “臣妾也问了,不过那人出海三年未归,至今也没什么消息。”

    “出海?叫什么?”

    “叫朝瑞。”

    “陈朝瑞?”

    “是。”

    朱厚照眉心一动,他伸出食指挠了挠眉头,若有所思的说:“知道了。”

    ……

    ……

    皇帝并没有在嘉兴耽搁太多的时间。

    烟雨楼虽然很秀美,但却不能久居。

    圣驾在次日启程,朱厚照坐在马车里一边吃着点心,一边翻着手里的闲书,翻着翻着他忽然动起心思,随后轻轻敲了敲木窗。

    外面传来尤址的声音,“陛下有何吩咐?”

    “吩咐一声靳贵,将锦衣卫这两个月给朕上的密疏都找过来。”

    “是。”

    这些都是有留存的,且靳贵极为仔细,找这个东西也不难。

    不多久,几十本奏疏便堆在他的面前。

    朱厚照拍拍手,掸掉手掌上的点心碎屑后便开始翻找起来,嘴皮子也轻微的动,顺着手指默默念着,“陈、陈……”

    他是先找姓。

    连续翻了四个奏疏之后,他手指顿住,“陈朝瑞。”

    啪。

    朱厚照一拍奏疏,“传旨,停!”

    “停!”尤址喊了一句,随后马上到车前撩帘子。

    皇帝年轻着呢,腿脚硬实,不要说人扶了,他连扶马车都不必,直接就跳着走了下来,步履欢快的有时候叫尤址这样五十岁的人都跟不上。

    一众臣子也是如此,虽然已经很急,不过都来不及做动作。

    朱厚照快步走到他们面前,捏着手中奏疏挥了挥,“毛语文随朕来,其他人各自活动。”

    毛语文接旨后,迅速跟上。

    “陛下。”

    “语文,你两个月前的这份疏还记得吗?”

    朱厚照把东西展给他看。

    毛语文一看就明白,“臣记得。这是锦衣卫一份请功的名单。不知陛下有何疑虑?”

    “这个陈朝瑞你了解多少?”

    “他……是吕宋国那里锦衣卫的负责人,早年间也是从大明过去的。平海伯从吕宋国借兵能成,他立功不小。”

    “做事如何?”

    “据闻是不拘小节、粗中有细,不过性格有些涣散,有时候自视甚高、目中无人。”

    朱厚照听明白了,就是有些才能,但同时也有些自负。

    “涣散的人,你怎么让他做锦衣卫的活?”

    “臣不是说他不听令,只是他个人的主意太多。陛下要是觉得他不合适,臣这就换人。”

    “不,朕是结果导向,他既然立了功,干嘛要换人?吕宋国的情况咱们并不清楚,也许那里需要一个这样的人。还有,你说的这个陈朝瑞,是哪里人氏?”

    “好像……是湖州府人氏。”

    朱厚照有些怀疑,“去确认一下,贤贵妃有一位亲属,也叫陈朝瑞,几年前也出海了。应当不会那么巧……”

    毛语文心领神会,“微臣明白。”

    他也知道,皇帝刚刚把贤妃封为贵妃,后宫之中好几年没有这样的变化了。

    “锦衣卫里的人,底细都要清楚的。如果查出来确系此人,他你不要为难,但锦衣卫内部你自己要有个数。”

    “臣疏忽了,请陛下恕罪。”

    “无妨,朕说了,只要立功什么都好谈。”朱厚照抿了抿嘴唇,“尽快查清楚吧,不要叫朕等得太久。”

    “是!”

    既然已经决心要在海外扩张据点,那他的这些孩子以后他会派出去的,所以有一个亲属在身边会更好一些。

    虽说几百年后可能会像蒙古帝国那样分裂,但几百年后的麻烦轮不到他去考虑解决,他尽全力建立当时的功业就好。

    第六百八十四章 任他百般来,我只一路去

    正德十年七月。

    西北嘉峪关外,明军自此而出,一路西进。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峪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写着‘明’字的大旗随西风的风起舞,发出猎猎响声。

    他们这一路绕过了天山山脉,翻过红山垭口,再从巴里坤草原向南,就可以到达哈密。

    西北外的距离概念和内地不同,这里的两座城池可能相隔数百里,而且沿途所见大多都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长途行军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来自于物资保障,所以四万战兵之后其实是庞大的辎重队。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国力强盛的时候,中原王朝才有力量向西域投送力量。

    近两个月的时间,周尚文就是领着兵马赶路、赶路。

    直到巴里坤草原快要走完,才遇到了第一波明军。

    大约是斥候那一类的人。

    哈密卫提前已收到消息,所以派了人出来迎接。

    “末将哈密卫百户蒋道齐见过大将军!”所来之人将一封信举过头顶,这也是他身份的证明。

    周尚文一早听到有人来了以后非常激动,所以立马在帐中召见此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