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体验够了真·四周都是南方后,林鑫咬了咬牙,报名参加了北极冬泳。 说实话,她出发前虽然本着“多准备点儿准没错”的心态买了干式潜水服,但她却完全没打算真的在北极冬泳。 但可能也是被船上的氛围感染了吧。 在她发现很多六十多岁的老大爷老大妈都还要北极冬泳,而且是打算随便穿个泳衣泳裤就下水的时候,林鑫觉得自己都带着保暖隔水的干式潜水服,如果再不下水就实在有些遗憾了。 而且今天的温度也还算不错,才零下四摄氏度,还在她的接受范围之内,所以就也毅然决然的报了名。 “加油——加油——!” “加油——加油——!” 每一个决定北极冬泳的勇士都会得到所有游客的热情鼓励,林鑫也不例外。 她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等工作人员把安全绳拴在她的身上,然后在大家热情的欢呼声中跃入了北冰洋。 嘶——真冷啊。 即使有干式潜水服的保护,但在跃入海水的那一刻林鑫还是感到一阵寒意。 不过随着她游动起来,这种寒意很快就消散了。 海水隔绝了人声,虽然她还能隐约听到岸上大家的欢呼鼓励,但把头扎入水中之后更多的只剩下一片朦胧的幽静。 决定冬泳是对的。 林鑫在潜水镜里睁开眼睛,岸上看不到的冰川真容呈现在了她的眼前。 缥缈悠远的欢呼声透过海水的律动朦胧的传入她的耳中,这一刻林鑫觉得自己好像在看一个亘古不变的冰巨人。 这是岸上无法获得的体验…… 发呆被腰上保护绳的拽动打断了。 这时候林鑫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在水中发呆了好一阵,这是岸上的安全员在试探自己是否遇到了危险。 于是她重新按照既定的路线游了起来:游到距离大家所在的大片冰川十几米远的一块儿浮冰上,然后再游回来。 “真的是太震撼了。” 因为林鑫在水中的短暂发呆,所以等她回到岸上之后围观的人们都在关心的问候她是否在水中出现了不适。 这让林鑫的分享欲爆棚,她开始大力给周围的游客们安利自己在水下见到的冰川真容。 “她不能用美来形容,只能用震撼……,水下的冰川是纯净、巨大、古老、宁静等等特质的结合体……” 林鑫一边在脑子里搜寻着最适合描述那个场景的中文词汇,一边磕磕巴巴的用英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乘客们安利。 更多之前在犹豫是否要下水的乘客被林鑫描绘的景色触动了。 到最后,船方派来的安全员甚至和林鑫开玩笑说自己回去之后要申请加班工资:因为林鑫的鼓动让这趟旅行中决定北极冬泳的乘客翻了倍。 我还会再来的。 晚上,经过8个多小时的北极冰盖之旅后,乘客们再次返回了船上。 林鑫一边疲惫的胡乱洗漱了一下,一边把自己扔到了床上。 今天这一天真是太累了,除了冬泳之外,她们还被持枪的护卫们保护着徒步在冰上走了7个多小时。 虽然一共只短短的走了4公里,但冰上前行的艰难,再加上防卫北极熊来袭的恐惧和在北极上的兴奋加在一起,完全的耗尽了林鑫的体力。 可虽然累,林鑫却也对这趟旅程回味无穷。 我还会再来的……对了,我也要去南极……珠穆朗玛峰…… 伴着万千的思绪,林鑫飞快的进入了梦乡。 第 110 章 北极之旅给林鑫带来了…… 北极之旅给林鑫带来了无穷的回味, 甚至因为太过精彩而让她觉得接下来的几个月有些索然无味。 不过生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也确实平静。 因为两宗大型收购,林鑫短期内再也不用担心钱花不掉了。 而在事业发展上,公司也进入了整合期, 所以也没有什么是需要林鑫特别关注的。 9月的基金会评审倒是让林鑫打起了些兴趣。 自打确定了“投资有实现机会的脑洞”原则之后, 林鑫就把之前被组委会预审筛掉的那些高风险项目一一拿回家研究了一遍。 然后在基金会运作经理孙庆楠欲言又止的眼神中, 把以下两个颇具科幻色彩的项目都重新放进了候选名单—— 第一个自然是之前林鑫特意为它找过自己侄子林朗的VR项目了。 根据项目书上的描绘, 这个VR设备不仅仅是作用于人的视觉, 同时也能通过体外生物电信号发射装置等一定程度上的让人产生正在跑、跳、走等感觉。 当然,一切也都能确保安全健康。 第二个项目是智能保姆机器人。 根据项目书,整个机器人的研发将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意义是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去使用现有的家用电器完成家务。 举个例子, 在它研究成功之后,林鑫就可以躺在床上, 用手机命令机器人把脏衣篓里的衣服放入洗衣机,并判断衣服的材质。 之后机器人会启动适当的洗衣功能,在衣服洗好之后,他也可以把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晾到衣架上。 或者他还可以通过命令把桌子上的脏碗筷放进洗碗机,给扫地机器人更换尘盒等等。 这一阶段的机器人相当于一个听话的家政服务员,可以拓展原有家用电器的服务前端后端, 将人类彻底从简单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