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佬穿成渣男[快穿]在线阅读 - 第147页

第147页

    诸葛心不由得扬起嘴角,确实很细心。

    不过皇弟送的东西应该不会有问题,这个弟弟向来与她感情要好,是不会害她的。

    诸葛心虽是公主,但自小被诸葛景疼宠着长大,没经历什么风浪,性子养得十分单纯,她不知道,有时候,再深的感情在利益面前也会不值一提。

    诸葛玉以前与她确实十分要好,因为她得诸葛景宠爱,与她交好便能引起诸葛景的注意,分到诸葛景的宠爱,当然,也不乏有几分手足情在内。

    但自诸葛景死后,诸葛玉被扶上皇位,诸葛心嫁给楚恒,他们就站在了两条不同的阵营上。

    在诸葛玉心中,她不再是皇姐,而是摄政王妃,她的孩子也不是他的外甥,而是一个可能与他抢夺皇位的对手。

    诸葛玉以前不会害她这个皇位,但现在就不一定了。

    楚恒就能看透这些弯弯绕绕,哪怕诸葛玉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也不得不防。

    而也证实了他的猜测,那些赏赐送到陆云那没多久,便查出了不少问题。

    是时,楚恒正在批折子,听到江鸣禀报,陆云求见,他便知道诸葛玉赏赐的东西有问题。

    搁了朱笔,道:“请陆大夫进来回话。”

    江鸣把陆云请了进来。

    陆云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几样东西,她行了礼,直接道:“王爷,你让我查看的东西中有几样含有对孕妇不利之物。”

    “这些是什么?”楚恒扫了一眼托盘里的东西问。

    陆云道:“是一些上等的滋补药材,里面却混了些令孕妇滑胎的粉末,如果不仔细查看,很难看得出来。”

    楚恒拿起药材看了看,果然见上面有少量粉末,如果不懂之人,定然不会看出这些粉末是滑胎之药,行事如此缜密,倒是宫中的手段。

    会是谁下的手?王若兰吗?

    不应该,王若兰现在一定想尽法子想挽回他的心,是绝不会蠢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对诸葛心的孩子下手的。毕竟他昨日说过要留下这个孩子,她就算再不愿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下手。

    东西是诸葛玉送的,而这个孩子对诸葛玉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很有可能是诸葛玉。

    一定是他今日提出事带折子回府批阅,诸葛玉觉得他极其重视诸葛心腹中孩子,所以才出此下策,想要害死诸葛心腹中孩子,以为这样就不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看不出来,诸葛玉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已经有这般城府和心机,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原文中,诸葛玉在这个时候也赐了东西给诸葛心,可是诸葛心的孩子并没有滑掉,看来,是这个孩子命大,可是命大又如何,躲过一次能躲过两次三次吗?诸葛心没有防人之心,加上原主又不在意她,没有为她设下保护圈,诸葛心的孩子能活下来才怪!

    “王爷,是皇上?”江鸣惊问。

    除了皇上自己,谁敢往皇上赏赐之物下药?这事一定是皇上指使的。

    当然,也可能是太后,太后见不得长乐公主生下王爷的孩子。

    楚恒看他一眼,没有出声。

    江鸣见主子默认,心中一惊,“那此事该如何处置?”

    “一国之君悄悄给自己的皇姐,摄政王的王妃下药,这事要是传出去,你觉得朝臣和子民会如何看待?”楚恒冷笑问。

    江鸣会意,抱拳应道:“属下这就将消息传出去。”

    “那些东西该如何处置?”陆云问。

    今天的事也让她对皇室有了更深的了解。

    她本以为,一些高门大院,深宅之中会有如此龌龊之事,没想到连高贵于皇族也会这么阴暗。

    长乐公主可是皇上的亲jiejie,且皇上只是十岁幼童,怎么就做得出这种事来?

    “你把这些包起来,和那些东西放在一起,等会本王会让人送回宫去。”楚恒道。

    陆云看他一眼,现在也只有摄政王有实力与皇族抗衡了,以前她还听闻摄政王对长乐公主不喜,现在看来,传言并不可信,从她今日所见所闻中,摄政王对长乐公主还是很重视的。

    但这与她无关,她只管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即可。

    她应下,退了出去。

    陆鸣去传了消息,回来便听楚恒的吩咐将东西原封不动的送回了宫中,与那些东西一起被送回去的,还有楚恒带出宫的奏折。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多时,整个京城就传遍了,百姓们并不敢议论皇族,只敢偷偷关在屋里小声说。

    “不会吧?皇上竟然要害长乐公主腹中的孩子?”

    “长乐公主有孕了?这事我怎么没听说过?”

    “听说昨天才得知了公主怀孕的消息,今天皇上就在赏赐给长乐公主的东西中下了滑胎的药。”

    “长乐公主可是皇上的亲jiejie,皇上竟然下此毒手?也太狠毒了吧?”

    “是啊,特别皇上才十岁,一个十岁的孩子啊,怎么会这么心狠手辣?”

    “连自己的亲jiejie也下毒手的人,怎么会把我们老百姓当回事?现在皇上还没亲政,要是以后亲政了,我们老百姓哪有好日子过。”

    “可不是,连自己的血亲都下手,我们这些老百姓又算得了什么?”

    “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老百姓关起门在议论,交好的大臣们也都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闭了门窗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