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有游女在线阅读 - 第3页

第3页

    “燕子已有十七足岁了吧?”

    小姑娘点点头,这种问题完全是没话找话,外婆比她自己还清楚。

    老人家絮絮叨叨地继续说下去,“像婆婆这么大的年纪,已经嫁到你外公家了……那时候你外公只是个小校尉,我记得啊……”

    外婆算不上吴都王家的嫡系子女,只是个小宗女儿,在当时武人身价倍增的年岁里,与外公的结合是很正常的。吴国季世,曾经钟鸣鼎食的王、谢二家随之式微,门庭衰败,等到故周灭国迁鼎,吴国在十余天后也国祚颠覆,国君亲自负荆前往炎都,吴国改郡。

    虽说兴亡百姓苦,这些听起来轰轰烈烈的事迹,改朝换代,祖庙倾颓,对于下层平民来说没有太深刻的感觉,或许生活在脱离兵燹之苦后,还要更好一点。

    等外公把那纸书放回信匣,晏晏才回过神来,婆婆说了些什么都未入耳。

    老两□□换了一个眼神,外公笑眯眯的眼神让小姑娘没由来心头一紧。开口的是外婆。

    “燕子想不想去外面?”

    “外面?现在这么晚,明天可以。 小姑娘隐约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变化,眼下不知老两口意欲何为,只能乖乖撒娇。

    “婆婆说的是离开吴郡,去你一直想去的北地哦。”外婆也是一副笑眯眯的神色。

    晏晏拉住她的衣角,摇啊摇的,“婆婆不是想要把燕儿卖了吧?”

    “嗯,我和你外公年纪大了,以后无力顾你,理应为你找个清白人家‘卖了’。”外婆的语气笃定,哪里像是和她开玩笑。

    晏晏垂着头,想要说点什么来反驳,婆婆继续和她说。

    “我和你外公认识两个青年俊彦,都是一等一的好人才,一个是当朝太学生中的翘楚,被京都誉为‘江吴玉树’;另一个是文名动京华的年轻才子,将要接任太史官。都配得上我家小燕儿,你自己选一个吧。”

    这是什么话啊?小姑娘瞪大了眼睛,这和里巷最烂的戏文一样的情节,还叫自己选一个?下一步是不是要搞个招亲?外公外婆再怎么想把自己嫁出去,也不用如此儿戏吧?又不是什么豪门小姐,听他们不似玩笑的话让小妮子哑口无言。

    晏晏有壮志,心里明白自己还不是什么奇女子。她不是市井传说里解救落魄士子的官家小姐,也不是多才多艺的名伶佳人,仅仅是个喜欢胡思乱想的小丫头,在思春的年纪里才有那么几分如诗的少女情怀,来不及幻想将来夫婿的模样,老人家已经为她cao心嫁人的大事了。

    屋里没有人说话,灯花噼剥作响。婆婆凑上去,拈出那封书信又看了一回。

    晏晏没有看到,那封信右上出格是这样写的:李伯祖老大人在上,不肖孙谢客跪伏稽首,再拜祖母……

    小姑娘还在一种茫然的状态中,没有发现他们低声的交谈。外婆轻轻把手搭在小姑娘的肩上,晏晏抬头看她,老人家面容慈祥。

    “燕子,这些天好好和婆婆学习一下怎么做一个淑女。你的夫君下月上旬,就要回吴郡来,到时候就在这里成婚,我和外公年岁去了,不能随你们去京都观礼……这是你外公的意思,也是我们的心愿。”

    刚才还说笑着叫她择婿的婆婆,居然已经想把她的婚事都定下来。而且这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温温和和,最是让人无力。这是极为正常的,人亦有言“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在这个匪媒不得的年月里,晏晏仅剩的亲人就是老去的外公外婆,他们要为小外孙女定下一门婚事,于情于理,都无人能反驳。

    当然,还有一个人可以发出她微弱的声音。

    “婆婆,我不想这么快嫁出去……”对于未知的生活,未知的夫婿,仔细一想,小姑娘充满了恐惧。这种焦虑,是正常女子都会有的,她害怕的是进入一个未知的环境,离开养大她的老人,重新开始一段完全没有眉目的生活。

    旁人眼里的晏晏总是笑着的,做什么都是欢快的模样,完全没有其他双亲俱殁的孩子那般郁郁寡欢、不苟言笑。

    “听话,我们生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帮你这只小燕儿找到新家,了却这桩事后就再无挂心。再说,也没有叫你马上嫁给那小子,等他回来婆婆还要仔细看看他能不能照顾好我的小燕儿。”

    她嗫嚅片刻,没有问那人是谁,哀哀怨怨凄凄惨惨的小模样把外婆逗笑了。

    “放下你的小心肝吧燕儿,你的夫婿决计要比你外公强,这回算得上衣锦还乡了,专门过来接你过门的。”外婆如此说着,不想再浪费灯盏,摆手让外公先去外屋厢房休息。

    晏晏拉着婆婆不放她走,接着问道:“方才婆婆说了,我的……那人是哪一位?”

    小姑娘还想挣扎,思量着刚才婆婆说过两个人,各有优点,他们居然已经选好了。若婆婆说是前一位什么太学生首席,就推说不喜欢这种还在读书修习的,若是后者,则言不想做御史夫人,这些为官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其实晏晏两个都不喜欢,什么太学生之类的,在她眼里就是一个书呆子,木讷无趣好欺负,一点也不“英雄”--就像,就像那个谁来着……至于要步入仕途的那位,多半春秋已不富,若是个冷脸长须的北人,岂不是可怜自己芳华错委身。说到底,她对读书人带着成见,这是从小就瞧不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