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EDA软件。 凌皓毕业后进入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做EDA软件。 只不过做出来又如何呢?没有市场。 国内的芯片设计商哪个用的不是美国的EDA软件服务? 嫌他们的贵。 可如果不是熊猫EDA的出现,美国的那些个服务商又怎么可能会采用价格战狙击熊猫呢? 这些设计商,他们占了一时的便宜,但日后呢? 凌皓原本没想要跟这个老顾客说什么,但对方又说了句,“说起这个EDA软件我得说句,当年那个熊猫太贵了些。不过现在也挺好,这个海芯还挺便宜的,比美国货还便宜。我专门打听了下设计这个的就是你们那个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说是拿到了熊猫的授权,回头还要把熊猫做大做强呢。” 熊猫。 从北京到南京,凌皓始终被这个词围绕着。 如今他回去,回到最初的起点去,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领导挽留凌皓,“我们在和爱立信谈合作,到时候合作达成,还需要你来做技术监督。” 凌皓心底苦笑不已,合作就是引进外来的技术,实际上熊猫的自主技术道路依旧被堵的死死的。 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但他到底不再是那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我父母都在首都,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想回去多陪陪他们。” 领导无奈,知道他去意已决,“IC产业想要发展,不是国家拨款一两亿能解决的问题。小凌呀你得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落后的太多,又想要挣钱。 不能再走老路子了,那条路行不通啊。 这肺腑之言凌皓听了进去,所以回到生活了将近十年的首都,他问秦蓁,“你们有什么打算?” “想先攒点钱,然后把我们的软件推出去,出口转内销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提议让凌皓皱了皱眉头,“什么意思?” “国际市场上大的EDA软件费服务商都来自美国,其实日本也想发展这个,但他们没发展出来,比起软件,他们更注重硬件。软硬都能抓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只能选其一,把硬件发展好倒也不错。” 秦蓁瞄准的市场就是日本。 原因倒也简单,美国这几年没少针对日本半导体市场,虽说这是老子对儿子的斥责,但儿子也不免心生怨怼。 如果能够趁机搞一下日本市场呢? “日本企业,怕是不会轻易撇弃美国的软件服务。” “那咱们试试看嘛,国内国外两手抓,再就是欧洲那边也试着去攻克一下,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走国际化这条路凌皓倒是很认同,他也深知走这条路是多么的不容易。 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志同道合”,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行,那你想怎么搞?” 秦蓁笑了起来,“师兄爽快人,我听李老头说你当初负责熊猫的架构对吧?要不咱们讨论下?” 这是龙骨,是框架。 在这个架构中不断的填塞东西,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EDA软件,为芯片设计商提供服务。 尽管秦蓁这么长时间来反复的研究,但她还需要一个绝对熟悉的人,和她还有吴迪一起来重新构造这个软件。 并非推倒重来,而是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 这个小小的改变在吴迪看来,是个巨量工程,等到明年这时候能完工就不错。 然而秦蓁和凌皓的效率非常的高,高的甚至有些离谱。 在吴迪完成本科学业拿到毕业证时,凌皓已然在原本架构基础上完成了秦蓁提议增加的内容。 而等到研究生开学的这两个多月时间里,吴迪几乎吃住在设计中心,比他.妈陈女士还要忙。 国庆节前,秦蓁已经把升级版的熊猫EDA搞得像模像样。 “就当是为祖国母亲送上的生日礼物吧。” 接下来就是数据验证。 在这方面,秦蓁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不止他们在忙,章程达带着骆新蕊挨家挨户的推销海芯EDA也有收获,最开始压根见不到人,以至于骆新蕊想了法子去老板娘的单位打交道,这才发展到第一个客户。 半年多的时间,他们总算把海芯推销了出去,虽然数量并不算多。 但多少有了客户,有客户就能拥有数据。 再加上傅鹏霄和凌皓的关系网,李国利也跟老友打电话搞来了一些数据。 升级版的海芯在这年圣诞节前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次调试。 秦蓁觉得浑身疼得厉害,她试图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让自己没那么难受,转头就看到凌皓趴在桌上。 “师兄,还好吗?” 回答她的是呜呜的哭声。 秦蓁恍惚了下,怎么哭了? 系统: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钢铁直女? 秦蓁:……这还成我的错了? 她这不是见惯了大世面,觉得这成功不过是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嘛。 不过想一想还是蛮高兴的。 她都成了程序员,而且还是高级程序员。 系统:庸俗,你现在是工程师好吗?特级工程师!格局,格局大点! 秦蓁:嗯,很厉害的程序员。 她喜欢这个技能。 技多不压人,而且都是有效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