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还是要考试[女穿男]在线阅读 - 第101页

第101页

    但是他知道,这两个同窗,迟早有一天,会叫所有人知道,不能小瞧了他们。

    姜榆看着面上谈笑风生的两位,只觉得很神奇,以前她对于小李也是没见面就久闻其名,没想到后面他们能够成为住在一个院的同窗,还能成为好友。

    如今这章唤的情况也差不多的不知道他们后面有没有机会真正地认识呢?

    或许没有了,毕竟乡试后,各位考生只等了放榜,也就各奔东西了,最多是在京城才会相遇了。

    他们四人边吃饭,边听大堂里的考生八卦,说得最多的自然是关于这考官的。

    但凡是这考官,就一定会有自己的评卷喜好,有时候你文章写得出彩还不够,还得合考官的胃口,不然同一份卷子,不同的人评卷,得出来的结果,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

    姜榆觉得自己最缺的大概就是政治敏感度,这东西吧,它看不见摸不着,一时半会儿它也培养不起来,比读书还难以琢磨。

    像洪逸这种自小就家里耳濡目染的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她对这方面的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灵敏的反应。

    虽然这两年她也不错过从京城出来的邸报,但是姜榆觉得自己以后可能玩不来权术那一套,不然指不定哪天就被下套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听到别人在说考官的喜好,她也仔细听了,不求能写得正中考官的心坎,但求别正中雷点。

    …

    隔天他们又到贡院报道,第二场考试是十二号,不过照常要提前一天进场的,这次考的是公文的书写能力,诏,表,诰之类。

    实用性很强,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姜榆觉得自己该准备得都准备了,只需正常发挥就好。

    十五号的最后一场是最考验人应变能力的了,考五道题,经,史,策,论,涵盖的内容最广泛,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也最高。

    不仅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事儿,还要对此进行点评和写出对策。

    之前听其他的考生在说,这次京城派出来的两位考官,主考官是高门出身,仿佛更喜欢辞藻华丽的文章。

    但是那副考官是寒门出身,最是重视实干性,两位考官的喜好,可谓是南辕北辙,真叫人左右为难。

    洪逸家里也有些打听的门路,他直道这是真的,与其纠结写哪种风格讨好考官,不如直接按着自己擅长的写就好,至于其他的,只能交给天时了。

    姜榆确实写不大出来辞藻华丽的文章,比起文字上的炫技,她更擅长直点问题的要害,可能她和小钱都是来自乡下的土狗,两个人的文风都十分淳朴,她按着自己日常的风格写了,其他的且交给命运吧。

    第三场考完之后,出了考场,姜榆吃了饭,方才安心地睡去,这十来天就算睡觉,也处于紧张的状态。

    如今考试都考完了,方才真正地安心睡去。

    考完之后,几个小伙伴们碰头,其他三人还好说,脸色都平常,只是李元前头两场也是笑嘻嘻,考完这第三场整个人都焉了。

    最后一场完全不是他擅长的地方,都是些实务题,太过于接地气,还是整整五道,他只好硬着头皮答了。

    考完之后,他们并没有马上回去,都留下来等着放榜,秋闺的榜单最晚半个月就出来了。

    所以除了心里确定自己这次完全没有希望的,其他人都留在府城,等着放榜。

    姜榆这几日,把自己这些年整理出来的笔记,一一拿出来,把每年乡试的考题,出处,考的频率,可以参考哪些书一一罗列清楚。

    并对每一本可以找到相关知识点的书,做了简单的介绍,再把这东西,拿去给她二哥好好看看,问问二哥把这辅导书拿出去印了卖可行不可行。

    这个想法源于她刚开始每回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看哪些书,费了她很大的功夫,这时候若是有这种辅导书,就不需要再苦恼了。

    这辅导书虽然只是自己这两年的积攒没法说是最优解,但是想来对于和她有同样困惑的考生来说,好歹还有个参考的作用,毕竟不是每个考生身边都有优秀的大师作为指引的,资源很多都被有底蕴的人家给垄断了。

    当然她的初衷也没有如此高尚,她也是为了赚钱,来省城赶考一趟,就花掉一百多两银子了。

    二狗子一年教书的收入也才三四十两,加上秀才一年额外的收入,还有田租的收入,再加上吕氏的陪嫁铺子的租子,她家一年到头撑死也就七八十两的收入。

    这个收入够他们一家体体面面地在荷花镇过日子,每年还能再买几亩的上等水田,但是如今不过出来考试一趟,就去了一百多两。

    今年二狗子怕不是没钱买地了,以后她要是有机会进京赶考,二狗子定然砸锅卖铁都要送她去的。

    但是二狗子心里对土地的执念,不买地还卖地简直就是要了他的狗命了,姜榆实在不想因为自己剥夺了二狗子唯一的爱好。

    虽然说如果她考上举人,随着她地位的水涨船高,缺钱的话,有的是人赞助她。

    远的不说,她二哥,铁定分分钟拿钱砸她,但是这银子,还是得自己赚的,才能花得自在,再说她这么大一个人了,还伸手跟她哥要钱,多不好意思啊!

    这辅导书反正她在市面上是没看到过,如果做得好的话,必然是要大火的,她这十几年,别的都没怎么学会,只埋头读书了,所以她才想了这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