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 马车不紧不慢地走了两日。 第三日午后,一行人终于踏足醉梦风流的扬州城。 沿路只见十里长街、锦瑟千灯,繁华风光几乎要迷去游人过客的眼。 姜家是扬州城里有名的世家,宅邸坐落于城东,灰墙青瓦,朴素而典雅。并不似大多数豪贵府宅一般、有着吞山吃海的大小和野心。 陆宜祯甫一下车踏,便有候在门口的老嬷嬷迎上来,面容堆笑道: “哎哟,小宝姑娘可算到了,瞧瞧,这水灵灵的,当真成大姑娘了。快进,快进,老爷子和老太太一大早就在堂上盼着你呢。” 走过垂花门,还没进正厅,便听得一道隐含着激喜的声音从厅内传出来。 “小宝儿,可是我的小宝儿来了?” “母亲,您慢点儿。” “别挡着道,快同我出去看一眼。” “那祖母,我搀着您罢。” 一屋子人乌泱泱地从正堂门里涌了出来。 陆宜祯伫在原地,只消一眼,便把前来迎她的人给大致认了个全。 中央站着的、两鬓比记忆里更加斑白的外祖父与外祖母自不必说,还有大舅舅、大舅母,以及,一个年轻俊俏的小郎君。 “真是我的小宝儿。”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眼中浮上热泪,朝她招手,“快过来,让祖母好好看看。” 陆宜祯也忍不住心下重逢的喜悦,蹬蹬跑上前,钻进了老妇人怀里。 “祖母,我在京城可想你了。刚过去那几天,没有你在我床边讲故事,我睡都睡不着呢。” “就属你会哄人。”老太太乐呵呵道,“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祖母抱都抱不动了。” “那我也可以抱祖母的。” 又是一番久别的家常话。 向在场的长辈们前后问过礼,陆宜祯便随着众人进了正屋。 刚入座,就见主位上的大舅舅瞪了一眼身旁候立的年轻小郎君。 “还不给你小宝meimei倒茶去?” 小郎君撇了撇嘴,提起茶壶,迈步走过来,给她倒了杯茶,又完成任务似的,不带感情地对她说: “小宝meimei,请喝茶。” 这语气神态…… 陆宜祯犹疑地唤了声:“姜,敏行?” 小郎君骤闻此言,浑身一抖,仿佛不堪受辱般,“咚”地扔下茶壶,瞪大眼看她,非常不可置信道: “你才认出我来?” 座上的大舅舅不满地蹙眉:“你朝你meimei吼什么呢?” 姜敏行这才偃旗息鼓,只是一双眼犹带了三分凉意地剜她。 陆宜祯兀自把他浑身打量了一遍:“这真不怪我认不出来,你以前,长这样。”说着,伸手比划了个球,“现在,长这样。”又比划了根竹竿。 听得这话,姜敏行面上表情稍霁,颔首道:“嗯,也有道理,你也觉得我比小时候好看多了,是罢?” “姜敏行,你喜欢夸自己这一点,倒是从小到大都没变。” “……陆小宝,叫我表哥。” “你只比我大两个月。” “叫表哥。” “姜敏行。” “表哥。” “姜敏行。” “哥。” “姜敏行。” 主座的大舅舅再一次发话:“你meimei喜欢怎么叫就怎么叫,区区一个称谓,叫你一声是让你掉块rou吗?” 姜敏行闭上嘴,提起茶壶,又走了回去。 复说了会儿京城中的情况,姜家的二房和三房也紧赶慢赶地来到了主厅。 陆宜祯忙从位子上站起来,向着两家的舅舅、舅母行礼问安。 一大家子人叙话到申时尾巴,又布了一大桌子酒菜。 席间谈笑不断,倒是无一人问起她在奉山的事情。小姑娘在吃菜的间隙,偷偷地松了口气。 姜老太太膝下三男一女,唯一的小女儿嫁了陆氏子,远在京城不能相见。 孙子辈四男两女,有远赴他乡求学的、也有出阁嫁人的。来来去去,也只剩姜谨言和姜敏行两兄弟好端端地呆在家里。 如今回来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小外孙女,老太太高兴得连喝了好几盏酒,满面的红光把昏沉的老态都驱散了不少。 宴席到末声,主位的大舅舅压着几分醉意,把姜敏行喊了起来: “你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只晓得逃课闲逛,扬州的街巷想必你最是熟悉不过。你meimei时隔六年回来,这几天住在家里也是无聊,你带着她,出门多见见、多玩玩……如若敢叫你meimei受了委屈,你就,就等着老子把你的腿打折!” 第43章 猗猗十三 该会令多少男子心碎呀? 陆宜祯虽说在扬州城生活了将近十年的时光, 但离开了六年再度归来,这座记忆里的城镇如今已然变得熟悉又陌生。 主干街道的老字号没变,屋檐外饰却换了新漆;沿途的吆喝叫卖声也没变, 老人却换了新人、旧物也换做新物。 “前面那家,六七年前是卖葱油饼的,不过现在已经是一间首饰铺子了, 你若是喜欢首饰……” 姜敏行习惯性出口的话戛然收住,生硬地改口:“那咱们也别进去了罢。” 本以为只是纯粹的出门闲逛, 他并没有带小厮。 可怎知身旁这个看似斯文柔弱的小姑娘, 买起东西来, 却毫不含糊。一会儿说, 要给京城的闺中好友带份手信;一会儿又说, 得给未过门的表嫂嫂也挑份礼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