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萧还慎看起来比几日前憔悴了很多,眼下挂着两个大大的乌青眼袋,唇边甚至还冒了一圈胡茬。 陆宜祯被他这副要死不活的模样吓了一跳。 “你这几日究竟去做什么了?竟把自己弄成这副样子?” 萧还慎不答,只深深地看着她,眼睛里许多复杂的情绪混沌交融,如果这眼神能发出声音,那必定是长长的一口叹息。 陆宜祯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又一步。 “你不要太伤心。” 他说。 陆宜祯奇怪地望着他,不能理解:“无缘无故的,我为什么要伤心?” “这段时日……”他斟酌道,“我查到了一点不得了的东西。” 萧还慎从袖里摸出两枚铜板。 “你还记得它们吗?” “这不就是你下山赌钱赢回来,又藏起来没被夫子收走的钱么?” “对。”他把铜币摆到日光下,“你再仔细地瞧瞧,这二者有何不同?” 两枚铜制钱币看起来都很有年岁了,通体包浆,正面的“崇化元宝”四个字样,端正大气,是太.祖皇帝亲手所书。 陆宜祯犹疑地摇摇头:“上回不是说了?它们,一模一样呀。” “但我要告诉你。” 萧还慎把右边的铜币单拎了出来。 “这枚,是假.币。” “……这如何看出来的?” “这枚币的包浆成色,同自然包浆的并不一样,略微浮躁了些,是人为加工做老的。而且,你仔细看这枚钱币上的‘崇’字,起锋是不是钝了?” 对于古玩包浆的事情,陆宜祯并不了解,但说到“崇”字…… “确实,这字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她反应过来,惊诧道,“有人,有人私铸钱币?” 萧还慎颔首:“正是。为了证实此事,我还特意下山搜集了许多枚铜币,你可知结果是什么?” “每十枚钱币里,至少有两枚是假的。” 十之二,如此大的份额。 这私铸钱币之人,可谓是手眼通天。 陆宜祯急道:“报官不成吗?” 又疑惑,他为何还要特意跑来找她说明这事? “在通州报官,确实不成,除非进京。因为这私铸钱币之人,就是通州知州。” “你也莫要说我冤枉了他,为了把这人揪出来,我可是连换了好几条打听的路线,可每一条线,最终指向的,都是这位知州。” 好半晌,陆宜祯才讷讷地开声:“可是,他好好的一个知州,为什么要私铸钱币呢?通州并不算是贫瘠之地,每年结余的银钱,也并没有那么落魄不堪罢?” “他私铸钱币,当然不单单只是为了钱。”萧还慎道,“最重要的目的,是养兵。” “虞安城离通州府衙并不远,骑一匹快马,半日便可抵达。我在那府衙周围蹲了两日,终于发现,他豢养私兵的地方,就在州府和虞安城之间的一个小田庄里。但我没能进去,并不晓得里头兵力如何。” 陆宜祯:“就算他是知州,养私兵,难道不会被通判又或是都监他们发现吗?” “……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 萧还慎道:“陆姑娘,接下来的话,我保证,句句属实。” “我打听了这几年通州军务的例行巡查,发现有几次巧合。好几次,在都监或是通判要发觉私兵的关头,他们都被别的事情绊住了——追根溯源,这都是因为通判帐中的一位董姓幕僚。” “……而这位董姓幕僚,又与隋世子的关系匪浅。” 陆宜祯下意识反驳:“这不可能。” “我本来也不相信,但是到手的证据令我不得不相信。这位董姓幕僚,与隋世子,几乎是前后脚来通州的。其中间隔,只有三个月。” “不提这个,他们二人常去虞安城西的一处茶馆,也是前后脚去喝茶,间隔时间最多不过十二个时辰。而且就算隋世子未能到、他身边的小厮总会去那茶馆的。” “我怀疑那茶馆藏了什么,能在他们二者之间互传消息,仔细一打探,果不其然,茶馆中有一张桌板下方藏了暗格,可以放置薄纸张。而我今天早晨又去那暗格摸了摸,摸出来了这个。” 萧还慎说到这里,抬手从衣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递给对面之人。 陆宜祯接过,迟疑地将纸条展开,只见里头书写着四个端秀雅正的字—— “鱼已落网。” 这字迹令她熟悉不已。 正是这两年间几乎每月一封的书信里能见到的、隋意的字迹。 可,可小世子不是与官家关系亲近吗?又怎么会帮着豢养私兵的通州知州隐瞒这足以诛九族的谋逆大罪呢? 陆宜祯一时间脑子里乱糟糟地,捏着纸条的手指也不由得使了点力气。 萧还慎“哎哟”一声,忙把纸条夺了回来。 “小姑奶奶,你可悠着点儿,这可是来之不易的物证!” 见她脸色发白,萧还慎于心不忍道:“你也别太难过,趁这事情还没一发不可收拾,你不如与他好好地谈一谈,能劝他收手是最好的。我瞧着,他对你颇是信任……这也是我这次的来意。” 陆宜祯艰涩地看向他,像朵枯萎的花儿,也不知是气的还是伤心的。 “你一向讨厌我哥哥,我又怎么知道,你,你不是在骗我?只是一张纸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