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363节
第四百三十九章 荣归故里 莲儿不仅有了想离开德妃的心思,这里注定是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了。 德妃还不知道自己的宫女儿有了想离开的心思,反而一直在想,哪儿出了问题呢? 为何会如此? 明明安排的很好,如果世孙夫人要是生了个男孩儿,皆大欢喜! 生了个女孩儿,那就换一下。 多简单点事儿啊?为什么就办不成呢? 德妃的心情更不好了,宫里伺候的人本来就不多,这一折腾,更加见少,伺候的人不尽心,德妃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却无可奈何。 永庆帝没有去掉她的尊号,没有撤走她的妃位,只是让她闭宫不出,门口守着禁军呢。 这一方天地,就是她老死之处。 她还不如贵妃,起码贵妃是去英华殿了,那里是佛堂。 李成思的妻子生了个女儿,本来有些浮动的人心,一下子就安定了,谁也不找事儿了,李成思也不整日出门交际应酬会友了,媳妇儿刚生了孩子,正在坐月子,根本不可能跟他滚床单造小人儿,李成思倒是想要个嫡子,却也要等媳妇儿出了月子,养好了身子才行,老果亲王想要个曾孙子,可李成思不要小老婆,他觉得小妾生的孩子,血脉不纯,不贵重。 他自己就算是个庶子出身了,当然想要一个嫡出的孩子,才能给自己增加分量。 这外面消停了,秋天也来了,秋收开始,秋收是大事情,朝廷都要为此祭天祈福,甚至连刀兵都不兴,全力抢收田地里的粮食。 随后在中秋晚宴上,永庆帝宣了一道旨意,他要立后了! 人选就是皇贵妃,进为皇后,着礼部准备封后大典。 皇帝娶老婆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娶老婆,皇帝喜欢小老婆也未必是真的喜欢小老婆的人,一句话,皇帝娶妻娶的是一家子,喜欢小妾也是喜欢小妾的一家子。 这几年皇帝一直尚武,大臣们心里都在犯嘀咕,一个皇帝,穷兵黩武是要不得的,且天下承平已久,擅动刀兵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索性这几年皇帝的决定都是正确的,边境也一直在打胜仗,一打胜仗就朝敌方要“战争赔偿”,以至于国库丰盈,皇上连不住人的坤宁宫都修缮了,现在再也不怕天下哪儿哪儿有灾祸了,因为国库有钱了啊,户部尚书每日再也不是愁眉苦脸的怕人来户部要钱了。 每年北方蛮族的各种牛羊进献,京城的牛rou价格都降了不少。 大冬天的连牢房里都有羊汤给犯人们喝了,驱寒气效果怎么样不知道,反正犯人有的喝就行了。 谁知道这会儿竟然要立后。 如果林婉儿没有孩子,大家还不觉得什么,后宫后位空悬近二十年,有了皇后自然是好的,但是皇贵妃有一个儿子,这要是成了皇后,那孩子就是嫡子。 储位人选也不用多想,就是九皇子了。 永庆帝立后,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是朝廷的大事,后宫要有女主人了。 而且他竟然立的是一位文官的女儿,他们以为就算是立后,也得找个武将家的闺女呢。 后来知道是皇贵妃,众人还挺惊讶。 不过细想想,皇贵妃也挺好,起码一个翰林家的闺女,总比一个武将家的闺女强啊。 丁田回家后开始翻箱倒柜,王佐看到他这样乐了:“你找什么呢?” “恭贺皇后,是不是得送礼啊?这每年送礼送的我都要吐了。”丁田以前小人物一个,送点礼物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每次送礼都千挑万选,幸好有老王管家给他看着。 “到时候你跟我一起送就行了,我那边有准备。”王佐家大业大,宁王府富贵滔天,不差那点送礼的东西,主要是丁田这家底在京中根本不够看的,每年的礼物都是东墙补西墙,这家的送那家,他自己留下的东西少。 “哎,封了后,是不是就消停了?”丁田道:“一连两年都是不着消停,各种震荡。” 京中风起云涌,无数勋贵落马,丁田就算不在刑部大牢那里上差了,也有刑部大牢的人来往,消息他知道,那里不少人家都被判了刑,其实他们也不冤枉,只是量刑太重了,一家子人,统统流放。 女眷哭哭啼啼,没了高官庇护,漂亮的女人下场没几个好的。 现在也该平静了吧? “应该是了,只要东宫再一立,齐活儿了。”王佐一甩袖子:“到时候啊,这天下就太平喽!” 丁田乐了,笑容干净而清爽。 立后大典只有几日的时间,但是办的很隆重,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这可能是未来的太后。 永庆帝看着一身凤冠霞帔的林婉儿,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初嫁给他的那个女人,也是这样的年轻貌美,也是这样的温柔娴静。 他扶起林婉儿:“以后你就是朕的妻子,后宫交给你,朕放心。” “皇上您放心,婉儿知道该怎么做。”林婉儿温柔一笑:“宫里您不用cao心,有事情婉儿会跟您说。” 她很明白,当皇后不是最终目的,她还是那个谨小慎微的女人,后宫女子的一生荣辱,都在皇上的心念之间。 “后宫交给婉儿,朕放心了。”永庆帝从一旁的盒子里,拿出来一支非常漂亮的五凤朝阳挂珠簪花,亲手戴在了皇后的头上。 因为后宫有了皇后,朝中也跟着一片清净,各地上报的粮食都是大丰收,这一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了。 但是,北边战事又起来,蛮族已经有些受不了了每年的贡献,他们每年要给朝廷进贡五十万头牛,五百万头羊。 整个蛮族被勒索了三年,可以说每一年给的都rou疼的厉害,他们养的这点东西,最后都进贡了,他们倒是能吃饱穿暖了,但是其他的富裕就没了。 加上今年北方早早的就下了大雪,好像是有点雪灾的样子,蛮族本来就容易冲动,这会儿忍不了了,就起了刺儿,直接来找中原王朝的人……讲道理了! “噗!”王佐当时就喷了口里的茶:“讲道理?” “是,蛮王的使者说,这一年一年的东西进贡的太多了,他们有些承受不了,能不能少点?”礼部尚书也是哭笑不得:“边疆的人因为他们是有使者的名头,不敢擅作主张,就将人留在边关外面,不让进,也没给回话。” “他们还学会讲理了?以前不是都用拳头说话么?”永庆帝都乐了:“变聪明了吗?” “是拳头没有咱们的大,现在不得不屈服。”王佐太知道那些蛮族的尿性了:“不同意他们减少贡品的请求就好,据臣所知,他们往南打不过咱们,可以往北打么,那些罗刹鬼子,富裕着呢。” 蛮族的草原跟北方的罗刹国是接壤的,他们打不过大青,可以去攻打罗刹国。 君臣一阵调笑,但是谁都没有同意蛮族的请求。 可奇怪的是,边疆那边的消息一直不太稳定,当然,一直是打胜仗的,但是这胜仗时间长了,也有些不对,功勋是有了,可是蛮族哪儿来的那么多人? 据说他们的大部队没有动弹,可边关的战斗一直都是小规模的那种,加上火药一爆炸,尸骨无存的,都不知道杀了多少敌人。 但是赏赐还是要给的,永庆帝如今国库丰盈,并不吝啬。 只是终究搞不清楚边关的情况,也不太安心,王佐就说他去一趟吧:“三年前臣去过一次,如今再去一次不过是旧地重游而已。” “也好,你去一趟朕也放心,带上火器局的人。”永庆帝道:“正好亲眼看一下那火器的威力。” “是,不过,臣想带一个人去。”王佐抬头,乐呵呵的样子,一脸的甜蜜。 丁田最近很忙,因为秋收过了,晒干菜的、腌咸菜的、入库的新粮,以及他那庄子上给送来的粮食和银子,以及各种出息。 虽然说不用他亲自干活,但是账本要过目,庄子上还有送来的活物,鸡鸭鹅的,以及养的兔子等等。 其实这庄子上还挺能出产的,而且丁田跟佃户们要的佃租并不多,一般人家都是四六分,主家六,佃户四,因为是当官的人家,免税的么。 佃户们干剩下四成也够吃饱了。 不过丁田的是五五分,一家一半,佃户们干劲儿更多了。 且丁田管得严,家里下人并不去庄子上指手画脚什么的,佃户们老实种地,得了产出交了租子后,还能剩下很多富裕的,另外丁田逢年过节的都有一些所谓的“福利”。 就像现在,每一户人家送来租子,都能在主家这里领到一只烧鸡,三斤肥猪rou,十斤的白面,说是丁大人给大家伙儿贴一贴秋膘,一个秋天下来,为了抢收这点粮食,都累坏了,带点东西回去吃点好的,补一补。 另外还有十斤盐巴,二斤糖块,都是最普通的饴糖那种,给孩子们甜甜嘴儿。 倒是将佃户们给笼络住了,他们倒不是缺少这点东西,而是主家的态度。 两年多下来,到底是相处的好了,而且今年王老管家还给丁田置办了一个布庄,家里总该有点产业,不过丁田不经商,买了铺子也只是租出去吃租金,因为家里没有人会经商。 但是买的时候吧,那家人走得匆忙,贵重的绸缎之类的都带走了,唯有一些土布和粗布、细棉布给留了下来。 算是个添头给了买主,丁田家里并不缺少布匹,何况他是官身,穿的是绫罗绸缎,棉布也得用细棉布。 干脆,丁田就将这些东西都分给了佃户,不多,一家两匹土布、一匹粗棉布、一匹细棉布,这么一分下去,果然将那些东西都分完了,还得了佃户们的感激,其中有两家佃户要娶亲,丁田知道了,特意送了一家两匹大红色的丝绸去,这颜色鲜艳,正好成亲的时候做两身衣服穿。 另有老人家的就多送二斤rou,这样下来,倒是牢牢地攥紧了佃户们的心。 他这里忙忙活活的,当天晚上,王佐回来就给他一个惊喜:“带我回老家?牛角县吗?” 丁田听了这个消息,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是,公事,现在回去还能在老家过个年。”王佐道:“何况,你有三年没回去了吧?” “四年多了,在北风府的时候,那一年没回去。”丁田对于牛角县的记忆,更多的是原主的角度,他自己其实是没有多少印象的,但是他却记得那个新的县城,也不知道老家成了什么模样。 被王佐勾起了乡愁:“回去……也好,给父母上上坟,扫扫墓。还有我两个叔叔,堂弟他们不知道学得怎么样了。” 因为学的晚,考试没把握,丁家的几个男孩儿,都没有来会试。 作者闲话:这两天往家里跑了几次,更新番外有些不定时,另外,大家在家里多喝点白开水,勤洗手,开窗通风,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估计现在也没有人多的地方了。 第四百四十章 再见老家的故人 “回去可以在老家过个年,明年开春之后再回来就行了。”王佐早就打算好了,回老家是个引子,如果能在老家过年,丁田肯定会回去的,如果能过清明节,那就更好了。 端午之前肯定要回来京城,但是能回老家呆半年,足够丁田心动了。 果然,丁田心动了:“那我的差事怎么办?” “我看金不换他们挺好的,你那里不就是有一个李庶人吗?”王佐满不在乎的道:“让皇上多分一点注意力过去就行了,现在大家都在忙秋收的事情,还有北地蛮族之事,没人会在这个时候,还在打李庶人的主意,他已经不能成为让人注意的存在了。” 都成庶人了,还有什么可在意的? 古代的“礼节”上讲究颇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对待庶人,连礼节都不用行。 何况是一个被关在天牢里的庶人。 “那行,啥时候走?”丁田已经忍不住想飞回老家去了。 “十日之后起行,你有的是时间准备,带几个人去伺候你?车架也带上,平时坐我的王驾,那里舒服一些,你的车架带回去,也在家里人面前显摆一下。”王佐怂恿丁田:“让父老乡亲们知道你现在有爵位,有官身了。” “可拉倒吧,就我那些仪仗啊,车架之类的,我自己都没弄明白呢,我家里人更不会认识。”丁田才不上当:“我就跟你去公费回家一趟,祭奠一下祖宗爹娘,又不是回去显摆,显摆什么啊?我们家那块你又不是没去过,以前穷的叮当响,现在好点了,每年我们家的粮店都不挣钱,就为了乡亲们的粮食能有个地方卖。” 老丁家的粮行一直是不温不火的样子,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倒是附近的村民们,再也没有了被粮商剥削的困扰,卖粮食的价格一直都挺好,日子也富裕了许多,加上他们离边关近一些,每年大量的皮货跟牛羊在那里交易,他们也能从中获得一点利益。 日子好过了,大家也就开心了。 每年丁田送回去的礼物都很合适,而老家给他带来的东西也很有意思,都是些家乡特产,听说京中米珠薪桂,嗯,大堂弟跟二叔三叔解释了一下这个词汇的意思,从那以后,两位叔叔给他送年礼的时候,都是有二百斤大米,够他一人吃的了;以及一百斤干菜。 年年如此,生怕他在京中吃不饱一样,还有腌制的咸腊rou,每年也必须送来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