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相乱欲何如在线阅读 - 第144页

第144页

    “阿娘不是不帮姨母,实在是时机未到,不好下手。阿娘其实早就在往宫里安插耳目,让侄儿也进来,不过是乘势而为。”崇简皱了皱眉,解释道,“这次被处置的平阳郡王敬晖将军,其实也是阿娘的人,阿娘知道姨母是拦不住被逼下诏贬黜的,阿娘也不想看着姨母这样艰难。”

    婉儿心下深深触动,武皇并没有让她孤军奋战,太平的身上流着武皇的血,这位从小一起长大却磕磕绊绊的挚友,将会是她此后最大的依靠。

    “崇简,我搬出去自有我的原因,我不能与你阿娘走得太近,宫中耳目众多,没有传召,你也尽量少来见我。”并不是不领情,婉儿只能冷漠地作出安排,“我与你阿娘要做一件大事,这种事互相说不出口,只能依靠我们之间的默契,你能明白吗?”

    崇简似懂非懂,却也依然低了头,应一声:“是。”

    婉儿点点头,谨慎地观察一番周围的环境,接着说:“虽然不必你传递消息,但姨母还是有事要拜托你。”

    年轻人就是喜欢被人需要的感觉,崇简一听就来劲了,忙许诺道:“姨母尽管吩咐,崇简一定办到!”

    婉儿认真地问:“你与太子的关系怎么样?”

    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起太子,皇太子李重俊是李显的庶长子,不受宠却被摆在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在韦后的威权下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崇简愣愣地说:“不算很深的关系,但侄儿从小与三郎交好,三郎似乎与太子关系不错。”

    李三郎,李隆基……婉儿想起那天逼死窦德妃时,那个孩子眼里熊熊的烈火。

    “不管你们关系怎样,这件事只有你这样的身份可以去做。”婉儿叹了口气,道,“你要尽力稳住太子,只要他不犯大错,他的位置我和你阿娘就能想法子保住。太子是有正道在心的人,我怕往后风浪大了,他会难以隐忍。”

    尽管并不能理解婉儿话里的深意,但既然是母亲和这位受人敬重的姨母的默契,崇简也立刻应允了下来,带着一个少年将军的英气,抱剑拱手道:“请姨母放心!”

    婉儿信任地点点头,看这个高大的年轻人像来时那般匆匆地归队去了。

    忽然想起当年她送太平出嫁,太平对着镜子里的她,那样天真烂漫地说:“我也想看婉儿穿嫁衣!可是没有男人能配得上婉儿吧?”如今太平的儿子二十一岁了,她依然没有穿上嫁衣,婉儿不敢说是没有男人能配得上她,只是习惯了跟在武皇身边,每天忙着议政,忙着编书,忙着帮武皇处理传位的大事,寒来暑往,不知不觉就到了人生的第四十二个年头,竟然觉得,穿不穿那件嫁衣,也无所谓了。

    帝国豪华的婚礼吸引不了对结亲早已没什么欲望的婉儿,这次庆典没有让她来主持,依然是主持过太平婚礼的武三思在cao刀。这位异姓亲王通过结亲更加稳固了自己的位置,亲信在六部里占了一半,又以公主阿翁的身份,为儿子亲自办礼迎娶公主,一时梁王的气焰甚至盖过了皇帝的威严。

    朱雀大街上热闹非凡,宫里能想到法子出去观礼的宫人们都走了,太极殿的值员也空下去一大半,省部的主官一个都不在,婉儿端坐在空出来的位置中间,并不为外面的热闹挪开心思。

    往常有这么大的事,主官一定十分体恤下臣,放他们去观礼了,婉儿却丝毫没有要停止工作的意思,值员们都不敢说话,又无心议政,都竖起耳朵听遥远的宫门外偶尔传出来的一两发爆竹声,想象着这皇室与权相家旷世的婚礼能有多热闹。

    “昭容,今春的吏部铨选已有结果,这一批是放到地方去的县级以下的官员,昭容看,是不是立刻发往任地?”吏部的官员进来,奉上铨选的名录。

    婉儿停笔,接过名录卷,忽然想起那年与狄仁杰共事,也是由吏部进上来新任县官的名录,还以为有进贤的好事,没想到让他们空欢喜一场,还因此牵连出魏王武承嗣卖官的大案来。

    帝国的官员是皇帝的代言人,武皇从来都极其重视官员的拔擢,因此在教导婉儿时,第一手教她的就是熟记朝中官员履历,以期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评判得失。故而无论武承嗣如何作乱,武皇都尚可忍受,唯有伸手到选官上来时,武皇万万不能忍了。专擅选官,无疑是对皇权的挑战。

    而她这个内宰相,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与外朝的宰相不一样,相权与皇权常常难以调和,而她偏偏就是代表皇权的宰相。

    “这些新员的考卷在哪里?我要查看。”婉儿把名卷放回去,这些都是新人,只有名字根本无法评判。

    吏部的官员却面带难色,支支吾吾地说:“这一榜有三百多人……考卷都保留在吏部,数量实在太多……”

    “那我自己去吏部看。”婉儿打断他的话,就要起身。

    “昭容!”那人竟敢拦住她,见这边起了争执,值员们都望了过来,吏部的官员直接朝她下跪,“请昭容不要为难仆等……”

    在这太极殿里能跪的只有皇帝,婉儿惶然,没想到为这么个县官的铨选能让吏部的官员这样逼她,只好妥协坐回位置,拿着笔久久批不下去。

    “昭容还是批了吧,实话说,这批官员没有考卷,是皇后和梁王直接递来的名册,仆等不敢不从。”吏部的官员见她久久不落笔,低头终于说出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