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欢 第246节
书迷正在阅读:[黑篮]和紫原敦的小甜饼、此世之毒、盛世暖婚:亿万前妻不好惹、[综漫]在高危世界创业奔小康、超凡大航海、[咒回同人]社畜恋爱法则、[综漫]我的饲主是最强、[综漫]原来前任都是大佬、[综漫]家养咒灵离家出走啦、[综漫同]十代目每天都在受惊吓
姚欢心中的石头,也在这一瞬间,像那块方砖一样,落了地。 “犁刀!” 她压抑着欣喜,唤道。 王犁刀短促地应了一声,对姚欢道:“姚娘子你退后些,这砖不太大,须撬下四块,我才能上来。” 王犁刀话音未落,他身边又露出一张年轻的男子面孔。 那是当年差点被张阿四抓去弄死、半路由姚欢和王犁刀救下的河北流民,钱阿丰。 如今已十七八岁的阿丰,不再挨饿的身体,变得颇为健壮。 他手上也拿着铁钩,与王犁刀一起,麻利地将三块方砖,扒了下来。 二人噌地跃上屋中,上前查看邵清。 姚欢道:“为了让守卒不起疑,他也喝了几杯药酒,一时怕是醒不得。” 王犁刀点点头,与钱阿丰先将邵清脚上的铁链投进地洞中,然后二人齐力,架起他的肩膀,小心地把他全身送了下去。 紧接着,他二人与姚欢,都跳入洞中。 黑暗里,又上来一个精壮汉子,乃是段正严留下来的大理四卫之首——卫无常。 卫无常力大如牛,扛起邵清,唤姚欢托着铁链子。 在他前头,则是钱阿丰的父亲,钱三郎。 钱三郎抱着一个被时人称作“夜明珠”的东西。那是一种在阳光下晒足几个时辰后,就能在黑暗中自己发光、不必像松脂那样消耗氧气获得照明的莹石球。 姚欢回头,看着王犁刀和钱三郎,她明白,看过这一眼,她和这些朋友,就永别了。 而帮助她与邵清逃出生天的孟皇后、李七娘等人,她今日,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了。 幽暗中,王犁刀催她:“姚娘子你快走,我和阿丰,还要将砖砌回去。你放心,孟真人道院里的坑,今天半夜,我们就能填上。快走,快走。” 姚欢撸掉眼眶里的泪,转身跟着卫无常和钱阿丰,往黑暗深处疾步而行。…… 这一夜的开封城,与平时并没有不同。 七十二家正店里,依然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鸡儿巷中,打着红牙板子的姑娘们,依然低吟浅唱,或者与客人们说笑诉情。 州桥的夜市里,令人眼花缭乱、口舌生津的各色吃食浆水,依然热销,堪堪一两个时辰,便售卖一空。 汴河的虹桥上,文人雅士依然凭栏赏月,词性大发。启发他们灵感的,除了头顶的朗朗皓月,还有不远处依偎呢喃的鸳侣。 城北的大宋皇宫,则依然在酉末准时落下宫门,经过一夜休整后,重新运作出皇命、政令、权术,乃至肮脏不堪的阴谋诡计。 而在这个繁华喧闹的都城之下,一条已经废弃的军用地道,正帮助一个囚徒与他的妻子,逃出生天。 这条地道,由前朝的统治者所挖,一旦都城被围,一部分兵卒将通过这条地道,来到城外的荒野一隅,造成援兵已至的假象。…… 姚欢喘着气,专注地跟随前头的男人们。 她紧张,又有些激动。 前世在现代,看过的考古发现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那时作为出土文物的七宝莲花灯和官井的螭首砖,帮姚欢锁定了地道在此世的范围。 孟皇后放火烧了瑶华宫后,向宗人寺要了狭小的澄虚道院,寻个由头趋走闲杂,找来王犁刀等帮手,挖到、并勘察了地道的走向,试验了期间会否令人窒息。 李七娘看到了将作监的营造图,知晓了同文馆下的情形,算出了由地道往同文馆夯土地基开挖的最短、最安全的路线。 姚欢终于身处地道中时,深深明白,倘使没有今日不在现场的两位妇人,她的计划,未必能实现。 前头渐渐亮了起来,亮到无须再依靠荧石球来照明。 船工吴翰钻进来,手里拿着一柄铁锤。 “这段河道荒得很,莫说巡卒,连野狗都没一条,放心砸。” 吴翰对卫无常道。 卫无常放下邵清,气沉丹田,手起锤落,三四下后,砸开了他脚上的铁链。 吴翰带着他们,钻出地道。 他已经在这里,守了几天。现在,这个洞口,可以由钱三郎封起来了。 卫无常将依然沉睡的邵清扛上渔船,放入最大的一只竹筐,盖上毡布。 姚欢缩在另一只竹筐中。 夜色里,这条渔船,渐渐汇入繁忙的汴河主航道,与其他那些货船与客船一样,靠着顺流的速度,很快就经过了东水门。 然后,船儿们将继续往南,在帝国星罗棋布的水运网络上,结伴同行,或者分道扬镳。 姚欢透过竹筐的洞眼,最后看了一眼大宋的都城——开封。 大宋清欢 第398章 尾声 公元年,中原王朝使用“中绍”年号六年后,它的西南邻居——大理国,迎来了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 段正严即位的日子,正逢大理国盛大的“绕三灵”节。 这是从南诏时期就存在于白族中的节日,“三灵”来自白族的神话传说,分别指西天护法神“建国皇帝”、洱河灵帝“段赤城”以及建国皇帝的爱女保芸公主。 每年的四月,为期三天的“绕三灵”节日里,大理国的羊苴咩城,人们在苍山洱海边,拜祭神灵,折桑做冠,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新君登基乃大喜,今岁,段正严宣布,除了减少夏秋两税外,自“绕三灵”节开始的三个月内,羊苴咩城的商税也予以免除。 一时之间,四方商贾云集。 白族人的茶叶与药材,乌蛮人的羊皮毡和犀牛皮甲,缅人的白象,波斯人的香料,交趾的粮米,宋人的丝绸与瓷器,本国的、外国的,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商队,络绎不绝。 于此同时,大宋与大理之间的官方交易,也在进行。 羊苴咩城的“云南驿”外,苍山脚下大片蓊郁葱茏的林间,来自西边腾冲府的五百匹良种马——越赕骏,正垂头甩尾,悠然地啃嚼肥嫩的仲春野草。 至多十日内,待交割完毕丝帛与白银的款项,这些滇马,将由大宋广南西路邕州买马司提举官,宗泽,率领属下悉数带走。…… 晴日下的洱海边,一个缠着白头巾的小男孩,穿过正在斗歌的人群,寻到自己的伙伴。 “耶莎罗,我们快推着车儿去驿馆吧。那边住进了许多宋人,我听阿爹说,宋人最是有钱,正好,你会说宋语。” 被称作“耶莎罗”的女孩,也就六七岁的模样,穿着对襟的土布短襦,裙摆绣着蝴蝶的百褶小裙子,一双眼睛不大,但亮晶晶的,好像波光粼粼的湖水。 她看了看自己的竹制推车,没有马上作出决定。 此处人多、热闹,她很想听歌看舞,但小半天了,她的货品,只卖出去两三件。 周遭都是本乡本土的百姓,小女孩卖的这些吃食,他们自家也会做,故而路过的人们,最多也就是指着小女孩夸几句长得好看,却并不光顾她的小摊。 小女孩耶莎罗,是头一回自己来集市上卖东西。 若非段家哥哥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照看好她,她的母亲并不放心才六岁出头的女儿,独自推着小货车出门。 小段哥哥见她犹豫,干脆上前拨开抵着轮子的鹅卵石,推起竹车往外走,一面道:“去吧,说不定,太阳还没落山,咱们就发财啦。” 耶莎罗留恋地看了一眼跳舞的美丽少女们,微笑着跟上小段哥哥。…… 云南驿外,当地百姓闻讯而来,已经摆起一长溜货摊。 小段哥哥的侦察果然靠谱,这里并没有卖酱料和鲜花饼子的同行。 耶莎罗刚擦了擦脑门上的细汗,生意就上门了。 宗泽背袖而立,盯着眼前这个小掌柜,觉得有趣。 才这么一点点地大,就能帮家里赚生计咯,与雄州边境的那些娃娃们一样。 他继而,又生发出一种奇特的感觉,这女娃娃的面孔,为何瞧着,有几分熟悉。 小段哥哥捅捅耶莎罗,用白语道:“你看他的红袍子,这是个大官儿哩,快与他说汉话呀。” 耶莎罗克服了羞怯,拿起一节竹筒举到宗泽面前:“伯伯,这是我娘做的油浸菌子,下酒最好,十个海贝一罐。” 海贝,是大理国的通行货币。 宗泽闻言,甚是惊讶,这女娃娃的汉话,怎地这样流利,并且,竟然带着京畿口音。 他弯下腰,闻了闻菌子,和蔼道:“真香,可是娃娃,我没有海贝呀,那是你们大理国的钱。我是宋人,给你铜钱,可好?” 说着,宗泽掏出褡裢,解开,数了十个给孩子们。 耶莎罗仔细瞧了瞧,她很想挣到这十个铜钱,但她不能占这个宋人的便宜。 她于是仰起脸,对宗泽认真道:“伯伯,我娘说,三个大宋的铜钱,就能在酒肆里吃到一份上好的‘黑格’,但如果用海贝买,须三十个。而且,你这十个铜钱里头,有两个是折二钱,有两个是折三钱,那就相当于我们大理国的一百六十个海贝。这样吧伯伯,我给你六罐菌子,两罐石榴花酱,两罐酸腌菜酱,一包rou干,三袋玫瑰花烤饼子,这样就是,六十,二十,二十,三十,三十,正好一百六十个海贝。好吗伯伯?” 宗泽已经听晕了。 他愣愣地看着小女孩抄起吊在货车上的小竹筐,三下五除二地将她罗列的食品全都塞了进去。 耶莎罗拎了拎竹筐,莞尔道:“不重,我也能提得,伯伯挎走吧。” 宗泽回过神来,哈哈大笑,提起筐子,赞道:“不错,娃娃,你不但诚实,算账快,难得脑筋还活络,不是退我钱,而是多卖我东西。着实灵光,灵光!” 一旁的小段哥哥,没想到耶莎罗这么牛,眨眼间,小货车就空了一半,遂也cao着生硬的汉话,向宗泽介绍:“她,爹娘,汉人。这里,厉害。” 小段哥哥指了指自己的脑门,表示聪明的意思。 宗泽却是眼神一闪,佯作好奇地问耶莎罗:“你家,是唐时到南诏的吗?” 耶莎罗摇头:“我不晓得。” 她想了想,觉得自己这样回答似乎有些生硬。 眼前这位和气的大官人,毕竟让自己刹那间就发了笔小财呢。 她于是笑容绽放,补充了一句:“伯伯,我有汉名儿,我叫邵雪菲,我娘说,雪菲是西域一种极好的胡豆的名字。” 宗泽听到女孩的姓,再听到‘胡豆’二字,心中结结实实打了个大激灵。 “你爹爹,姓邵?那你娘,姓什么?” “我娘姓姚,我们家开了一个胡豆饮子馆,就在洱海边。伯伯,你何时带着那些马回大宋?是否来得及,去我家饮子馆坐坐?那边看日落可美了,王爷和王妃,哦不对,现在是皇帝和皇后了,他们也喜欢去我家喝胡豆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