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在线阅读 - 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 第217节

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 第217节

    此时的乾清宫里,康熙正同几位王爷说话。如今的大清国,除了准葛尔是心腹大患之外,其他的小股反叛势力不足为惧,当地的驻军就能剿灭,之所以没有四处剿杀,是因为康熙提倡“仁政”,想用政绩感化他们。只要不是闹腾得太过份,不出兵收拾。

    是以,征讨葛尔丹,应该是二十年之内最大的战事了,王爷们都想出征。

    这也是康熙想看到的局面。

    这几年的安稳生活,让皇室宗亲们都失去了血性,趁此机会出去磨练磨练。康熙应下众人所求后,君臣相谈甚欢。

    政务告一段落时,有人提到了皇后。

    “出征要三月底了。原订的封后大典是初六至初九,不影响。”庄亲王道,“皇上再考虑考虑是否推迟庆典?日子是钦天监去年就看好的,因为筹办军务,把皇后娘娘的大事往后推,臣等心里十分不安。”

    裕亲王道:“堂兄说的甚是。后位悬空已久,兄弟们都盼着娘娘封后呢,这是皇上的喜事,也是我大清国的喜事。”

    “我的想法跟你们不一样。”恭亲王说,“所谓心无二用是指,想着这一件事,会忽略另一件事。现在大家心里都装着出征,再装封后大典,难免会顾此失彼。还是等咱们凯旋归来,再好好的大办......”

    他们提到皇后的时候,康熙脸上的笑意,明显比方才谈论政务时柔和亲切许多。众人看在眼里,忍不住心想,皇上这是对皇后有多满意啊!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佟佳氏的势力太过庞大之外,当今皇后也确实无可挑衅。性情好是有目共睹的,哪位福晋都说贵妃娘娘好相处。把后宫管理得好,没让皇上被嫔妃们拖累,也是有目共睹;相貌好,更是有目共睹。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与一众皇子们相处的好。

    尤其是太子爷。

    皇后和太子爷的关系最是重要。元后早逝,赫舍里氏送进宫的另一个小主,又不顶事。太子爷可以说是,在后宫没有一点可以依靠的势力。

    枕头风吹的多了,难免会改变皇上的心意。储君的地位不稳,可是会动摇国本。

    如此种种。

    倘若佟国维和佟国纲两兄弟出了丧期,入朝为官时,仍能像以前那样低调,有这样一位皇后,也是大清国的幸事。

    更别提前不久生的三胞胎了。

    站在皇上的立场去想,那对皇后肯定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这么一想,众亲王七嘴八舌争着说话,各种夸赞皇后娘娘的好。历数曾对自家福晋有何帮助。

    尤其是裕亲王更是感叹万分:“额娘常说,在臣府里,还没宫里的日子舒坦呢。在宫里,每日都有人陪着说话,还能打雀牌,赢一两银子就能高兴半天。在臣府里,陪她打雀牌的人都应付,个个都不上心……”

    康熙听着话题越来越跑偏,没责怪他们心思不在政务上,反倒是心里说不出的舒坦,当皇帝真好啊!不但拥有地大物博的大清国,和一众能干的皇子,还能拥有皇后这样的美人儿。

    他看他不收场,他们是夸赞个没完没了了。

    笑着插话道:“封后大典之事,就这么定了。初六那天,由德勒浑持节宣读封后诏书,授皇后册宝。自三月初六开始,皇贵妃正式为后。另外,朕决定让佟佳一族由汉军正红旗编入朕亲统的镶黄旗。并对佟国维和佟国纲两位舅舅实行夺情,让他们随军出征,辅助太子。”

    皇上居然在在议论朝政的时候,用亲戚称呼,众人先是一怔,尔后又纷纷附合,说皇上此决议合情合理,又称颂两位国公如何能干。

    不同意还能如何呀!

    皇上都用上舅舅这个称呼了,反对他们,就是反对皇上。当今的皇上,可不是二十年前那样好拿捏了。二十年前也不好拿捏,是相较现今的专断,好说话一些。

    “去把太子叫过来。”康熙吩咐了宫人之后,又对几位王爷说:“你们看看,还有哪些闲着的官员,需要起用?此趟征讨叛敌,路途遥远,也得让他们体验一下其中的艰辛。顺便也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此时,太子已经出了承乾宫。天空阴沉,春日的微风带着些许微凉吹在发烫的脸上,令他的脑袋清醒了不少。

    看着夹道两边的红墙黄瓦,太子庆幸自己把一直想要的那个人告诉了皇额娘。

    如今这个结果,也令自己彻底死了那条心。

    身为大清国的储君,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不可为。同样都是皇子,他能成为太子,并被皇阿玛亲自教导,已经得到了其他兄弟们都没有的东西,自然也要放弃一些东西。

    正如老师常说的那句“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未然。”的话。不能放一个隐患在身边。一个曾做过答应的女子,成为他的侍妾,那就等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随时都可能掉进去。

    “太子爷,万岁爷请您去乾清宫。”梁九功小跑过来说。

    “梁谙达,知道是什么事吗?”太子换了笑脸问。

    “这会儿,几位王爷在那里。奴才听了两耳朵,像是在说官员起复的事。”自从太子开始监国后,梁九功对太子的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乐意给他透露一些乾清宫里的情况。

    看主子爷现今这个样子,估计渐渐地会把大部分朝政都交给太子爷。和太子爷处好关系,在宫里更好生存不是。

    午膳后,康熙去看三胞胎。装着不经意的样子和佟宝珠说起,把佟佳氏编入镶黄旗的事。

    这可是对佟佳氏无上的厚爱和信任。

    等着皇后开心地谢恩呢,皇后却沉了脸:“皇上博览史书,比臣妾更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皇上这是想捧杀佟佳氏吗?”

    康熙的灿烂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看着佟宝珠,委屈地说:“你怎么能这样想?朕只是想给予皇后以皇后的家人恩宠。”

    佟宝珠放下正逗宝宝们玩的红绣球,直起身,郑重地说:“皇上知道近期隆科多的所作所为吧?如果不是皇上对佟家放纵,他怎么敢如此?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皇上既是君父,又是臣子们的老师,还是他的表哥和姐夫。隆科多现今这样,皇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旁边侍候的两名宫人,一听这话,没等主子们发话,赶快悄悄地出去了。

    其中包括容嬷嬷。

    她是想让娘娘找时机寻个恰当的理由,把隆科多调走,没敢想,娘娘竟敢把隆科多的事直面说出来了,还把责任归在了万岁爷头上。

    娘娘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不过,用这种方式向万岁爷直面提出来。从长远来看,比拐弯抹角的说,对娘娘更有利,对三少爷也更有利。

    康熙被佟宝珠连番指责震着了,回了一会儿神后,走过来捏了一下她的鼻子,坦然地笑道:“是朕纵容的,那又如何?朕是大清国的皇帝,朕想纵容谁,就纵容谁。隆科多做的所有事,朕都知道。朕想做又不能做的事,都被他处理甚好,甚得朕心。”

    见佟宝珠想要开口说话,他伸手捏着了她的嘴巴。看着被自己捏得像个小鸭子似的嘟嘴唇,他笑得十分愉快:“皇后若是想说,把隆科多调离紫禁城,就不必说了。三五年内,朕不打算换人。”

    末了,又说道:“皇后是聪明,但心眼太少,不知道人心有多坏。没有可靠的人在身边,朕不放心。”

    佟宝珠:“……”

    康熙这边没说通,佟宝珠只好把隆科多召进承乾宫里谈话。提起他的那名侍妾时,她说道:“让李四儿入宫一趟,本宫看看她究竟是个什么样儿的人。”

    一个崇尚婚恋自由,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人,总是在做棒打鸳鸯之事。实非她所愿。每当这个时候,她就觉得自己得上天厚爱。无论是在现代,还是眼前,都没有人强逼她做两难选择。

    也没有被谁选择。

    只要她不做天大的恶事,她的皇后之位就是稳的;只要她是皇后,无论是否有失宠的那一天,无论将来哪个嫔妃闹腾,最终让步的都是她们。

    说的是皇贵妃等同于副后,其实还是不一样啊!有句话怎么说,只要本后不死,尔等永远是妾是妃。

    晚上,她和康熙闲聊时,谈起选择和被选择这回事,感叹道:“假如皇上想要一个不该要的人,别人要棒打鸳鸯,皇上该怎么办?”

    难道皇后担心自己年老色衰时,他会转头宠着别人?康熙惊喜道:“拿棒子的是皇后吗?”明日要不要假装宠爱一个小宫女试试?

    好让她有危机感。

    被对方上下其手的摸来摸去,摸得她蠢蠢欲动,又碍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不能办事。

    佟宝珠有点烦躁。

    就想打击打击他:“臣妾提醒你,这个念头可不要有。年纪大了,要懂得节制。否则老去的更快。臣妾还年轻着呢,娃还小,都还需要皇上照顾。”

    康熙:“……”他明明很年轻,想一晚滚八次。

    作者有话说:

    昨天是七夕节,姐妹都过得开不开心呀?今天留言的都发红包,让大家小小的开心一下。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吴磊老婆 10个;

    第204章 盛旺

    次日, 佟国维和佟国纲一同去乾清宫里谢恩,感谢皇上把佟佳氏编入上三旗之中的镶黄旗。

    上三旗分别是镶黄、正黄和正白旗。在皇太极时期,镶黄旗和正黄旗属于内二旗,是皇帝的亲兵。在顺治时期, 顺治皇帝收了多尔衮的正白旗, 归自己亲统, 这才有了上三旗之说。

    佟佳氏先祖原是汉人, 后来抬了旗, 归属满州汉军旗, 到了这一代的掌权者,直接入了满州镶黄旗。

    这种荣宠在朝中绝无仅有。

    待二人谢了恩, 康熙又提出,让佟国纲领满州镶黄旗随太子出征, 佟国维入太子的营帐随行,做太子顾问。若是普通的夺情,二人自然是力辞,说什么也要守孝三年。

    但辅助太子就不一样了。

    这是皇上对他们无上的信任。何况,此时力辞,难免会被某些人理解为不愿协助太子建立功勋, 何况太子爷还在旁边立着呢。二人相视了一眼后,再次谢恩,并表明会全力辅佐太子。

    “此次出征,太子有你们在身边,朕也就彻底放了心。”康熙从龙椅上站起身, 走过来分别搀扶二人, “两位舅舅赶快起来, 这两日把家中的事务安排一下, 就当值吧。”又说道,“出宫之前,去承乾宫看看皇后和你们的三个小外孙。”

    两人出乾清宫,太子引领着他们走的是康熙经常走的近路。到了景和门处,太子揖手说道:“前面就是承乾宫,吾就不过去了。今日也没什么当紧的事,两位大人可以多在承乾宫里坐一会儿,跟皇额娘叙叙家常。皇额娘最喜欢听宫外的事。”

    “多谢太子,太子请回。”

    景和门当值的侍卫是道喇。长孙在眼前,佟国维像是没看见似的,目送太子转身后,他和佟国纲径直出了景和门。

    此时二人不约而同的在想,外人会不会认为,紫禁城要变成佟佳氏的天下了?哪哪都是佟佳氏的人。

    承乾宫里,早有宫人跑来传话,说佟国维和佟国纲要来,佟宝珠站在门廊下面等候。明紫色的锦缎旗袍上绣着黄色的腊梅,搭配整套的黄金凤钗,说不尽的文雅从容、雍荣华贵。

    佟国维和佟国纲进门,依照礼制行叩拜礼。起身后,佟宝珠又向他们行晚辈礼。

    这才坐下来说话。

    提到隆科多时,佟国维哀声叹气,说儿大不由爹,现今管不着他了之类的话。佟国纲也叹气,说他的长子鄂伦岱自担了领侍卫内大臣,比先前更加猖狂,刚愎自傲,又不拘小节,早晚得闯下大祸,恳请皇后娘娘鞭策。

    佟宝珠有些傻眼。佟家知道承乾宫里的宫人全都是皇上的人,此时的谈话,将会一字不露的传到皇上那里去,还一个个比赛似的历数自己当家儿子的不是。

    用他们的话来评判隆科多与鄂伦岱,罢官都是轻的,应该流放或是投入大牢思过。

    “佟佳氏现今已经是荣宠之极,不需要他们再去烈火烹油。本本份份当差,老老实实做人,就是为佟佳氏着想,为皇后娘娘着想。”佟国纲言词恳切,“臣和二弟对他们的行为实在是束手无策,才来求皇后娘娘管教。若是能让他们卸官归田,将是再好不过之事。”

    中午,康熙来承乾宫时,佟宝珠把此事原原本本向他说了。康熙轻摸着大元元柔软的小白手,笑道:“他们这是在以退为进。想让朕罢了隆科多和鄂伦岱的官,然后再给他们将功赎罪的机会。有了军功在身,将来身居高位,别人就无可置喙。”

    佟宝珠坚决否认:“臣妾这点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阿玛和大伯提到他们时,是痛心疾首。不到迫不得已,谁会当众说儿子的坏话。被自家老子指责,这将是他们一生中的污点。”

    康熙心道,皇后还是心思单纯啊!根本就不了解朝臣们那些九曲十八弯的心思。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他们什么事干不出来,什么话说不出来。

    但既然佟佳氏是这种想法,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他就成全他们。佟佳氏是皇后的母家,佟佳氏屹立不倒,成为朝堂上的中流砥柱,皇后和三位小皇子才会平安无事。

    “此事,皇后不用cao心了。朕这两日就寻个理由撤下鄂伦岱领侍卫内大臣之职,让他担任镶黄旗汉军都统,从征葛尔丹。至于隆科多,朕说过,三五年之内不会动他的位置。”

    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掌宫中禁卫。都统虽然是从一品,又是外武官,但都统有兵权啊!对于佟佳氏来说,一个领军的都统比领侍卫内大臣更为实用。毕竟已经有一个统领銮仪卫的隆科多,还有中宫皇后在皇上身边了。

    如此以来,即使佟国维和佟国纲不再担任官职。无论是在紫禁城内,还是在军中,佟佳氏仍有一席之地。

    康熙如此决定,佟宝珠暂时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有后宫不能干政这条祖制管束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深切地体会到了佟家一心让她生子的心情。

    有了孩子,尤其是皇子,才能把佟佳氏和爱新觉罗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位受宠的皇后,能在当下,给佟佳氏带来荣宠;而皇子则可以让这种荣宠延续下去。

    这无关是否成为储君。

    摇篮上并排睡着的三个孩子,全然不知大人们曲曲折折的心思,正睡得香甜。

    同样的闭着眼睛,黑色的眼睫毛覆盖在柔嫩小脸上,像一把把小刷子似的。看上去,可爱的挠心挠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