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降智女配悟了[快穿]在线阅读 - 第282页

第282页

    明溪勾唇相邀:“郎君请讲。”

    刘嫖姚缓缓作揖:“均田制下征收赋税多以人丁为依据,而不区分贫富。”

    明溪轻轻点头:“所以盛朝推行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征收赋税。”

    刘嫖姚纠正道:“然其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明溪缓缓道:“富者威逼农人卖地却不移税。贫农失去土地却还要背负税银,最终导致农人四处逃亡,或是沦为富者的佃户。”

    “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局面,是因为朝廷无用,”刘嫖姚一字一顿,“非两税法之过。”

    “当然。”

    作者有话说:

    学艺不精,写到的田制税法比较浅薄,勿怪勿怪。

    第136章 现实世界14

    明溪认真听完刘嫖姚对税法变革的阐述, 越到后面,她藏在面具下的脸越不平静。

    不得不承认,刘嫖姚是难得一遇的奇才。他的想法, 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

    他提议废除由朝廷预算开支后,向各地方摊派税额的做法,直接依照当年收入纳税,上不封顶。

    将以往根据财产多寡划分户等、缴纳户税的形式,变为设立几个首尾相连的固定区间。

    每年秋收之后, 按照实际收入的区间分别缴纳区间内规定的户税, 区间越往后,规定的缴纳比例就越高。

    这就有点后世的阶梯征税的雏形。

    户税不分农工商, 同一视之。

    地税不变,照往常旧例, 无地者不纳地税。

    设立地监院,每三月定期复查土地买卖移户之事。

    若有买卖土地而不移户者, 买卖无效。土地和买地之金不仅归原主人所有, 还要罚三倍买卖土地的金额给地监院。

    这样一来, 就能有效规避富人强买贫农土地后,却让贫农一直背着税额的情况。

    “提议很好, ”明溪真诚地称赞,没等刘嫖姚高兴多久, 她话锋一转,“但是我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刘嫖姚剑眉微蹙。

    明溪问道:“你所设置的区间是以零到一百、一百零一到两百这样区分吗?然后依照每个区间内的比例缴纳户税。”

    很快,她补充道,“我这只是举例, 数量可变。”

    刘嫖姚微微摇头:“这样分, 岂不是免了收入两百的人的其中一百。在下以为的区间是零到一百、零到两百……以此类推。”

    “依你所言, 假如一百以下五十税一,两百以下四十税一,”明溪飞快计算,“那么一百以下要交二,两百需交五。”

    刘嫖姚微微点头:“正是如此。”

    明溪问道:“倘若有人高到十税一,五税一,乃至二税一。万贯家财拱手让去一半,他们会肯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嫖姚怔然片刻。

    “那就最高设为十税一?”他试探性问道。

    明溪沉默不语,就是对他最好的回答。

    在庞大的钱财面前,哪怕是十分之一,都是一笔让人足以rou痛,或者干脆咬牙联合造反的数目。

    他曾引以为傲的税法变革,不想却被身侧的女子,一言中的地点出问题关键。

    刘嫖姚上扬的下巴慢慢垂下,他的心底升起一股挫败感。

    就好像他日日面对身为淮阴郡守的刘灰,却始终无法亲自动手为母报仇一样。

    明溪拍了拍他的肩膀,平静道:“其实也不难办。一百以内收五十税一,一百零一到两百之间的九十九收四十税一。”

    刘嫖姚猛地抬起头,他这才明白她为何要这样分区间。

    他微微侧头,看向落在搭着他肩膀的手。

    她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白皙而不软嫩,一看就知是耍刀的手。

    “至于你说的工商之业同样视之……”明溪收回手搁在剑柄上。

    历朝历代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在征收商税上,向来不手软。

    若不抑商,难免出现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富可以,富可敌国就是一种罪过了。

    刘嫖姚的视线跟着她的手,落在紧挺的腰间。

    明溪正在思索,大拇指无意向上一抵,鱼肠出鞘半指长。

    阳光照射锋利的剑刃,刺眼的反光使得刘嫖姚下意识用手背挡住眼睛。

    明溪回过神来,大拇指摁在剑柄上,只听得“咔哒”一声,鱼肠重新归鞘。

    “手工业者暂且一视同仁,”明溪淡淡道,“商税由以前的三十税一降为四十税一。”

    招兵买马要银子,正好商人手中有银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经过刘嫖姚两三天的润色修改,明溪命人将新的税制张贴公布,她所在的县作为试验区先实行。

    税制一出,满城哗然。

    资产少的,自是觉得负担减轻不少,满心欢喜。

    资产多的,把县衙围的水泄不通,念叨着什么此乃天下不公之大事,凭什么他们富者就要多缴纳银钱。

    对于此,明溪亲笔草书两张匾额,上书“纳税模范之户”,立在府衙前。

    明溪放出话去,她将从所有纳税之户中选出两个拥护新税制的模范之户。

    两户竞争,最后选出两户中的一个德才兼备的子女为本县县令。落败模范户的子女,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差事。

    这个消息一出,围在府衙前的富者面面相觑,视线最终落在匾额上的六个烫金大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