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古代发家实录在线阅读 - 第1页

第1页

    《古代发家实录》作者:梨花树下梨花酒【完结 番外】

    文案

    沈黎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在沈家决定分家之后,开始自己的发财致富道路!葛根,肥皂,果茶,化肥,花露水,混凝土,马蹄铁一样一样搞起来!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农耕时代,只有搞事情才能勉强好好活着的样子!

    本来只是打算靠着现代的知识勉强当个小地主,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大,被皇帝老儿注意到了,连试都没考就叫他直接做了大昭王朝著名贫困县燕回县的县令。沈黎还能怎样?只好当了这个官,带领治下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后来大家惊讶地发现,沈黎就是发展地区经济的金手指啊!只要他去一个地方任职,就能将那块地方搞得风生水起。

    皇帝:我很看好你。

    丞相:来来来,我辞官让你当丞相!

    将军:我看沈黎他骨骼清奇,在战场上也有奇用啊!

    文官们:你个武将凑什么热闹啊摔!他就该在我们部门发光发热啊!

    沈黎:......

    热衷搞事受*协助搞事攻(沈黎*闻柏鹤)

    ps:受金手指巨大,上辈子看过的典籍和学过的知识都能慢慢记起来,力气也大,设定为长得清瘦,但是力气贼大的怪力国家公务员。

    pps:攻受只有彼此

    ppps:架空,设定为发展水平不如初唐的架空时代,无论是物种还是物价,都是架空!所以出现一些稀奇的植物或者动物也是有可能的~物价不一定合理,求轻拍~(一两银就是一千文,一贯钱也是一千文,一两金是一百两银)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黎,闻柏鹤 ┃ 配角:预收文:《带着超市去古代》、《带着淘宝穿古代》 ┃ 其它:

    一句话简介:我们的目标是消灭贫困

    立意:热爱生活

    作品简评

    沈黎觉醒了现代记忆,开始自己的发财致富道路!葛根,肥皂,化肥,混凝土……凡是沈黎可以想到,就统统制作出来用以改善古代人民生活水平,后来沈黎成为古代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点金手,获得了百姓的热爱。于是大昭皇帝视他为股肱之臣,各部尚书视他为必争之才,连武将都要来掺和一脚。只有某世子,早早将人叼回自己的窝。

    主角沈黎在古代传播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一系列的现代工具,改造古代恶劣的生存环境,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本文的主配角性格各异,世子嫉恶如仇,沈家爹娘纯朴善良,大昭皇帝精明睿智,荣王殿下大智若愚……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使本文更加妙趣横生。

    第1章

    太和三年,农历九月,正是家家户户忙碌的时候。种下来的大豆、芝麻、稻谷都要丰收了,空气里混杂着粮食的香味,孩童成群结队,漫山遍野地寻找可以吃的东西,野菜,山菌,以及酸得叫人五官都皱在一起的野果。这段时间不用担心吃的东西不够的问题,战事初平,粮食丰收,连野物都比寻常时节多一些。

    在离着汴州府城不远的清河县有个稍微偏远些的村子叫沈家村,村子南面有个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子,这户人家看起来不算很寒酸,即使是土房子,那也是八间土房子。可惜,假如里面不是住着十六人那就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了。

    沈黎无奈地蜷缩在一张木头随便搭的简易床上,肚子上搭着一个又薄又硬的灰色被子,想象着自己还在二十一世纪,没有因为熬夜猝死,正在享受着有空调还有音乐的快乐单身宅男生活。只是一声尖叫打断了他的回想:“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这群讨债死懒的破落户怎么还不起来?不用收稻子了?”

    叫人起床的正是沈黎的祖母沈高氏,她是今年才四十六岁,身体还算健朗。沈黎的爷爷沈大满比她大三岁,他最骄傲的地方就在于他和高氏养大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五个孩子里面,沈黎的父亲排老三,叫沈来秋。老大叫沈来春,老二叫沈来夏,小儿子最受喜欢,给起了个不一样的名字,沈宝冬。宝和饱的读音一样,经历过战乱岁月的老两口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个小儿子可以吃饱。本来不打算生了,谁知道还是生了个女儿,叫沈香。沈香还在家里准备嫁妆,明年开春便嫁到隔壁村一户张姓人家。那是个外来户,但是很会做酱油,很有些家底。他们家人丁单薄,于是一眼看中沈家,准备了丰厚的聘礼。于是沈香在沈家很有话语权。

    孙子辈也有六个,沈樟,沈林是沈来春的儿子。沈榆是二房沈来夏唯一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叫沈茹、沈芳。再有就是沈黎了,是三房独子。沈来春,沈来夏的年纪差得不算很多,也就两岁。沈来秋差了他二哥三岁。沈宝冬差沈来秋足足有六岁,沈香是次年生出来的。

    总之可以说是人丁兴旺了。

    可是家里只有六间大房,外加一间堂屋,一间厨房。人口这么多,矛盾也就多了。这不,大家还为着分家的事情不快活呢。

    宅基地是有数的,而且不是随便给的。这边的规矩就是官府划多少地给一户人家,这户人家也就只有那么多住的地方,但是可以分家解决居住问题。分家之后能住的地方变大了,可是每年缴税又会增多,所以几乎没有人家愿意过早分家。只是眼下孩子越生越多,家里房子实在住不下了,才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