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江鹭池接过那本牛皮簿子,单手摸了摸皮质封面,沉声说:“凝结的执念还未消。只是主人已灭,无法维系多久了。” “是这样啊……”乔鹊想了想,觉得横竖时间充裕,还是打开了手里的日记本。 …… 女孩出生在一个水乡小镇上,她的父亲做点小生意,兄长继承家业,家境颇为殷实,对她也都很好。 在那个年代,他们这种乡下地方,女子上学堂的不多,父兄却还是为她寻了个先生,读一些诗歌,还学了些洋文和数理。 就像所有才子佳人的恶俗故事一样,她很快爱上了她的先生,那位怀才不遇的文弱书生。 她的父兄经商,骨子里有对读书人天然的尊崇,并没有反对这门亲事,他们顺利结了婚,很快就有了个可爱的儿子。 她与先生在镇上办起了一座学堂,收很低很低的学费,教镇上几乎所有的孩子们学习仁义礼智信。 她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 可是好景不长,关外的炮火终于烧到了这个原本算得上宁静偏远的小镇。 她的丈夫体弱多病,却心怀天下,义不容辞报名参军,离开了家。 几个月后,她等到了她丈夫的死讯。 漫天飘舞的纸钱里,她披麻戴孝,父兄深深叹息,来悼唁的街坊邻里真情实意地惋惜。 她看着摇篮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轻轻说,没关系,我还有我的孩子。 不知说与何人听。 她一个人继续办着学堂。 战火纷飞的年代,时有少失怙恃的孩子流落,只要她遇到,都会把它们带回学堂,给他们一方容身之处,许他们来去自由。 前线战况吃紧,政府节节败退。 父兄的生意终是做不下去了。 偌大的一栋宅子,也日渐空荡起来。 父兄的笑容里有无奈,他们说,不要紧,家里有存粮,有钱财,至少足够他们一家人衣食无忧平安渡过。 但是她读过书,她知道,打起仗来,再多的银票和大洋都不如粟米一捧。 她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是年少雨,本就不是个好年,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被征上战场,干瘪的谷子无人收成,很快,灾荒就席卷了全国。 饿殍遍地,没有人还有心思上学,她的学堂变成了临时的饥民收容所。 每天都有人死去。 死在战场上,死在投奔亲戚的路上,或是饿死在普普通通的路边。 炮火声已经逼得很近,有时孩子半夜惊醒啼哭不止,她还能听见轰隆的闷响。 人心惶惶。 终于,他们的镇子再也买不到米粮了。 父兄的叹息声一日比一日频繁,说很多比地方已经宰了耕牛,杀光家里所有的牲畜,甚至连倒在路边还未断气的“尸首”都被人抢着拖回了家。 家里的存粮也不多了。 她的孩子刚刚五岁,牙牙学语,如他的父亲一样,体弱多病。 他还什么都不懂,手里抱着虎头娃娃,扒着自己母亲的衣角,说自己想吃rou。 他前一晚刚刚退了一场高烧,什么都吃不下。 她叹了口气,放下了手里干巴巴的饼。 学堂里有个半大的孩子,饿到皮包骨头,一直用眼睛盯着她手里的饼瞧,她心里不忍,把饼递给那孩子。 孩子接过来狼吞虎咽,之后连连磕头。 当晚,她的孩子又一次发起了高烧,嘴里还在祈求他的母亲,说他想要喝nongnong的rou汤。 他烧得很厉害,几乎说不了话。 她唤醒父兄,搬出了一盒银元,急匆匆出了门。 她连夜赶路,走到天色大亮,才到了旁边的镇子。 她向来是娇滴滴的小姐,从未走过这样多的路,许是老天怜她一片慈母心,竟让她在一个猎户手里换到了一小块还算新鲜的野猪rou。 她喜不自胜,立刻折返,脚底的血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血糊糊黏了一层。 她的孩子在家里等着她。 然而等她回到家的时候,一切都不在了。 仅仅一日一夜罢了,家里的样子全变了。 无数的饥民涌进了她从小长大的那个家,冷锅冷灶的厨房几乎被拆了个底朝天,地窖埋的酒被砸了个粉碎,空气中都飘着馥郁的酒香。 那是女儿红。 自己出生的时候,父兄笑着埋进地窖的,大坛大坛的女儿红。 连她嫁给丈夫的时候,都没有舍得全部喝光。 周围挤满了饥民,他们看她的眼神那样仇恨,那样疯狂。 她听到他们说,这家人为富不仁,为祸乡里,大灾之年,屯粮不放。 还有人点头称道,说饿殍遍地,她家的小少爷,居然不愿意吃白面,只愿吃rou。 还有人说,从前这家人还知道接济灾民,在学堂里还能喝上一口热粥。如今,她家已经多久没有放过粮了? 她觉得可笑,不知发生了何事。 她家的粮仓早就空了,不过剩了半袋米,半袋面。 父亲身体早就撑不住了,大哥为了省下口粮,一个从未吃过苦的少爷,天天出门打猎,前几日才崴了脚。 我父兄呢?我的孩子呢? 她惊慌地往最里边的院子里跑。 然后,她看到了他父兄的头颅,被随意的抛在院子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