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被我渣了的前任是皇帝在线阅读 - 第239页

第239页

    第九十五章 独家代理权

    吴海清最近走路都带风,精气神十足,总有人来问他报纸还有没有,虽然加印了一万份,可还是不够卖的。

    长安各家书铺原本只是不好拒绝朝廷的要求,拿到报纸的那一刻内心是拒绝的,纸质这么差,印刷这么丑,字体这么小,谁要看这种劣质的东西?读书人可都是清高的,一开始每家也不敢多拿,吴大人卖着老脸才让每家分了五百份。

    五百份也不贵,各家掌柜心想:大不了这个钱自己出了就是了,这些报纸谁愿意要谁拿去。

    结果开始卖还不到两天,就有大批的学子涌进各家书店,十份二十份的买,说是一份拿着自己看,一份留着保存起来,一份放在家里,一份放在学堂,剩下的送给亲戚朋友,反正也不贵。

    五百份报纸一天时间就售空了,还有人继续来问,掌柜的见状忙亲自去找吴大人继续要货,结果却被告知没有了。

    四海书铺是长安城最大的一家书铺,在全国十三行省都有分铺,东家是大富商魏舒,今年也才刚过而立之年。

    他拿着报纸仔细看了一遍,看到第一页的内容时就激动了,竟然是朝廷这个月颁布的几项政令,虽然与商人无关,但这表示朝廷想以报纸为媒介,将新政令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下去,这就意味着以后商人没必要拿着大把的钱财送给各路官员打探消息,这对他来说有好有坏。

    再看后面的内容,魏舒真心佩服创办报纸的人,听说是文渊阁大学士吴海清办的,也只有这样高洁无暇的大文豪才能想出如此惠民的东西。

    “你说这报纸一份只买两文钱?”魏舒问一旁的书铺掌柜。

    掌柜的擦了把冷汗,低头应道:“是,官府特别交代,价格是全国统一的,不允许书铺私自加价,哪怕运到外地也必须是这个价,否则一旦被官府发现,就取消代售资格。”

    魏舒大笑起来,“你起初心里肯定想,就这样的东西送给我卖我也不卖是吧?”

    掌柜尴尬地笑着说:“可不是,这东西长的丑,又便宜,就算进价才一文钱,卖一份才能赚一文,谁家也不愿意卖这个啊。”

    魏舒拿着报纸拍了拍手掌心,“那是因为你没看到这东西的价值,一份报纸赚一文,一千份就赚一贯,看似不多,但你要知道,这一千份的销量为我们书铺带来了多少客人?只要其中有一成的客人多买了我们一本书,那这都是额外赚到的,这报纸是薄利,但能为书铺引来客源啊。”

    掌柜一想,果然如此,这一期的报纸卖断货了,但每天还是有人来询问,有些人顺便就进书铺买点其他东西回去了,生意勐然好了不少。

    “我听说,吴大人起初怕卖不出去,往官员家中送了许多,权贵世家们可不在乎这几个铜板,自然是愿意给他面子的,没想到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如今不少人家都拿报纸做人情。”

    “可是吴大人不准备加印一些吗?这不够卖啊。”

    魏舒虽然是商人,但在朝廷也有相熟的人,知道的消息比较多,他说:“这第一期的报纸从第一次刊印到今天已经过去十天了,想必不会再加印了,因为吴大人正在准备第二期报纸的事情,你也别管这些,我会亲自去找他谈,争取下一期能分给我们更多的报纸,到时候你往其他分铺送一些,先让我们四海书铺扬名起来。”

    “这小东西真能让咱们书铺扬名?”

    “运作得当自然可以,前提是得快!”魏舒离开后直接让人去吴大学士府上投拜帖,还送上了重礼,不过随从回来后说:“吴大学士的门房没收您的帖子,但他也说了,他家老爷今日都忙于创作,谁都不见,我将老爷您的打算告知他,他进去询问后给了我一句回话。”

    “哦?什么话?”

    “吴大学士说,您如果是想谈合作的事情,去沈府找沈郎中,这报纸是他提出来的,吴大人只是个写文章的,不管生意上的事。”

    “沈郎中?”魏舒对朝廷官员有所了解,姓沈的郎中最出名的就是户部那位了,如果是他提出来的点子,那他真想去会会他。

    “那你给沈府递拜帖,说我请沈老爷明天下午去喝茶,顺便谈一谈这报纸代售的事情。”

    随从立即又拿了份帖子去沈府,这回没有被拒绝,门房收了帖子好脾气地说:“我家老爷去衙门了,这帖子等他回来后再送进去,到时候不管应不应都会给你家答复的。”

    “那就多谢小哥了。”随从很有眼力地给沈府门房塞了个荷包,宰相门前七品官,高门大户的门房有时候起到的作用可不只是看门。

    门房笑眯眯地收下了,随从心里一松,回去等消息。

    沈嘉下衙后就被吴大学士喊去他家里了,连饭都没招待他,就被拉进书房,请他帮忙看这几天收到的投稿。

    “我可真是没想到啊,这约稿的通告刚发出去,就有人来投稿了,我看了不少都是这长安城里有名的才子,也都是他们的佳作,想必是看报纸卖得好,想把自己的作品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这是必然的,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不过吴大人为何叫下官来?您手底下的官员才是真正的学者,再不济还有翰林院呢,您可以雇几名翰林院的大人来审稿,给工钱的,您也知道翰林院的同僚都没什么油水,能有额外的收入他们肯定愿意来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