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宫小食光在线阅读 - 第96页

第96页

    “呵呵,你看,又谦虚了不是。”高翰林脸上笑嘻嘻的,心里却腹诽道,你杨廷和还才疏学浅?蒙谁呢!十二岁便考中了举人,登进士第的时候也不过十九岁。虽年轻,却半点傲气都没有,做事尤为慎重,平常也不见他怎么说话。

    高翰林劝:“事到如今,已经关系到咱们南党的颜面,你也是南人,总不能坐视罢?”

    “我并非要置身于事外,还请再给我一日时间。”杨廷和将书合起,诚恳道:“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高翰林蹙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叹气道:“行吧,我寻个理由,把集会推到明日。”

    ***

    这些天来文臣私下里的争论,朱祐樘也有所风闻。

    司礼监太监覃吉同他提起此事,不由得有些纳闷:“奇了怪了,虽说这些官儿没事就要找个理由吵一吵,但怎么忽然就为了‘格物’吵起来了?如今还夜夜办集会,兴头十足。”

    朱祐樘自然是知道士林之间的这场风波是从何而起的,他也没想到,笑笑在宫内给公主们上一堂格物课,竟然会七弯八绕给前朝的文臣带来了影响。

    不过这也是好事,文臣们把精力放在辩论上,近些天来所上的挑刺的奏本都少了些。从前他要画师画一副画,都能收到长篇大论的奏章,唧唧歪歪劝万岁爷绝不可沉迷于书画。

    难得呀,能看臣子们的热闹。

    朱祐樘问覃吉:“如今争论的怎样?可有结果?”

    覃吉道:“依如今的情况来看,北党隐隐占了上风,若是明日集会没什么出彩言论,怕是北党会辩赢。”

    朱祐樘点点头:“那明日的集会,你派人私下里悄悄盯着,有结果了告诉朕。”

    这事倒是可以当个笑话讲给笑笑听。

    好不容易等到后续,朱祐樘一回坤宁宫,就同张羡龄说:“你可知,最近臣子们因为格物之说争论了起来?”

    张羡龄正在吃白糖芝麻蛋烘糕,自上回做生日蛋糕失败之后,她便和鸡蛋面粉杠上了。反复试验几次之后,蛋糕勉勉强强做出来个大概,倒是熟练了蛋烘糕的做法。

    蛋烘糕做起来简单不说,最妙的是其中的馅料可以乱换,裹了白糖芝麻则为甜点,包了猪rou馅心便是咸点,无论怎么吃,都是金灿灿、香喷喷、软绵绵。在天气转凉的秋日,吃起来尤为舒心。

    她将白糖芝麻蛋烘糕放下,一双眼瞪得溜圆。不是吧,她就在宫内小小的苏一下,莫非还能引起前朝的争论?

    原本以为是大臣们在骂她的格物课,听朱祐樘说完来龙去脉,张羡龄才松了一口气。

    不是骂她就好。

    她饶有兴致的问:“听万岁爷的意思,是北党辩赢了?”

    “非也。”朱祐樘道,“昨夜南党出了一人,力挽狂澜,硬是把劣势给扳了回去。”

    这听着像是热血漫画的剧本,张羡龄兴冲冲地问:“是谁?”

    “成化十四年的进士,叫杨廷和,倒是挺年轻的。”

    听了这个名字,张羡龄好半天没说话。

    朱祐樘倒也没大在意,只以为笑笑没听过这人姓名,接着说:“这杨廷和倒的确有几分才气。”

    他预备过几日将此人升翰林修撰,让杨廷和参与修书去。

    “只是昨夜集会之后,因黑灯瞎火的,有个家贫的官儿不幸跌了一跤,听说伤得不轻。”

    朱祐樘感慨了一番:“我也是才晓得,原来有些家贫的官儿,夜里回去连个打灯的家仆都没有。”

    他已经吩咐下去,后家贫的官员若天黑之后回家,便让侍卫提灯相送。

    说了一会儿话,两人便安置了。

    张羡龄倒是思绪纷飞,久久未眠。

    方才朱祐樘提起杨廷和,她忽然生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张羡龄所知晓的弘治朝名臣并不多,杨廷和算一个,日后权倾天下的首辅,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翰林。那赫赫有名的唐伯虎、王阳明他们呢?是不是也很年轻。

    想着想着,张羡龄又有些沮丧。自己虽贵为皇后,但有祖训宫规压着,她肯定不能亲眼所见这些年轻的名臣,更谈不上有什么联系。

    还是洗洗睡罢。

    第59章

    寒风自北向南吹, 京中的格物之争也渐渐平息。

    翰林院里,围观了全程的翰林修撰王华将此事记下来,写进家书之中, 打算寄给远在江西的儿子王守仁。

    好友谢迁瞧见他写信,走过来一看, 饶有兴致道:“我记得你的长子今年成婚了?”

    “你一说这个, 我就来气。”王华气呼呼道,“与诸家的婚事,我一早就给他定好了。如今他长到十七岁, 我便让这小子去江西完婚, 他倒是去了,结果大婚之日人不见了!你猜人哪儿去了?”

    谢迁猜测道:“莫不是不满这婚事?有意逃婚?”

    “诸家人也是这么想的。”王华冷笑道, “派人找了整整一日, 这才终于找到了。这个孽障竟然是偶遇了一个道士,与其谈道,连自己成婚都忘了!诸家人气坏了,新媳妇仍住在娘家, 那孽障有得哄呢。”

    听了这话,谢迁哈哈大笑起来:“你家这小子,倒挺有意思。”

    “我只盼他不要闹出祸事来, 好好读书才是正理。”

    王华摇了摇头, 将家书封好,托人捎带着送往江南。

    家书寄到之时,江南已是初冬天气, 菊花谢后,梅花未开,倒有翠竹郁郁葱葱, 四时如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