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皇后每天都想被废在线阅读 - 第67页

第67页

    陛下难道就没有听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话?

    与她懒洋洋的话语相同,她整个人看起来也是懒洋洋的。

    李承宣唇角微抽。

    要不是知道你的本性,只怕我都会信了你的这句话。

    不过实话实说,有如此相貌,宋瑾宁确实有任性不妆扮的理由。

    总之淡妆浓抹总相宜么,无论她什么样,总会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李承宣明智的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起:朕觉得你有些想法确实是旁人想不出来的。不知对于此次灾民之事,以及生财之道,你可有什么见解?

    这是在跟她说政事?

    宋瑾宁吓的手里的团扇都忘记摇了。

    陛下,这话您不该问我。您该同您的臣子商议去。

    再不济您问宋太后去呀。反正别问我,我对政事不感兴趣。

    而且,甭管是妃嫔还是皇后,总之后宫干政一般都没啥好下场,她可不想这样。

    李承宣:......

    虽然早先就知道她会拒绝,但拒绝的这么干脆明了,还是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

    其实这两个问题他自然早就同一干臣子们商议过了,但说到底还是那句话,他们双方分属不同的立场,一个是统治的,一个是被统治的,看问题的角度那根本就不一样。

    而且对于臣子们而言,还是明哲保身,保持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最重要,所以好些话他们也得思量一番之后再说。

    总之就是,臣子们的建议李承宣都记在了心里,但是现在他还是想听一听宋瑾宁的见解。

    如那日,宋瑾宁就给他开创了一个与众不同,独特的路么。

    就好声好气的同宋瑾宁讲解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并不是赈灾的银子发下去就能立刻了事的。现今农时已过,所种下的作物已悉数被淹或被旱,即便现在补种也来不及,后续的善后其实很难。

    毕竟灾民数量庞大,若一直让他们整日无所事事,且不说朝廷拨多少银子下去也不够施粥的,而且只还容易出大乱子。所以必然得给他们找些事做。

    再就是生财之事。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钱财方面若不富裕就有很多事情做不了。

    但查抄贪官污吏,惩治富商豪绅这种事,也不能天天做是吧?

    偶尔这么搞一两回还行,但若老逮着他们薅,也没那么多贪官豪绅给他薅不是?所以还是得有其他的生财法子。

    不得不说,李承宣可能是个天生的演说家。总之他这一番话无论是从哪方面来看都讲的十分的声情并茂,以及十分的令人动容。甚至说到动情处,让人情不自禁的就心底激情澎湃,恨不能立刻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想必古往今来那些一席话就能令对方从此拜服,甘愿鞍前马后为之效力甚至鞠躬尽瘁的嘴炮王者也不过如李承宣这般吧?

    可惜宋瑾宁还是无动于衷。

    因为若真说起嘴炮这个技能,宋瑾宁觉得她其实也还算可以吧?不过就是她这个人懒,所以一般都懒得使用这个技能罢了。

    但最后宋瑾宁还是被李承宣说动了。

    因为他的一句话。

    第36章 国策 陛下你早说啊。

    李承宣说的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这句话。

    然后宋瑾宁立刻就想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不由的有些动容。

    她对于干政, 以此为自己和娘家人谋得权势或富贵这种事是不感兴趣的,不过若是能为那些灾民, 又或是天下间的百姓做一两件实事,也算是不枉做了这皇后一遭。

    因为皇后身为一国之母, 日常一应所需原就是天下万民供养所来。

    她得到了这样大的好处, 原就该回馈一二的。

    就没有再说拒绝的话, 而是蹙起眉头细细的思索起来。

    宋瑾宁本人并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但是得益于上辈子看过的那些书,电视剧, 诸如各种讲坛之类的综艺,以及网络上有关其他国家局势的分析,种种信息糅合在一起,给李承宣出出主意应该勉强还是可以的。

    首先就是灾民之事。

    所谓万物生长,各自有时, 既然现今农时已过, 即便勉强将那些农作物种下去只怕到时也没有收获。后期如何安置灾民确实是件令人棘手的事。

    总不能朝廷一直拨钱粮直至下一个农时,那样多少钱粮都不够用。

    但如若不拨, 只怕灾民就会闹事......

    所以宋瑾宁还是很赞同李承宣的那句话的, 不能让灾民太闲。

    南方之地向来盛产丝绸, 陛下有没有想过增加织机?

    织机一旦增加,所需劳工自然就会增加。且不但如此, 届时养蚕的人,栽种桑树的人也会相应增加,到时岂不是可以增加很多就业岗位出来?

    话说的太顺口, 连就业岗位这样现代的词语都说出来了。知道李承宣不明白,又解释了一遍。

    再有,南方此次受灾既是水涝,河堤就该重修。要修就好好的修,不然过不了两三年又发大水,那这河堤修了有什么意义?简直就是浪费银子!

    至于北方,既是干旱,陛下有没有考虑过在某些合适的地方修建水库?这样往后若再有干旱的时候,水库便可暂且救急。再有,北方是不是有什么平原?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较好,都开发了吗?若没有,陛下有没有考虑过迁灾民过去开垦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