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活该你见鬼在线阅读 - 第174页

第174页

    当着他的面羞辱他的得意门生,这口气忍得下才怪!

    闹成这样,太子说什么都不对,只得带着弘晴走人,他前脚离开,这事就飞速传开,先是在文臣之中,然后呈几何扩散,飞速传遍京城。第二天,众学士就当朝状告太子,说他把儿子教成了目无尊师的混账。

    康熙最恨的有两种。

    第一,没有手足之情。

    第二,目无尊长。

    弘晴阿哥很荣幸的占全了。

    第072章

    作为康熙的心肝,太子胤礽被弹劾的机会简直太少了,活到这把岁数,也就被圈禁那一次而已。因为弘晴,他幸运的迎来了第二次。满朝文臣都拿他儿子说事,偏还条条中红心,要辩驳那么难。

    在死了两个儿子之后,太子府就剩下弘晴这一根独苗,难免会骄纵些。胤礽忙政务,基本没时间管儿子,弘晴在上书房跟着胡为做学问,回来还有府上门客帮忙释疑,入门程度理应是很容易达到的。胤礽想起自个儿从前,在皇阿玛手把手的教导之下,他四岁进上书房,弘晴这般大的时候就开始学律法兵法,八九岁接触朝政从前不觉得,只想着弘晴天分不高,如今看来,真是太纵容他。

    胤礽跪在殿前,他想说点什么为自己脱罪,又找不到足够分量的理由,毕竟,子不教,父之过。

    这时候,还是胤禟站出来。

    皇阿玛明鉴,太子并非不教,而是专于朝政没有太多的时间教,再者,个人天赋不同,看儿子就知道这个说法有多正确。

    呵呵。

    康熙想借机给太子一个教训,他还小的时候,自己是怎样将他拉扯大的。太子手边的政务能有皇帝多?少年时的保成一直是康熙的骄傲,虽然现在长歪了,他的学识和文采是不可否认的。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老九搅黄了。

    这混账!忘了元宝被弘晴欺负过?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九阿哥啥时候成了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好人?康熙的三观都刷新了,他清了清嗓子,道:老九啊,你在上书房那会儿,也没弘晴这样让朕糟心。胡为说得不错,关键不是聪慧与否,是态度,从弘晴的身上,朕看不到一丁点做学问的态度。弘晟每日三省其身,弘相挑灯夜学,弘历的诗词水平和书法都突飞猛进就连志在开疆拓土保卫家国的弘暲,他风花雪月涉猎少,孙子兵法已经倒背如流再看弘晴,他已经六岁了,可有认可出众的天赋?

    康熙不说,胤禟真不知道他儿子这样优秀。

    弘晟的确是每日三省其身,他反省的是没拦住弟弟们又胡来了。

    弘暲是迷关二爷到了极点,想成为主公的左膀右臂,干倒曹cao。主公是谁呢?正是三观不正总想推翻大清朝统治自立门户的元宝。

    动机是什么?

    首先,康熙明确拒绝了给关云长加封的提议。

    其次,只要当了皇帝,就能独占全天下的金子。

    这两点原因让老二老三结成同盟,在弘暲的建议之下,他们连国号都想好了。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又称蜀汉,关云长就是给他打工的。弘暲要跟着男神的脚步,帮助三弟元宝在京城称帝,国号金,谐音京。弘暲在四兄弟中排第二,就叫弘二爷,封威武大将军。弘晟当丞相,弘历做大学士

    胤禟从前真不知道自家儿子这样碉堡,从府上鬼魂口中得知此事,他小心肝都在发颤。敢情他们在皇阿玛面前的乖顺都是装的?骨子里反朝廷反社会。

    真的不能听下去了,胤禟赶忙说:皇阿玛谬赞!

    康熙还没说啥,胡大学士说:我的弟子就是这么优秀,九阿哥你就别谦虚了,弘晴阿哥若有他们一半那么好,老夫也不会将他拒之门外。孔夫子说,有教无类老夫就不嫌弃他人蠢,这轻慢的态度不能忍!自己不上进还嫌人家太聪明!这种亵渎孔夫子亵渎文曲星的行为,决不能姑息!

    闹到这份上,影响力这么广,康熙还敢姑息?

    他看着胡大学士问:你说说,应该怎么惩处?

    老东西这会儿就矜持了,他拱手道:老臣不敢妄言。

    呵呵。

    朕赦你无罪,说。

    胡为这才清了清嗓子,道:老臣在上书房三十多年,教导过太多阿哥,如今在上书房学习的这些,远不及太子当时勤勉,除了九阿哥府四位之外,鲜少有人拿得出做学问的态度。臣以为,应当树立典型,以弘晴阿哥为范例,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太子真想抽死这老东西,弘晴的确是混账了些,好歹是他亲儿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喷成这样,他这做阿玛的脸上无光啊。太子怨气重得很,却没敢争辩,朝廷里头就这些贫贱出身的读书人战斗力高,咬住了谁非得扯下一块rou,让你疼上几个月。

    这么说也有道理,皇孙这辈的确不如保成他们优秀,要让他们转变首先得让领头羊改邪归正,这个带头的就是太子家的弘晴。康熙点了点头,算是赞同胡为的说法,你继续说。

    胡大学士顿了顿,臣建议请名师单独给弘晴阿哥上课,一对一传授知识,直到他明白做学问是多么神圣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