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女厂长在线阅读 -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23节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23节

    马冬云不知道胡雪迎的身份和其中的利害关系,觉得余思雅的行为有点反常。不过大领导的话,她自是不会反驳:“好的,我明白了。”

    余思雅点头:“回去吧,路上小心。”

    马冬云点点头,笑着出去了。

    ——

    次日艳阳高照,自从进入七月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到了上午九点开始,隔壁的东风公社就发现,今天似乎很热闹,先是县里的小汽车从东风公社门口经过。到了十点,又有一辆小汽车路过,似乎挂的是市里的车牌,还是个很敏感的数字。

    钱书记听说了这个事,琢磨了一下,问秘书:“是不是红云公社又要搞什么事情?”

    也就红云公社有事才会这么多小汽车路过,不然平时十天半月也见不到一辆小汽车。他们这条路上,经过最多的就是清河鸭的货车,天天来往个不停,看得钱书记眼热不已。

    秘书也不知情:“没听说,不过好像说是余总昨天回来了。”

    钱书记撇嘴:“我就说嘛,肯定是她回来搞事了,难怪梅书记又去红云公社,连市里的车子也来了,可真给他们红云公社长脸。”

    这语气太酸,秘书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在一旁傻笑。

    说话间,外面又传来了汽车驶过的声音,而且听这声音还不止一辆车子。钱书记和秘书齐齐往窗外望去,只见三辆挂着省城牌照的小汽车呼啸而过。

    钱书记瞪大了眼睛,满是遗憾:“省里也来了。哎,要是当初做媒成功就好了!”

    秘书……

    ——

    红云公社,余思雅和王书记一早就在公社等着了,先等来了梅书记一行,然后又等来了黎市长。

    梅书记和黎市长都带来了农业局的干部,毕竟这个考察团是农业厅牵头搞的,相关的下属单位干部也过来,回头农业厅想了解什么情况,也好有人解答。

    等到十一点多,考察团的领导总算来了。

    一行十几个人下车,黎市长和梅书记赶紧上前跟领导们握手,余思雅和冯主席、王书记稍微落后一点。

    打过招呼后,姚厅长看着余思雅笑道:“小余同志,又见面了,刚才我们这一路看过来,发现今年你们辰山县的庄稼长势不错啊!”

    余思雅笑着说:“是啊,今年气候不错,广大社员同志也很努力。姚厅长……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先坐下歇一会儿,吹吹风扇,吃点西瓜凉快一下,一会儿吃过饭咱们再去饲料厂。”

    余思雅和梅书记将领导们领进屋吹着风扇,王书记已经带着人抱了三个冰冰凉凉的大西瓜过来,切开皮,露出红红的瓜仁。

    余思雅拿起一块,双手递给姚厅长:“姚厅长,你尝尝,咱们红云公社社员自己在沙土地里种的西瓜,水分很足,很甜。”

    姚书记接过尝了一口,惊讶地说:“挺凉的。”

    余思雅笑着说:“我们王书记做的冰镇西瓜,将西瓜放在十来根冰棍里,外面裹上一层棉被,冰棍不容易化,西瓜还越捂越凉快。”

    没有冰箱,只能采取土办法了。

    姚厅长看了一眼王书记:“真是太麻烦你们了,有瓜吃就不错了,不用这么麻烦。”

    王书记乐呵呵地说:“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小孩子们可喜欢这些冰棍了。”

    大家往外面一看,确实有一群孩子拿着刚分给他们的冰棍舔得很欢。

    这样一来,姚厅长也不好说什么了:“你们红云公社真是人杰地灵,年轻人脑子灵活。”

    说说笑笑,吃了瓜,喝茶补充了水分后,余思雅又将领导们领进了食堂。

    食堂今天做的是特色菜,说是特色,其实就是全鸭宴。

    烤鸭、仔姜烧鸭、老鸭汤、凉拌鸭、粉丝鸭血、爆炒鸭肠、盐水鸭肝……

    满满一桌,他们红云公社最不缺的就是鸭子和鸭的各种内脏。

    姚厅长看着一大桌子的菜,辨认了几秒:“这都是鸭子做的吧?”

    余思雅笑眯眯点头:“对,我们清河鸭自己养的鸭子,请领导们尝尝。”

    “够特别的,我尝尝。”姚厅长第一个动筷子,“不错,好吃,没想到鸭肝做得也这么好吃。”

    一顿饭吃得大家都很满意。

    因为时间比较赶,饭后稍作休息,两点,余思雅就带着考察团的领导们去了饲料厂。

    大家先参观了生产线,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将粮食和其他配料按照比例放进机器里,然后加工成一粒一粒的混合饲料,再装进一个一个蛇皮袋密封好,最后由推车搬进隔壁的仓库。

    这个仓库里,饲料堆得像小山那么高,站在门口看起来很是壮观。

    “你们一天的产能有多少?”姚厅长边考察边问道。

    施立平连忙说道:“目前一天的产能有六十吨。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可以随时购买机器,加大产能,将生产量提上去。姚厅长,你看,这边的厂房还空着。”

    去年建厂子的时候,因为资金比较宽裕,所以厂房建得比较大,后续扩张方便了许多。

    参观完生产线,姚厅长一行又去看了仓库。

    十个仓库挨个并列在农田中,看起来挺壮观的。

    姚厅长问:“你们这仓库能储存多少粮食?”

    施立平笑着说:“目前一共能储存一万八千吨粮食,去年建的这四个仓库单个能储存一千五百吨,今年新建的六个,单个能储存两千吨。”

    “那这容量不小了啊。”姚厅长感概,乡下地方能有这么大的仓库,不错了。

    梅书记在一旁笑道:“不止呢,小余同志还跟我们县粮站签订了协议,租赁粮站空余的仓库……”

    听完这个事,姚厅长打量了余思雅一眼:“小余同志的点子可真不少,这办法也能想出来。”

    “姚厅长过誉了,我只是想着粮站的仓库空着也是空着,大家合作,互利共赢,对彼此都是一件好事。”余思雅笑盈盈地说,“姚厅长,你们看看这个。”

    姚厅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发现是两袋袋开封好的饲料,就摆在门卫室的角落里,旁边还有一杆称:“这是什么?给大家看的饲料吗?”

    余思雅还没回到,一个背着孩子的妇女局促不安地走了过来,怯生生地看了他们一眼,小声对看门的同志说:“我……我买五斤饲料!”

    门卫熟门熟路地接过她递过来的塑料袋,称了五斤饲料,然后收了一块钱。

    等妇女走远了,姚厅长才说:“你们这卖的是散装饲料?”

    “对,因为咱们厂子的很多职工都是本公社的人,对饲料知道得比较多。所以家里有养猪、养鸡养鸭的都会来买一些饲料,但他们又买不了整袋,为了方便大家了,就放了些在门卫这里散卖,以方便社员们。”余思雅笑着解释。

    一直混在考察团里没什么存在感的胡处长严重怀疑,余思雅是奔着他来的,哪这么巧啊,他们来考察,正好就有人过来买饲料了。

    可接下来的事让他知道,他想多了,这一幕还真不是做给他看的。

    姚厅长听了解释,感兴趣地说:“你们这不错啊,方便了社员!”

    余思雅顺着话说:“目前我们公社不少养猪户都会时不时地过来买几斤饲料,很多人家都在用饲料喂猪。姚厅长要不要去看看?”

    因为公社里很多农民家庭都有成员在清河鸭上班,所以对饲料的认同感更强。很多人都相信饲料的效果,再加上这几年,不少社员家里经济条件也宽裕了一些。解决了饿肚子这个问题,很多人肯定会希望吃得更好一点。

    目前能常常吃上rou和鸡蛋就成了红云公社不少农民家庭的追求,所以大家在这方面更舍得投入。猪养肥了,卖给rou联厂不但能得一笔钱,还会给二三十斤rou票。有了这些票,就不愁没rou吃了,所以红云公社农民的养猪积极性蛮高的,也比较舍得投入。

    老大远来一趟,能去农村看看最真实的情况,姚厅长自然愿意:“好啊,还要麻烦小余同志带路。”

    不过带路的最终成了王书记,他比余思雅更了解村子里的情况。

    走进村子里,他们先找了一户人家讨水喝。

    喝水的同时,大家也看到了敞开的猪圈。这家人的猪圈就建在厨房旁边,隔了一堵墙。

    猪圈是用石头砌成的,上面盖着茅草的屋顶,三面有墙,其中面对院子这面敞开着,透气性极好。

    姚厅长喝完水,将碗还给社员,站起来,走到猪圈旁盯着呼呼大睡的猪看了几眼,问农户:“老乡,你们家这猪有一百多斤了吧?”

    农户咧开一嘴的黄牙笑道:“有,一百四五十斤了吧,腊月底的时候买回来的。”

    姚厅长算了一下:“这刚好半年啊,你这猪长得挺快的。”

    农户又高兴又发愁地说:“可不是,今年我家那小子非说要喂什么饲料,每个星期都要拎一袋饲料回来,说能让猪长得更快,我不相信,不曾想,这猪还真长得比往年快。这么下去,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卖了,可再养一批吧,年底杀不了咋整啊!”

    姚厅长笑呵呵地说:“没事吧,年后杀也一样,票能放就放到过年也成啊!”

    说话间,一只母鸡突然“咯咯咯”地叫了起来,把大伙吓了一跳。

    听到鸡叫声,女主人连忙跑了出来,去鸡窝里捡了一只棕色的大鸡蛋,像宝贝一样揣进屋里,隔了几秒,抓了一小把饲料出来,放在鸡的食槽里。

    母鸡立即欢腾地扑了过去,啄起了饲料。另外一只公鸡看到有吃的,也想去吃,赶紧蹦蹦跳跳窜了过去,却被女主人一棍子给赶开了:“你又不下蛋,吃什么吃?”

    大家看到这一幕不禁乐了。姚厅长笑道:“下蛋还有奖励啊!”

    农户解释:“不是的,这鸡吃了猪饲料下蛋比较多。以前我家的鸡,一个月能下十几只蛋就不错了,自从开始给它吃饲料后,一个月有二十来天都在下蛋,而且下的蛋个头也要大一些。不过饲料到底是要花钱买的,我们也就一天给它吃一小把,多了我老婆子也舍不得。”

    姚厅长听了很感兴趣:“小余同志,你们这猪饲料鸡也能吃啊,还挺有用的。”

    余思雅也不清楚:“可能吧,饲料里含有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家禽应该也有一定的作用。不过要是养鸡场用饲料,最好还是专门的鸡饲料,我们饲料厂目前正在做这一块。”

    姚厅长赞不绝口:“我很期待啊,看看以后咱们人人每天一个鸡蛋也不是梦了。”

    这话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只有胡处长没笑,他在认真思考,今天所见到的一切让他深切地认识到,饲料在农村确实有广大的市场,余思雅并没有忽悠他。

    第140章

    一下午,考察团随机走访了四个大队的十几户社员,深入了解了红云公社的农业和畜牧业情况。

    红云公社是辰山县最早建养殖场,大规模饲养鸭子的公社,并带动了周边公社跟着一起发展养殖业,形成了规模集群效应。

    这点也影响到了本公社的社员,不少人家里都养着鸡鸭和猪,而且还经常喂饲料,虽然量不多,经常是拌猪食、鸡食的时候抓一把混在里面,但也非常罕见了。

    尤其是从去年政策放宽后,个别胆大的养的家禽家畜数量远远超过了前几年的规定,看到他们这些干部来,紧张得脸都发白了。还是王书记出面,和蔼可亲地表示,领导只是来调查了解情况,绝不会追究任何人,这几家才放松下来。

    据这十几家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农村发展副业非常有必要。这十几户人家中,去年靠副业增收最少的14.6元,最多的85元。单个来看,数字不大,可要放到海量的农村,那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实现这样的增量,那家家户户每个月吃一顿rou也不是多难的事。

    姚厅长一行考察完,回公社的路上,夸王书记:“小王同志,你们公社搞得不错嘛,我看村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盖起了新房,庄稼长势好,粮食增产,副业发达,比省城近郊的一些公社发展都还要好,小王同志做得不错。”

    王书记连忙推辞:“姚厅长过奖了,这不是我的功劳,是社员们自己勤劳的结果。”

    他真是一点都没夸张。有强势的清河鸭在,他这个公社书记在红云公社的存在感并不强,做的工作也跟附近其他公社的书记差不多,不,甚至更少。

    至于那么多人建新房是因为这些人家里出现了工人,一年好几百元的稳定收入,家里再攒一点,这两年收成又好,凑凑就有钱建新房了,跟他关系真不大。而副业更是社员们自发搞的,看别的人赚了钱,看清河鸭养殖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社员又不傻,反正家里的烂菜叶子、泔水、红薯皮、米糠、麦麸总得有个地方消化,养点家禽家畜,有rou有蛋还能换钱,多好的事啊。

    而且他们很多亲戚朋友在养殖场上班,也学到了不少养殖方面的技术和常识,先天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可姚厅长并不信,还以为王书记是谦虚,乐呵呵地对梅书记说:“梅书记啊,你们县的这些年轻同志工作干得这么好,有目共睹,还这么谦虚,值得青年同志们学习啊!”

    梅书记笑眯眯地说:“年轻人嘛,谦虚点是好事。姚厅长,我们县养猪场自从过年后就开始用猪饲料喂养,如今这批猪已经养肥能出栏了,大家借步去县里参观参观,指导指导咱们养猪场的工作?”

    姚厅长眯起眼,很感兴趣的样子:“这样啊,那咱们是得去看看。”